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7章 新春佳节

作者:牛肉板面0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第二日一早,关中的文武大臣们纷纷来刘岱府邸朝贺。


    第一个到府朝贺的是裴茂。


    这位司隶校尉府的主簿,自从认刘岱为主之后,就成了他最忠实的粉丝,打心底里认为未来能平定天下的便是刘岱。


    他一大早便来到刘岱府邸,被门卫引至会客厅落座,看到刘岱出现,当即起身上前行了一个大礼,说道:“茂贺主公新春之喜,愿主公武运昌隆,文治昌盛,威服四海,平定九州。”


    刘岱轻轻一笑,回道:“孤与裴君同喜,愿裴君事事如意,步步高升。”


    说完,两人相视一笑,颇有一副君臣相得的样子。


    作为刘岱麾下文臣中官职排名前五的重臣,同时也是河东裴氏的族长,现在第一个来司隶校尉府朝贺,其意义自然不同凡响。


    第二个到来的是审配。


    作为刘岱的第一腹心,审配对他的忠心毋庸置疑,不过在新春第一天,这么一大早就来朝贺,他是着实没想到。


    新春佳节,审配脸上也难得的露出了笑容,拜贺道:“配贺主公新年之喜,愿主公今年尽揽英才,关中五谷丰登,政治清明,安居乐业。”


    闻言,刘岱心中忍不住发笑。


    到底是治世之能臣,连新年贺词都这般的务实。


    他回道:“不只我司隶五郡四十六县,愿整个大汉天下都可五谷丰登,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待主公平定天下,便可如此。”裴茂说道。


    三人均是忍不住会心一笑。


    第三个来朝贺的并非刘岱麾下文武,而是弘农杨氏的副族长杨尚,也就是他未来的老丈人。


    杨尚没有摆出老丈人的架子,见到刘岱规规矩矩恭谨的行礼,说道:“在下为卫将军拜贺新年,愿卫将军早日扫平天下,澄清寰宇,再造汉室,使得天下海清河晏,百姓安居乐业。”


    刘岱心中微微惊讶。


    他不清楚杨尚为何这么一大早就来了。


    裴茂来是因为从心底里敬仰刘岱,审配来是因为他是刘岱麾下第一腹心之臣,但杨尚为何一大早来朝贺?


    别说一大早了,他都不应该来,按照礼仪来说,刘岱和杨澄已经订婚,杨尚就是他实在老丈人,晚些他要去弘农杨氏拜贺的。


    刘岱推测,怕是弘农杨氏是真的打算在他身上梭哈了,现在让杨尚一早拜贺以表敬意,以后就是族人在刘岱麾下大规模出仕了。


    刘岱自然乐见其成,他将杨尚留了下来,带他一起接见接下来上司隶校尉府拜贺的关西文武大臣,并且给他一一介绍。


    带其一同面见接下来上门朝贺的文武,并且给他一一介绍来贺之人。


    众人都知道他是刘岱未来的岳父,因此颇为恭敬,杨尚亦是不敢怠慢,恭敬回应。


    在文武大臣完毕之后,便是关中的世家门阀、豪强郡望。


    也许在一开始的时候,因为政策以及手腕,世家门阀、豪强郡望对刘岱的统治都颇为抵触。


    但到了现在,他们都从心底里接受了司隶校尉府的统治。


    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在司隶校尉府的统治之下,整个关中大地远离了远离兵灾战,强梁匪寇绝迹。


    这件事是如此的美好,从他们出生以来,就从来没有体验过。


    从前的关西,都是西凉军阀、羌族、匈奴、乌桓等异族肆虐,让他们不得不龟缩在坞堡里,不敢踏出一步,民生凋敝至极。


    即便如此,他们也是日夜的担惊受怕,害怕哪一天坞堡被攻破,被乱兵割了脑袋。


    而现在的关西,不论是西凉军阀还是强梁匪寇,都被一一清扫,异族也不敢随意犯边,境内政治清明、治安良好、路不拾遗。


    刘岱麾下军队纪律严明,与民秋毫无犯。


    现在,他们只需要带上一个书童、一个侍婢,不带一个护卫,便可以轻车远行,走亲访友。


    作为世家门阀和豪强郡望的代表,此次来司隶校尉府拜贺的是河东卫氏的族长卫觊和京兆韦氏的族长韦宽。


    “觊拜见卫将军,愿卫将军敷政宁人,贤才汇征。”


    “宽拜见卫将军,愿卫将军早定九州,澄清天下。”


    刘岱笑了笑,说道:“二位快快请起,孤也祝二位岁岁安乐,丰年为瑞。”


    此刻的他心情不错。


    和河东裴氏和弘农杨氏不同,河东卫氏和京兆韦氏一直对司隶校尉府敬而远之。


    而现在,这两方的族长既然肯来登门道贺,就说明他们已经从心底里接受了司隶校尉府的统治。


    刘岱的嘴角微微掀起了一丝弧度。


    凭心而论,汉末三国这个时代,世家门阀虽然势力庞大,但远远未达到终极形态,在和平时期还好,但到了乱世,他们都只不过是诸侯军阀砧板上的肥肉而已。


    董卓覆灭汝南袁氏、曹操折腾弘农杨氏、孙权打压会稽陆氏,都是杀族长、继承人、嫡子如同屠猪杀狗。


    刘岱自然也可以这样。


    所谓的关中六大郡望,挡得住他麾下十万大军?


    他甚至可以把六大世家上下几百口全都割了脑袋挂在长安城头,还没有一个人敢随意置喙。


    但政治不是这样玩儿的。


    就像后来的七世纪最强碳基生物,亚洲洲长,东半球话事人,龙凤之姿,天日之表,大唐太尉,司徒,尚书令,中书令,陕东道大行尚书令,益州道行台尚书令,雍州牧,凉州总管,领右翊卫大将军,左右武侯大将军领十二卫大将军,上柱国,秦王,天策上将,天可汗,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


    其赫赫武功在华夏上下五千年都足以坐二望一,但在治理大唐的时候,还是容许关陇门阀、五姓七望的存在,并为他所用,开创了震古烁今的贞观之治。


    如果他愿意,所谓的世家门阀,有一个算一个,都会被他轻易割了脑袋。


    刘岱现在也是如此。


    对于世家门阀、豪强郡望这些,他并没有如同后世网友一般的敌视,当然也没有特别的青睐,只是和普通平民百姓相同看待。


    刘岱依法治国,依德治民,那些世家门阀只要没有违法犯罪,他也不会刻意针对。


    毕竟在摊丁入亩之下,他们不可能再隐匿户口、逃避税赋,和平民百姓一般按照田亩数来缴纳税赋。


    借鉴大明灭亡的原因,刘岱不愿意对平民百姓征收过多的赋税,只能把大头转向世家门阀和豪强郡望。


    纳税大户,谁不喜欢?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