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8章 建立锦衣卫,有利有弊?

作者:牛肉板面0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关西设置都察院以监察天下,形成了一个以道御史在外,给事中在内的监察网络,可以让官员的贪腐、渎职得到极大的遏止。


    但还是那句话,刘岱从不相信所谓的人心。


    不论是督御史、道御史,还是给事中,说到底都是官僚,他们的监察归根结底还是官僚内部的自我监督。


    后世那位伟人曾经说过:一切的问题都是阶级问题。


    虽说官僚众多,性格、地域、出身、阶层、职位都是千差万别,很难做到团结一心,但归根结底,他们都是官僚,在某些利益上是高度一致的。


    所以刘岱认为,除了他们自我监督的内部监督之外,还需要另外一个阶层来从外部监督他们,这样的话,就好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时刻刻悬在他们头上,让他们不敢肆无忌惮。


    在这汉末三国时代,向后世大天朝那样搞全民监督肯定是行不通的,刘岱思考许久,想到了大明那威名赫赫的天子亲军——锦衣卫。


    绣春刀、飞鱼服,成为当时将门子弟最高的荣耀。


    刘岱脑海中回忆着前世关于锦衣卫的记忆。


    锦衣卫,前身为朱元璋于洪武五年所设立的亲军都尉府,掌管仪鸾司,专门掌管朱元璋的仪仗和侍卫。


    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爆发,因为御史台已于先前裁撤,大理寺和审刑司还未成立,仪鸾司顺理成章的介入卫外司法事务,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侦缉作用。


    经此一事,朱元璋切实尝到了特务政治的甜头,于是在洪武十五年,他将“亲军都尉府”改为锦衣卫。


    当然,这并非只是简单改了个名字,同时,朱元璋还给予了锦衣卫“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的特权。


    这意味着锦衣卫可以不经过相关机构,不走相关流程,可以直接侦察,甚至可以直接逮捕和审讯。


    他们一切行动都是直接向皇帝负责,文武百官根本无权过问。


    这个特权,是非常致命的。


    有这个特权,理论上锦衣卫不需要任何证据就能够直接把你拘捕,就可以随意逮捕皇帝以下的任何人,包括但不限于文武百官、皇亲国戚,完全凌驾于国家司法之上。


    更致命的是,在逮捕之后还可以进行秘密审讯,审讯之中,什么大记忆恢复术都只是小意思,拶指、上夹棍、剥皮、舌、断脊、堕指、刺心、琵琶等几十种,随意挑选。


    最重要的是,锦衣卫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完全合法的!!


    当然刘岱也知道,锦衣卫制度存在很多问题,特务政治当道,造成大量的冤假错案。


    历史上朱元璋也感觉到了这些问题,于是在洪武二十年把锦衣卫废除。


    可是明成祖朱棣在靖难之役后,又重置锦衣卫,复太祖旧制的同时,又以北镇抚司专门处理 狱。


    因为明初这两位雄才大略的皇帝都在重用锦衣卫,后来甚至还设立了东厂和西厂,有明一代,此弊终难去矣。


    崇祯十七年清朝入关后坐拥天下,效仿明朝设立了锦衣卫,可只持续了一年,看到锦衣卫巨大的危害后,便直接废除了。


    刘岱想要成立锦衣卫,以监察百官、探查敌情,为了最大限度的遏制弊端,打算只给锦衣卫侦查权,没有缉捕权。


    只是,他在锦衣卫指挥使的人选上犯了难。


    虽然不打算给锦衣卫缉捕之权,也就是随意逮捕他人的权力,但锦衣卫指挥使也算是位高权重。


    仅论手中的权力而言,整个关中能超过他的只有两三人而已。


    ............


    约莫半月之后,把一应政事交给审配几人,刘岱把程昱叫了过来。


    经过近一年的征战,如今关中一片承平,现在已是寒冬腊月,他在偏房里煮了一壶酒,邀程昱对饮。


    刘岱饮了一杯热酒,轻笑道:“仲德,我们二人共事,也有三年了吧。”


    程昱道:“主公在中平六年年末征辟于昱,距今正有三年。”


    他也算是刘岱麾下老臣了。


    从刘岱任兖州刺史开始,程昱便为其麾下谋士兼武将,一路随他辗转进入长安。


    诸侯讨董、函谷关之战、萧关之战、关中诸战、河东之战他都有参与。


    刘岱仔细打量着这位历史上给曹操献上人肉军粮的狠人,说道:“仲德之才,孤心知肚明,若是只做一武将,未免太过浪费,但只做一谋士,又太过屈才,孤欲新建一官署名为锦衣卫,负责搜集情报、传递消息和监察百官,想把此事拜托给仲德。”


    他思量许久,觉得麾下之人,还是程昱最适合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


    程昱文武双全,足智多谋,善断大事,并且对刘岱忠心不二。


    程昱不解:“搜集情报和传递消息之事自不必说至于监察百官之事,主公不是已设都察院,为何还要锦衣卫监察百官?”


    刘岱轻笑:“仲德,有些时候,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风景是不一样的。”


    程昱默然。


    出身寒门的他自是知道这个道理。


    世家门阀眼中的大汉,和平民百姓眼中的大汉,是完全不一样的。


    他也大概理解刘岱的意思。


    仅仅靠这些官吏监督自己,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其他的力量来监督。


    “当然,仲德还是卫将军府的参赞军事,为孤思考战略,谋划战术。”


    程昱适合统领锦衣卫,但他也不会放弃这个谋士。


    此人于军事战术上的才能,在整个卫将军府都是坐三望二的。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都评价他为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於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


    “锦衣卫主要职责还是搜集其他诸侯的情报,重点是凉州和汉中。”


    刘岱说道:“你可在我关西大军中先选千人把框架搭起来,一年之内,孤要初见成效!!”


    “诺!”程昱拱手道:“在下必全力以赴,为主公搭建耳目之部!!”


    刘岱踌躇满志道:“还望仲德勉之,孤希望几年以后,整个大汉天下,都在我等的注视之下!!”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