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都知道,刘繇正是刘岱的亲弟弟。
刘岱不置可否。
他和刘繇虽是一父,但并非同母所生,本身关系就不怎么样,要不然他在去兖州担任刺史的时候,也不会选择刘昶随行,作自己的臂膀。
刘岱问道:“此战结果如何?我那愚蠢的弟弟应该不是孙策的对手吧!”
程昱点了点头,说道:“孙策攻破庐江,刘繇撤退,怕袁术继而图己,乃驱逐丹杨太守吴景和孙策堂兄丹杨都尉孙贲,进据丹阳,并以将领樊能、于糜、张英等分屯要道,防备袁术。”
刘岱沉吟,回想刘繇的履历。
刘繇,也是汉末诸侯之一,年少之时,堂叔刘韪被盗匪所劫持为人质,刘繇将堂叔解救而出,因此名声显著。
加冠之后,他被举为孝廉,拜郎中,当时大汉朝廷选三署郎以补县长,刘繇因此得以担任下邑县长,刘繇在任时,郡太守以贵戚托附刘繇,刘繇于是弃官而去。
弃官之后不久,刘繇又被州里征辟,部济南国,当时的济南国相是中常侍之子,贪婪污秽不守法纪,刘繇将其奏免。
不久,刘繇被司空府征辟为掾属,除任侍御史,他均未就职,继而在淮浦躲避战乱。
后来,他被任命为扬州刺史,先后与袁术、孙策交战,但结果还是一败再败。
后来,刘繇又被朝廷加授为扬州牧、振武将军,拥兵数万,后下邳相笮融、彭城相薛礼都依附刘繇,尊刘繇为盟主。
现在虽然刘岱穿越引起了不小的蝴蝶效应,但恐怕影响不到淮南和江东,刘繇最终的下扬还是会被孙策击败,郁郁而终。
刘繇此人不值一提,值得刘岱注意的是他的部下,太史慈。
此人勇猛只逊色于关张一筹,可以和孙策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就算不是超一流,也是一流猛将中最强的几个了。
可惜距离太远,鞭长莫及。
刘岱曾让锦衣卫去江东打探太史慈并招揽,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依旧是一无所获。
刘岱道:“蛟龙入海,猛虎归山,恐怕不久之后,江东之地就要尽为孙策所有了。”
审配眉头微皱:“孙策借父之名,区区莽夫而已,为何主公这般重视?”
刘岱道:“孙策孙伯符此人,虽政治方面一塌糊涂,但其勇猛过人,能征善战,江东之地,皆是庸庸碌碌之辈,绝对不是他的对手。而他的兄弟孙权孙仲谋,虽军事方面一塌糊涂,但政治和用人冠绝当世,这兄弟二人配合,恐成孤之大患。”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孙吴能成为三国之中国祚最长的一方,除了运气之外,和这二人关系也很大。
审配道:“关东纷乱,兵祸连结,这些日子有许多的百姓逃难至我关西,因安置田地不多,司隶校尉府上下官吏颇费脑筋,主公,不如将他们迁徙至凉州如何,此处地广人稀,足够容纳。”
刘岱思考片刻,轻轻点了点头,叫来亲卫,道:“传孤之命,任王凌为典农将军,驻守凉州,一为防守异族,二为屯田之事,携带流民至凉州,务必重视。”
屯田, 是刘岱入主关中后便立刻定下的方略,即利用士兵和无地农民垦种荒地。
屯田有民屯和军屯两种。民屯每 50 人为 1 屯,屯置司马,其上置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典农中郎将,不隶郡县。
屯田收成与国家分成:使用官牛者,官 5民 5;使用私牛者,官3民7。屯田农民不得随便离开屯田,离开需当地官府所开路引。军屯以士兵屯田,60 人为1 营,一边戍守,一边屯田。
正是因为屯田之策,关西在安置流民,开垦荒地,恢复农业生产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效果,后来即便刘岱开启一次又一次的大战,也没有出现缺粮的情况。
按照司隶校尉府的政策,流民来关西落户,必须屯田一年,所产之粮达到一定标准后,才能编户齐民。
关中虽有土地分配,但凉州土地空虚,需要大量人口。
而且凉州战乱频发,其荒地比关中更多,屯田的效果应当比关中更好。
凉州,即大名鼎鼎的河西走廊所在,这里气候宜人,水草丰茂,刘岱也准备如同汉武帝一般,实行“移民实边”“徙民屯垦”等政策,加强对凉州的控制和经营。
当然,税赋不能少。
一直以来,借鉴明朝灭亡的教训,对税赋之事极为重视。
平民百姓自不必多言。
世家门阀、豪强郡望胆敢逃税超过十万钱,主谋直接处死,从犯流放,所有人没收家产,若是敢暴力抗税,三族尽诛。
就算府兵,只有在服役时候麾下有一百亩田地的免税份额,一旦被裁撤,免税名额立刻消失,若是因为在征战之中负重伤而退役,那只要这名府兵还在,免税名额就在。
在刘岱看来,合理的税赋是一个政权的根本,其重要性尤在吏治和军制之上。
满清正是靠着海关的关税,挺过了太平天国的起义,又续命了近六十年。
审配道:“不仅仅是屯田和戍边,凉州自古多良马,如今我军中缺马,主公应远一得力干将至凉州,专门负责马政。”
刘岱轻轻点头。
马政之紧要,直接关乎关西军的战斗力,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按理来说,凉州马政的第一负责人是身为凉州主簿的国渊。
但现在需要一人,负责具体事务。
刘岱问道:“正南你可有人选?”
审配道:“田豫如何?”
田豫吗?
历史上的曹魏名将,常年镇守曹魏北疆,从征代郡乌桓、斩骨进、破轲比能,多有功勋,在成山斩杀周贺,于新城击败孙权。
河东之战时,他和赵云一同崭露头角,因军功升迁为校尉,后入选禁卫军,随刘岱参与沙苑之战,又升为中郎将。
以田豫之能,处理凉州马政足矣。
想到这里,刘岱轻轻点头:“那便任命田豫为典马中郎将,专司凉州马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