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听闻董卓被诛杀并夷灭三族之后,自然而然的归于卫将军府麾下。
对于李儒,刘岱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封他为卫将军府的军师祭酒。
李儒之才,丝毫不逊色于贾诩、郭嘉、法正,有神鬼莫测之能。
只不过,在这汉末三国时代,因为汉室昏聩,凉州、并州、幽州因为毗邻异族,其下郡县多为异族占据。
以凉州为例,其下安定郡、北地郡尽是羌胡,陇西郡、天水郡皆是胡夷氐。
幸亏刘岱于泾水原大破凉州二十万大军,斩首数万级,十余万异族最为精华的青壮族人,或是被斩杀,或是被俘虏。
要知道,这些羌胡异族总共也就百万族人,男子青壮顶天不过二十万,也就是说泾水原一战,直接打没了他们一代人。
也正是因此,后面刘昶才可以轻而易举的平定凉州全境,且三十年内无需担忧异族反叛。
而并州,情况更为复杂,九郡之中大部分被南匈奴和乌桓侵蚀。
乌桓侵占雁门、朔方二郡,南匈奴侵占定襄、云中、五原三郡。而现在刘岱实际控制的地区,只有上郡、西河、太原、上党四郡,还有雁门郡的一部分。
这种情况,刘岱自然是不能忍,可毕竟凉州之战才打完不久,关西还需休养生息,便暂时忍了这口气。
一日,刘岱正在卫将军府中和众人商议在并州丈量土地、清查户籍之事。
“报!!”
就在这时,有传令兵跑了进来,对刘岱跪地禀报道:“启禀主公,匈奴自河套入侵我上党、太原、西河三郡,如蝗虫过境一般,屠杀百姓,劫掠豪强,如今正在攻打雁门关,王凌将军请求支援。”
这个消息,让卫将军府上下文武百官为之一惊。
刘岱更是勃然大怒。
自己还没找匈奴算上次的账,匈奴居然再次入侵了。
真当他好欺负不成?
不过随即,他便陷入了沉吟。
这也许是个收复河套的好机会。
河套之地,为朔方、定襄、云中、五原等郡所在,高祖亲征匈奴,曾拓地于此,不过后来王莽篡汉导致天下大乱,河套亦是被侵占。
后来光武帝刘秀再造汉室,收复河套,南匈奴内附,他放弃许多边境的土地,将百姓内迁,后又将河套之地划给南匈奴休养生息。
灵帝年间匈奴叛乱,贼众多达十万,纵横捭阖,使得并州刺史张懿都被杀害。
匈奴在河套已然经营上百年,如果出兵收复怕是不易,但现在他们主动出兵来攻......
如果在这一战中把匈奴这十万大军斩杀殆尽,那之后平定并州就简单许多了。
就像之前平定凉州那样。
这一次,他要一战定并州!!
古语有言:河水百害,唯利一套。
河套之地,因为长期受黄河之水的冲刷和灌溉,极其适合耕种,有【塞上江南】的美称,若是安心治理,不出十年其人口和耕地便足以媲美南阳郡。
只可惜这些匈奴人不事耕种,只知掠夺,生生将这块宝地给荒废了。
自黄巾起义之后,天下大乱,大汉对边境的统治也愈发废弛,群雄逐鹿的同时,盘桓在此地的异族也愈发的猖狂,劫掠之事更是频繁发生。
上一次匈奴借道并州入侵河东郡,虽然被高顺打退没有进入河东,但却在并在好生劫掠了一番。
董卓治下的四个郡,被杀得尸骨如山,血流成河。
刘岱道:“传孤之命,卫将军府即刻聚三万府兵,连同一万禁卫军,五千凉州铁骑,三千关西铁骑,两千玄甲军,共计大军五万,自河东至太原,支援雁门关。”
吩咐完毕之后,他又看向审配,问道:“正南,府库之中粮草器械可还充裕?”
审配理解刘岱的战略目的,说道:“因去岁丰收以及盐引开中法之助,卫将军府库颇为充裕,支持此次大战不难。”
刘岱轻轻点头,随后看向李儒:“文优,你追随董公多年,应当知晓这伙匈奴的情报吧!”
李儒起身道:“此次入侵之异族为南匈奴,情况颇为复杂,其现任单于名为于夫罗,为上一任羌渠单于之子。他原本是南匈奴的右贤王,中平年间曾多次亲自带兵来到中原帮助大汉镇压各地叛乱,封持至尸逐侯。”
“灵帝中平五年之时,由于大汉叛乱实在过多,南匈奴发兵平叛次数也过多,于是内部大为不满,害怕被继续抽调青壮,内部发生叛乱,羌渠单于被杀,须卜骨都侯成为南匈奴的新任单于。”
听到这些话,刘岱忍不住心中发笑。
没想到这羌渠单于居然还是个精神大汉人。匈奴内部明明已经是怨声载道,他还乐此不疲的帮助大汉平定叛乱。
这就很难评。
“叛乱之后,于夫罗也被立为单于,但只是有名无实,为此他多次进入洛阳觐见灵帝,请求大汉出兵帮助他平定叛乱,复国登位,可不巧的是他去的时候正好灵帝病危,事情只能不了了之。”
“于夫罗本想回归南匈奴,可惜被国人拒绝,于是便留在并州,后来诸侯讨董之时,于夫罗率领本部兵马与白波军叛乱,进攻太原、河东等郡,两路夹击之下,董太师本想放弃洛阳迁都长安,可因为主公断了后路,只得背水一战,打退十八路诸侯,又加固雁门关,阻挡南匈奴。”
“后来在袁绍的帮助下,于夫罗在南匈奴复国登位,将南匈奴打造成铁板一块,上次如此河东郡虽然未曾成功,但在并州大肆劫掠,他已然初具威望。”
听完之后,刘岱沉吟。
他也听说过这位匈奴单于于夫罗的一些事情。
在汉末乱世,于夫罗可以说是相当的活跃了。
他不仅和白波军合作进攻过河东和司隶,还和张扬、袁绍、袁术合作过,也和公孙瓒、曹操都战斗过。
只是战斗的结果嘛....主打一个一言难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