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子即便还有其他大队,也用了同样颜色的纸旗,也能够进行区别。
林正做好标记此处标记,便又是朝着追逐狩猎的方向看了过去。
此时骑坐在马背之上的娜雅,弯弓搭箭一气呵成。
随着箭矢飞射而出之后,更是精准至极的,命中了一只黄羊。
那黄羊挣动了几下,便是没有了动静儿。
待到狩猎的围堵的队伍,再次移动起来,远离了那处范围的时候,林正便再次策马而去。
当然这里除了娜雅,所射杀的黄羊外,另有同一大队小组的牧民,所猎杀的黄羊。
不过林正主要盯着的,就是娜雅和乌日图,狩猎到的黄羊。
虽说这一幕看起来的话,的确也是有着一种极致的冲击,甚至是有些血腥。
但这就是牧民的生存方式,是他们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
对于他们来说,这其实也是草原上的一种规则。
所有生长在草原之上的生命,都是规则之中的一环,都处于这个生态链之上。
人猎杀黄羊,而黄羊啃食草被,再加上草原真正的猎手草原狼,另外还有其他的物种,形成了一种多元的生态循环。
而且在这里待的时间够长,生活的足够久之后,实则自身也会回归那种野性。
狩猎,本就是天经地义的。
林正再次做好了标记,而同大队小组的牧民,他们的老婆孩子,也正在做这种事情。
通过林正粗略的估计之下,在这么一会儿时间,起码具有几十只黄羊,已经是被猎杀。
关键这还是一个大队小组狩猎的成果。
如果算上其他大队来的人,现在最少有两三百只黄羊,已经是丧命于此了。
不过这仅仅是迁徙过境的黄羊,很少的一部分而已。
光是这第一批而来的黄羊群,那乌泱泱的就有上千多只。
更何况第一批的黄羊群,也并非是一股脑的而来,还会再从中分出两三拨。
所以真要将这次的黄羊群,全部都算上的话,估摸着数量将近上万。
而这次政府传达的意思,就是最少要猎杀三分之一才行。
当然黄羊群在最初受惊,变得散乱无序,四下奔逃之后,竟逐渐也是在领头羊的叫声之中,开始选择突围。
领头羊带着一群黄羊,尝试着从不同的方向,寻找能够逃走的活路。
虽然有牧区几个大队的牧民,形成了一张包围网,不断的圈笼着。
甚至还有带来的狗,跟着帮忙驱赶。
但黄羊数量还是太多了,想要一口吃下这么多,那也是不现实的。
尤其是在黄羊群发疯冲撞之下,很可能是会发生一些事故。
所以适当的放水,让一部分黄羊逃出包围圈,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此时毕力格老人,突然间摘取下腰间的角号,放到了嘴边儿之处吹响了。
那悠远苍茫的号角之声,瞬间就回荡在了草原的上空。
而身为草原之上的牧民,当然都能够听懂,这号角所表达的意思了。
于是他们迅速的给黄羊群,让出了一道缺口,能够让其逃出去一部分。
于是那黄羊群,就像是泄洪之后的山洪似的,朝着那缺口之处涌动狂奔而去。
这一幕看起来的话,那也是相当的壮观!
林正这时候骑马,已经是跑到了一处略高一些的地势,所以也是能够将如今的情景,尽收在眼底之中。
看着这犹如是战场打仗,合拢包围之后,又故意放走“敌人”的一幕,当真也是让林正受教了。
草原之上的牧民,不但是天生的猎手,而且也是“军事家”。
当然掌控全局的,则是对于牧民来说,都德高望重的毕力格老人。
毕力格老人就像是老狼王一样,密切关注着“战场”的动态,能够随时做出调整布局,从而是让牧民们,能够配合默契的,对“敌人”进行围猎。
此时此刻,那号角之声再次出现,但声音明显跟第一次不同了。
果然在这声音响起之后,原本被打开的缺口,又是被牧民堵住。
那尚未逃出去的黄羊群,则是被堵在了里面。
于是接下来的猎杀,又是开始进行。
乌日图策马飞奔之际,手中的53式步骑枪,也是接连发射出子弹。
这是政府配发给牧区民兵的武器,要不是这次狩猎黄羊的原因,就是乌日图这个民兵队长,平日里想要真的打几发,那也是不可能的。
但现在乌日图则是能够直接骑射。
而乌日图的枪法,果真也是不错,那射出去的子弹,也是将黄羊撂倒了几只。
甚至还有一枪两串的效果出现!
乌日图这精彩的骑射,也是立马引起同大队小组牧民的欢呼,便是连跟来的女人和孩子,都是一样大喊大叫着。
这自然是对乌日图的一种夸赞鼓励。
并且就连其他大队来的牧民,也有的是向乌日图竖起大拇指。
乌日图则是冲着周围挥挥手,脸上也是带着笑意。
当然这种配枪,在每个大队的民兵队之中,也就只有队长才有一支。
剩下的多是猎枪,而且子弹配发也是不多。
所以这次狩猎,实则还是以弓射为主。
尤其是弓射,本就是草原之上蒙古同胞,像是与生俱来一样的天赋本事。
当然在这场打围追逐狩猎黄羊的过程之中,也是在林正目睹之下,发生了一些意外。
有的是座下的马,陷入到了泥沼之中,一时半会儿无法从中脱身。
还有就是那帮忙的猎犬,会遭受到黄羊群的冲撞,直接是受伤倒地不起。
甚至还有因为射箭的时候,误伤到马匹和猎犬的情况,只不过这种情况极少。
此时围猎的牧民,也是移动到了旱獭出没的区域。
而这个地方,多是遍布洞穴,对于骑马的牧民来说,则是有很大的危险。
可这时候参与狩猎的牧民,大多数都处于兴奋之中,怎会注意到这种情况。
即便有个别的牧民,察觉到了问题,但被裹挟之下,也来不及反应了。
“乌日图大哥!”
“阿哈!”
“乌日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