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章 称霸天下真正的根基

作者:牛肉板面0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政务方面有审配操持,刘岱便不过多关注,只把持大方向即可,便带着审配、刘昶、高顺、王紘、田丰、典韦等重要的文武大臣一同进入了军营。


    他要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军队之上。


    值此汉末大乱之世,什么都不重要。


    什么根基、政务、名声、民心、世家、豪强,甚至大汉和天子,都只是细枝末节而已。


    最重要的,还是骁勇精锐的上万大军。这才是各个军阀的最根本,是他们在乱世驰骋和争霸天下的依仗。


    最明显的例子便是曹操。


    从入主兖州开始,曹操一直都是倒行逆施,已然到了天怒人怨的程度。


    那时整个兖州上下,不论世家门阀,或者郡县豪强,还是名士郡望,甚至平民百姓,都不直其久矣,无不与其为敌。


    历史上,在曹操远征徐州,屠城屠民,杀得汜水为之不流时,张邈和陈宫秘密迎接吕布入主兖州。


    那时,兖州八郡八十县无一地不响应,只是后来鄄城、范县、东阿三县因程昱凭借自身名望安抚,才没有响应吕布而是支持曹操。


    在最低谷时期,因为缺粮,曹操不得不解散大量新募之兵,手中只有士卒万余人。


    但曹操就是凭借着这万余名士卒,以人肉做军粮,硬生生击溃的吕布,收复兖州,称霸中原。


    在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吕布狼狈逃窜至徐州,而中原的世家豪强有一个算一个,都被曹操秋后算账。


    主谋被灭门,从犯夷灭三族,响应者斩首家属流放,至于世家豪强,勒索拷饷只是基本操作,破家不计其数,众人无不对曹操胆战心惊。


    到了后来,曹操因为缺粮缺银设置摸金校尉,专门负责盗墓之事,而那些世家豪强,亲爹、亲爷的祖坟被人扒了,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而在此期间,曹操也彻底看清了这些所谓世家门阀的丑陋面目。


    在被他盗墓的这些人中,许多都是他曾经熟悉之人,了解其为人究竟如何。


    但那些人的墓碑上,墓志铭写得那叫一个漂亮,和生前比起来简直是一天一地,云泥之别。


    因此,曹操忍不住勃然大怒,直接下令在自己的治下,无论是什么人,不管你是公卿将相,还是世家名士,都卑贱如草,不许立墓碑!


    至到曹操称公,魏国建立,荀彧被逼死之后,曹操或许是出于愧疚,或许是出于收买人心,他才亲自打破这条禁令,为荀彧立一块墓碑,撰写碑铭。


    可就算如此,那些长江以北的世家门阀、豪强郡望都不敢骂曹操哪怕一句,甚至刚刚相反,他们都争先恐后的投入曹操麾下。


    这是为何?


    还不是因为曹操麾下兵马的战力最强,战无不胜吗?


    正是这个原因,刘岱在占据关中安定之后,第一时间就把注意力放在部队,全力经营这随他一路辗转至此的十万大军。


    这才是刘岱真正的根基。


    只要这十万大军一心一意的支持刘岱,哪怕现在他根基尽失,又遭到整个三辅之地的背叛和抵抗,刘岱也有信心再度扫平关中,最差也不过是像曹操一样,艰苦许多而已,


    而根据刘岱的初步设想,现在最主要的便是提升这十万大军的作战意志。


    对现在的部队,他很不满意。


    十万大军,里面战力勉强可观的只有刘岱从兖州带过来的三万兵马。


    毕竟其余七万人,都是十八路诸侯临时征调而来,原本的战力比土匪强梁也强不了多少,也就是随刘岱一路征战,才有了些许血气。


    不过即便如此,刘岱在入主关中的第一时间还是裁撤了其中的老弱,以青壮填充之,之后又把其中战力最弱的三万兵士改为屯田军。其余人严加训练。


    至于那三万从兖州带来的兵马,可称精锐的也最多不过一万。


    对于自己麾下大军的战力,刘岱是非常的不满意,尤其是那七万诸侯军,他们的战力一塌糊涂,和董卓麾下西凉兵相比差了十万八千里。


    提升自己麾下军队战力,刘岱最重要的打算,就是提升兵士的作战意志。


    刘岱麾下的绝大多数兵士,都没有那种悍勇争奋、如同虎狼一般的意志,也正是因此,他们每次战冲击力都相当的孱弱。


    从兖州开始到长安结束大小几十战,除了对土匪强梁,他们没有一次是摧枯拉朽的把敌人正面打崩。


    刘岱对此很不满意。


    当然他也心中明白,这怨不得士卒。


    在如今这个时代,无论何人参军不都是为了混口饭吃,谁会那么拼命?


    毕竟在现在这个时代,募兵制还没产生,按照惯例,只要是没有被朝廷登记在册的官职,不论是普通兵士,还是伍长、什长、队率,都没有俸禄,主打的就是一个公平。


    不过刘岱一直坚信一个真理,绝对的公平就是绝对的贫困。


    现在他们就是绝对公平的贫困。


    刘岱今日进入军营,便要解决这个问题。


    三月初一,正是春日到来,万物复苏,惠风和畅的日子。


    他选择的时间依旧是傍晚。


    今日,刘岱特意让伙夫准备的肉食。


    待大军用过晚食之后,兵士们集中在校场,准备如同往日一般,学习军纪,吹牛打屁。


    这是这些日子的惯例了。


    军纪大于天还有令行禁止,已经深深刻在了他们的心里。


    然而就在这时,他们看到刘岱的身影在夕阳下缓缓走来,当即起身热烈欢呼。


    在他们眼中,刘岱便是自己的信仰,世之英雄,只要跟在他身后,便可以屡战屡胜。


    即便现在的刘岱一无所有,只要振臂一呼,他们之中绝大部分人也愿意舍家弃业倾力追随,奋战于其旌旗之下。


    见到这般情形,不论刘岱还是他身后的文武大臣们,脸上都忍不住露出了一抹笑意。


    刘岱得兵士之心竟如此,这么一来,何愁天下不定?何虑霸业不成?


    这些士卒,便是他们称霸天下的根基!!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