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4章 刁难

作者:雪若辰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贾悦回到梨香院时,月上柳梢头。


    春桃提着羊角灯在前引路,灯影里她望着自己投在青石板上的影子,想起西角门处贾环那淬了冰的眼神。


    "姑娘,可要添件夹袄?"春桃见她站在廊下不动,轻声提醒。


    贾悦摸了摸胳膊上的鸡皮疙瘩,摇头:"不冷。"她望着院角那株老石榴树,枝桠间还挂着几枚干巴巴的残果——前日晨起扫落叶时,她见小丫鬟扫出半块碎瓷片,上头沾着墨迹,当时只当是哪个婆子摔了茶盏,如今想来,倒像是什么账册的边角。


    第二日卯初,王夫人院里的周瑞家的便捧着个红漆食盒来了。


    食盒里放着两碟枣泥酥,最底下压着本簇新的账册,封皮还沾着未干的浆糊味。


    "太太说,请五姑娘去上房说话。"周瑞家的笑得客气,眼角却绷得紧紧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着帕子角。


    贾悦掀开账册第一页,入目便是"贾悦私吞田庄银钱明细"几个大字,墨迹浓得像是要滴下来。


    她指尖在"春麦庄"那栏停顿片刻——春麦庄的地契上月才从赖大家收回来,此前十年都是赖家代管,她根本没碰过那里的账目。


    上房里,王夫人正捏着那本账册拍炕桌,茶盏里的碧螺春溅出半盏,湿了月白缎子袖边:"你倒说说,这两万三千七百两的缺口,是怎么回事?"


    贾悦垂眸盯着自己绣并蒂莲的鞋尖,听见王夫人急促的喘息声:"太太若信不过我,不妨请大奶奶和薛大哥哥的掌柜来同查。


    大奶奶管过宁国府的账,薛掌柜管着金陵十二铺,都是知根知底的。"


    王夫人的手指顿在半空。


    她望着贾悦素白的脸,忽然想起昨日族学里贾代儒说的话——五丫头前日送了二十套《论语》给族学,说是替老太太积福。


    未时三刻,荣禧堂里围了半屋子人。


    尤氏攥着帕子坐在下首,见贾悦进来,手指不自觉地绞紧帕子上的金线;薛蟠的掌柜陈九斤捧着算盘,鼻梁上的水晶眼镜反着光,把账册照得明晃晃的。


    "这笔''春麦庄三月送炭银五百两''。"贾悦翻开账册,指尖点在第三页,"可春麦庄的地契是四月初八才交到我手里的,三月里这炭银,难不成是我未卜先知?"


    陈九斤凑过去看,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五姑娘说得是,春麦庄的地契过户文书在户部存着,四月初八的红印子还鲜着呢。"


    尤氏忽然开口,声音轻得像片柳絮:"前日我去环三爷屋里送老太太赏的蜜饯,见他跟个穿青布衫的先生说话。


    那先生手里拿的,倒像是......"她顿了顿,目光扫过账册封皮,"像是这种新糊的本子。"


    贾环"哐当"撞翻了身边的花几,青瓷花盆摔在地上,碎瓷片溅到尤氏脚边:"二嫂子别血口喷人!


    我哪认识什么青布衫的......"


    "够了。"王夫人揉着额角,声音冷得像腊月的井水,"你若问心无愧,去祠堂跪半月。"她转头看向贾悦,目光软了些,"五丫头,明日让周瑞家的跟你去库房,把各田庄的旧账都搬过来。"


    暮色里,贾悦抱着个锦缎包袱站在宁国府后角门前。


    门房见是她,忙哈着腰开了门:"大奶奶在后院佛堂呢。"


    佛堂里燃着沉水香,尤氏正跪着敲木鱼,听见脚步声回头,见是贾悦,慌忙起身:"五妹妹怎么来了?"


    贾悦展开包袱,里面是件月白缎子披风,衬里绣着缠枝莲:"我瞧大奶奶昨日穿得单薄,这料子是苏州绣娘新送的,暖得很。"她顿了顿,又道,"往后若有难处,大奶奶尽管来找我。"


    尤氏指尖抚过披风上的金线,忽然想起前日族会上贾悦推过来的那本旧账册——封皮泛着旧黄,边缘却整整齐齐,分明是特意补过的。


    她喉咙发紧,点了点头:"我记着。"


    此时贾珍正站在假山后,望着佛堂里的光影。


    风卷着几片银杏叶掠过他肩头,他望着贾悦离去的背影,摸了摸腰间那枚羊脂玉佩——那是尤氏成亲时他送的,今日晨起他见尤氏把玉佩收进了妆匣最底层。


    "大爷,该用晚膳了。"贴身小厮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贾珍嗯了一声,转身时靴底碾碎了一片银杏叶,金黄的碎瓣沾在玄色缎面上,像滴化不开的血。


    喜欢穿书红楼之宅斗小庶女请大家收藏:()穿书红楼之宅斗小庶女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