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二年(公元前201)长安,长乐宫
在定陶祭天登基完成之后,刘邦便力排众议将国都定在了关中之地。
一来是因为关中土地肥沃,粮食丰富。
二来则是地理位置优越,易守难攻。
第三则是向天下宣告自己继承秦制,宣扬自己得到天下的正统性。
不过虽然将国都定在关中,但刘邦并未选择未被战火波及的咸阳。
而是在距离咸阳数十里之外的废弃行宫基础上,建造长乐宫。
并且以此扩建为国都长安。
之所以不选择咸阳,便是因为这个时空,许多大秦王室偏支与贵族可并未被项羽屠戮一空。
为了都城的绝对控制性,刘邦决定再建新都。
坐在长乐宫宫殿之上的刘邦,此时正在翻看着一份军报。
军报的内容让他时十分不悦。
他对着站在下方的陈平开口说着:
“这匈奴部族,昔年被玉皇整个部族摧毁,其残余分支当时更是被魏氏二代家主魏平追杀万里。
若不是玉皇逝世,恐怕这冒顿早已死无葬身之地。
如何还能像今天一般如此猖狂。
这冒顿不因昔年侥幸逃得一条性命而感到庆幸,却反而趁着魏氏离开草原,加之中原渐乱再度复起。
真当他中原无人乎?”
也不怪刘邦生气,自大玉皇魏晨血洗草原,魏平二次清洗。
一仗打的草原二十年太平。
可是如今新朝建立,那曾经被魏平追杀到多瑙河附近的匈奴冒顿单于,居然再次冒了出来。
不仅趁着秦末这几年大肆积累实力,重新成为了草原控弦数十万的大部落。
还侵犯大秦边疆,肆意屠杀边民。
这在刘邦看来简直是对他的侮辱。
愤怒过后,刘邦决定御驾亲征。
他要借着新朝建立,大军击败项羽的余威,一战平定匈奴。
像昔日玉皇与上将军魏平一般,一战打出边疆数十年的太平。
对于刘邦的心思,站在下方的张良陈平等人则是一脸担忧。
其中熟知情报的陈平是知道冒顿其人的。
他能在魏平多年追杀之下苟活,还能维持部族不散,必然有其不凡之处。
现在更是短短几年时间便再度卷土重来,可见其能力的非同一般。
现在武宁王正在镇压百越,陛下却要御驾亲征实在是有些冒险。
看着刘邦兴致勃勃的样子,陈平想了想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陛下,现在肆虐草原,扣犯边关的乃是匈奴部族。
先秦之时匈奴部族与东胡、林胡乃是草原三大部族之一。
东胡扣边,玉皇率兵镇压,屠戮草原灭东胡、林胡,匈奴只余一支逃走。
而这一支便是现如今这冒顿单于所率领。
在当时上将军魏平对其展开千里追杀,却还是被其苟活起来。
现在更是趁着这几年中原内乱,吞并无数小部落,再度聚集起百万部众。
实在是一大劲敌,依臣意见,不若等到武宁王班师回朝之后,再集合大军一击而灭之!”
陈平的回答可谓是最为稳妥的方法,站在他旁边的萧何与张良也是同时出声附和。
现在大汉刚刚建立,正是民生凋敝之时。
这冒顿单于此时扣边,必须慎重对待才是。
若是贸然出兵,胜了还好说,一旦败了,这刚刚安定下来的大汉天下恐怕又要再起波澜。
对于几位谋臣的想法,刘邦心里自然清楚他们的建议是对的。
但是对的建议不代表便是刘邦需要的建议。
他对众人的说法很不满意。
等武宁王回来再做定夺?
那岂不是说他们并不看好他这个皇帝御驾亲征。
对于自己的能力,刘邦还是十分自信的。
在整个中原逐鹿的过程中,他也就打不过项羽罢了。
虽然关中之战以及之后的天下都是魏鸿打下来的。
但最开始沛县起兵,到后来一点一点攻下巴蜀五郡之地,以及多次击退秦昭烈皇帝的讨伐。
那些仗可都是他刘邦带着沛县老兄弟真刀真枪打下来的。
在这大汉帝国之中,论军事与操控大势的能力,刘邦真正敬服的只有魏鸿一人而已。
他是唯一两方面的超过自己的人。
至于忌惮之人则要多一个韩信。
但是韩信此人,刘邦看的很准,虽在军事方面要强过自己,但是在政治手腕与大局眼光之上却是要比自己差得远。
所以对于韩信,刘邦虽然对其军事才能有着几分忌惮,但也仅此而已。
在自己建立大汉最为自得之时,自己不过是想要解决一个小小的草原蛮夷。
自己的臣子们却是告诉自己要慎重。
这如何不让刘邦感到生气。
对于魏鸿,刘邦信任异常,什么功高震主在他的眼中,丝毫不存在。
虽然刘邦并不猜忌魏鸿,但他刘邦也是要脸的。
身为开国之君,刘邦有着属于自己的尊严。
他希望自己与魏鸿未来是一段君臣相和的佳话。
史书上记载的应该是君臣配合默契,共同打造大汉盛世。
而不是被后世腐儒暗戳戳说他的江山是完全靠着魏鸿撑起来的。
为了自己将来的名声,刘邦感觉有必要,让自己有一个好名声才是。
现在大汉内部除了正在被自己的武宁王镇压清洗的南蛮百越。
可谓是四海升平。
刘邦若想要给自己的人生之中,多加几笔战功,放眼望去也只有这蠢蠢欲动的匈奴最为合适。
至于能否击败匈奴,刘邦自然有着自己的依仗。
在天下平定之后,除了十万武宁军之外,剩余的数十万兵权魏鸿可是悉数交给了刘邦。
这几十万与楚军还有诸侯军队真刀真枪战斗过的汉军,就是刘邦的第一层依仗。
自己南征北战多年,一身的军事能力便是他的第二层依仗。
此次御驾亲征刘邦准备征辟韩信统军。
对方强大的军事素养便是自己的第三层依仗。
有此三层依仗,刘邦实在是想不出自己如何会败。
份上思忖之后,刘邦认为自己必胜无疑。
既然如此,那还等什么?
自然是力排众议,御驾亲征!
自己的武宁王刚刚扫平天下诸侯余孽,便又马不停蹄的去为了大汉边疆稳定去平定百越。
自己为他杀掉昔日其父亲未能杀死的敌人,以此作为祭品,不正是对自己的魏爱卿最大的奖赏吗?
且看他大汉皇帝刘邦,如何给自己的大将军,武宁王,准备一份大大的惊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