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7章 建立都察院,块块变成条条

作者:牛肉板面0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事实证明,审配不愧是治世之能臣,其治理州郡、牧守一方的能力的确是冠绝当世。


    在他的命令下,各地的郡府详细调查了各种卷宗,确定了之前清查时候和后来登记的田亩数,并向民间贴出告示,公示了田亩数及其所属。


    另外,凡是侵占土地之人,不论豪强还是平民,皆是按律惩处。


    侵占一百亩以下土地为情节轻微者,没收侵占土地,处以罚款。


    侵占一百亩以上一千亩以下土地为情节适中些,不但没收土地和处以罚款,还要当众处以杖刑。


    侵占一千亩以上土地为情节严重者,不但没收土地和处以杖刑,还收缴双倍侵占土地,罚钱二十万至二百万不等。


    在处理此事之时,审配再三强调各级官府一切都依律行事,不许偏向任何一人,并时常派人巡查,百姓豪强无不心服口服,真心拥护。


    侵占土地的刁民惭愧至极,缴纳罚款后掩面而逃,而那些丢失了土地的百姓,也是欣喜不已,争先恐后向官府求助。


    至于那些豪强郡望,虽然被惩罚得连心脏都抽搐起来,却毕竟是他们理亏,无从辩驳。


    当然,也有些豪强郡望不服此判决,试图勾结串联掀起叛乱,但他们还没来得及起势,就被身边的亲近之人砍了脑袋,首级被送往郡守府邸,表明自己和他毫无关系。


    毕竟现在刘岱的威望,可谓是如日中天。


    连十八路诸侯联手都无可奈何的董卓,居然被刘岱一人打退了。


    虽然在外割据一方的汉室宗亲不少,但在世人眼中,能三兴大汉、再造寰宇者,非卫将军刘岱莫属了。


    不仅如此,刘岱治理关中,以宽仁为本,以律法为基,只要不触犯律法,他们的利益便不会受到损害。


    这样的乱世明君,他们求之不得。


    刘岱在收到整件事前后完整的汇报时,也是忍不住微微惊讶。


    他不知道如果自己杀鸡儆猴,三辅之民会怎么想,取得的效果又会怎么样,但如今的结果,他非常满意,甚至远远超出了他原本的预期。


    在后世那个国家生活了二十多年,刘岱自然清楚依法行事对一个政权来说究竟是何等的重要。


    审配在近两千年前就意识到这一点,让他也忍不住惊叹。


    一应事情完结之后,刘岱再次召见了审配、张紘、裴茂、田丰等几人。


    刘岱说道:“诸公,孤欲建立都察院,独立于司隶校尉府和卫将军府之下,监督关中上下,重耳目之寄,膺纪纲之任。职责为纠劾百官,辩明清浊,提督郡县。”


    现在的关西,一切都已经步入了正轨,所有部门皆已齐备,唯独缺少了监察部门。


    所以刘岱才决定设立都察院,不受司隶校尉府管辖,只对刘岱一人负责,让监察独立于行政之外,保证公平公正。


    不过他也明白,监察官员,其实也有利有弊。


    利自然不必多言,弊的话......


    明朝中后期,因为不因言获罪,御史沦为党争的先锋,把朝堂搅得乌烟瘴气,以至于后世许多史学家认为,明亡于党争。


    后来的清朝,充分吸取了这个教训,大力削减了御史的权力,规定御史弹劾必须由天子裁决。


    现在刘岱也是如此。


    他并没有赋予这些御史“风闻奏事”之权,不可能让御史成为一个个只知空谈的嘴炮,最后成党争的工具。


    他们若是听闻不公,待调查寻得证据之后,方可上奏,哪怕证据并不确凿。


    张紘拱手道:“监察之权如泰山之重,历朝历代皆无比看重,始皇统一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监郡御史地位,可以和郡守、郡尉并称。武帝分为十三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负责监察所在州部的郡国,主公设都察院,有异曲同工之妙。”


    审配问道:“主公,不知都察院构架为何?”


    刘岱道:“都察院主官名为督御史,位同司隶校尉府别驾,下设左右都御史各一位,再下道御史、给事中。”


    “其中道御史负责督察孤麾下各个郡国,为防止监察权影响行政权,各御史不以郡国为界而监察,而以职能为界,各道御史数人皆权责明晰。或是负责监督民生、或是监督刑名、或是监督司法、或是监督文教、或是监督钱粮、或是监督盐铁、或是监督漕运......”


    监察权侵犯行政权,华夏几千年来已然上演过数次,刺史和巡抚皆是如此。


    刺史原本是汉武帝时期设立,用来监察各地的官职,并且俸禄很低,只有六百石。


    可到西汉后期,刺史已经由监察官向地方官转化,并且俸禄也由六百石提高到二千石,成为地方最高的行政长官。


    刘岱充分吸取了这个教训,让御史的监督不以区域为界,反而只对单一事情负责。


    用后世的话说,就是由块块转成条条。


    刘岱道:“给事中负责监察司隶校尉府和卫将军府,并由侍从、谏诤、补阙、拾遗、审核之权,监察百官、弹劾不法,与道御史互为表里。”


    简单来说,道御史负责监察地方,而给事中负责监察中央。


    刘岱治下所有,只要他们觉得有贪腐、渎职、失礼、不公,都可以过问调查,其权力之大,犹胜后世的御史台。


    裴茂道:“主公,都察院如此之大,可若其麾下官吏犯罪,又该当如何?”


    刘岱思考片刻,说道:“都察院之责,重于泰山,因此应加以严加考核。自今日起,凡都察院治下官吏知法犯法,罪加三等,若是恶意栽赃,造成冤假错案,从重而论,定斩不赦!!


    这一番构架,是刘岱思考许久而得,也算是大体上还能满意。


    作为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刘岱从不相信所谓的人性,必须要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监督。


    道御史在外,给事中在内,可以形成一个严密的监察网络,让官员的贪腐、渎职得到极大的遏制。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