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5章 生活在魏鸿阴影之下的韩信

作者:一顿一个大西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泗水郡符离城


    此时韩信正带着十万兵马驻扎在这座新占领的城池之中。


    虽然嘴上不说,韩信对于魏鸿千里奔袭,一百亲兵擒他之事还是颇为忌惮,甚至可以说内心发憷的。


    所以在对方离开之后,虽然韩信嘴上不说,但身体却十分诚实的听从对方的命令开始带着士兵向着泗水郡进发。


    在魏鸿攻占三国,联军没有内乱之时,对于韩信的进犯。


    项羽还有余力布置重兵防守,一时间韩信并没有讨得太多好处。


    亦或者,韩信并没有尽全力执行魏鸿的任务。


    不过事情很快便产生了变化,不久后魏鸿连续攻灭三国。


    联军内乱,溃逃者众,项王斩燕王,楚军血腥镇压的消息便疯传天下。


    紧挨着泗水的韩信自然也在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出奇的,往日里因为被迫去除王号,对魏鸿私下咒骂不已的韩信听到这一系列消息之后,并没有讽刺贬低。


    而是拿着军报独坐沉思良久。


    最后轻叹一声:


    “果然不愧为魏氏后人。”


    虽然对于魏鸿对自己当初所作所为颇为恼怒,但韩信自有他自己的骄傲。


    魏鸿所作所为可谓是一石三鸟,第一自然便是从根本上瓦解了联军存在的根基。


    有地盘有军队的诸侯才算是诸侯。


    没有地盘空有军队,客居楚地连粮草供给都要看项羽心情的军队,不过是楚国人的打手罢了。


    燕王将这一点看的很透,所以他执意要回到燕国,守住国土。


    不过他却是没有看透项羽的果决残暴,居然会当着所有诸侯的面将他弑杀。


    不过燕王的死又何尝不是魏鸿算计的结果呢?


    他的死正是诸侯与项羽离心的标志。


    而第二自然是此消彼长之下,再度获得三十万大军,而联军则是损失二十万。


    第三便是将汉国的疆土扩充了数倍,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来达成对联军,对楚国全方位的碾压。


    与其他人看到的东西不同,韩信在魏鸿的行动之上看出,对方从始至终根本就不是在谋的楚国,对联军的小胜。


    他是在谋大势!


    如今大势已成,楚汉争霸在没有正式开始之前,汉便已经在魏鸿的操作下,立于不败之地。


    若魏鸿目光短浅,只知道凭借自己的勇武,与麾下亲兵的强悍来取得胜利的话,韩信最多将他当作项羽一般以力压人的莽夫.


    是不会真正佩服对方的。


    然而对方攻破三国,瓦解联军的一步步行动,却让韩信看到了一个稳坐棋盘之前,静静落子。


    一步步将自己的优势堆叠到无限大的执棋人。


    对于如此样子的魏鸿,他韩信也不得不说一声佩服。


    不过虽然佩服对方的所作所为,但韩信还是有着自己的骄傲。


    虽说在布局积势之上,自己不见得能够超过魏鸿。


    但是在指挥大兵团作战上,他并不认为自己会输给对方。


    对于魏鸿能够带领七十万大军作战,韩信心里充满了羡慕与不甘。


    他羡慕于对方能够在这场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战争中成为统领七十万大军的统帅。


    同时不甘于若这个位置是自己该有多好。


    惆怅过后,韩信的眼神之中再度恢复了斗志。


    就算没有机会统领七十万大军,凭借眼前的十万人,自己也不是没有办法向天下证明。


    自己虽然在个人勇武与大势之上不如魏鸿,但是在单纯的军事层面上,他并不弱于任何人。


    心中有了斗志的韩信,趁着因为联军内乱,楚军精锐被抽调严重的空档,带着麾下大军一路攻城掠地,直插楚军腹地,威胁楚国首都彭城。


    此时韩信驻扎在这里,也并不是单纯的休整,而是在等待项羽派出阻击自己的大军。


    符离之前便是睢水,渡过睢水之后距离楚国国都不过百余里的距离。


    他相信带兵突进到此处的自己,必然已经引起楚国朝廷的震动。


    项羽无论为了对抗魏鸿的兵力有多么紧张,都必然要派出一支军队来对付自己。


    甚至可能会冒险抽调重兵,优先解决自己以解侧翼之忧。


    而韩信等的便是这个机会,只要项羽派遣大军来攻,他便要靠着自己手下的这十万大军,向天下证明自己。


    十万就十万,等他灭了项羽派出的大军,必然可以青史留名,说不定还可以先魏鸿一步攻下彭城,杀死项羽。


    韩信带着大军来到睢水岸边,看着滔滔江水,他的内心自然也是澎湃不已。


    一名骑兵探子飞速向着他的位置飞奔而来,急速的汇报着前方情况。


    “禀将军,前方二十里发现大批楚军活动的痕迹,粗略估计有十七八万的兵马。”


    韩信听着探子的汇报眼睛一亮,自己苦苦等候的机会终于来了。


    挥手呵退斥候之后,一道命令自韩信中军下达:


    “三军进发,渡过睢水。”


    当所有士兵通过事先搭建好的浮桥渡过睢水之后,韩信第一时间烧毁浮桥,命令士兵背水列阵。


    而他则是在同一时刻对着士兵喊话:


    “前有强敌,后为睢水。


    楚军残暴,屠城者众。


    此战许胜不许败,胜则诸君皆为大汉功臣,汉王定将不吝奖赏,败则亲眷必为楚军报复。


    吴地父兄妻儿亡命之期不远矣。”


    士兵们被突如其来的变故给惊的呆住了片刻,他们转头看看身后正在冒着黑烟的浮桥。


    再看看面前正不断向着他们喊话,告诉他们一旦战败下场几何的韩信。


    在短暂的沉默之后,所有士兵尽数爆发出了惊人的士气。


    后路已断,前有强敌,若不想父母妻儿被楚军报复,唯有死战打败楚军才行。


    眼看着士兵斗志昂扬,韩信的嘴角露出了一抹自得的笑容。


    他韩信,对于统兵,绝对可以称得上当世数一数二的存在。


    魏鸿?武宁王?统领七十万大军,就准备为我打败楚军的消息感到震惊吧。


    随着时间推移,一支大军出现在了韩信率领的十万汉军面前。


    军队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大概有五万人,军中竖着无数魏字大旗。


    而另一部分,则是十万楚军。


    不过这些楚军也并不纯粹,里面混杂了许多身穿燕军铠甲的士兵。


    这显然是一支混合了楚军、魏军和已经被吞并的燕军的联合军队。


    而领兵之人正式季布。


    季布看着自己面前这支成分复杂的联军,不由得叹了口气。


    这些军队虽然有着十七八万之多,但真正士气旺盛的不过只有自己的五万楚军罢了。


    希望对面的汉军战力不强才是。


    季布放眼望去,自己还没有发起进攻,对面兵力明显占据劣势的汉军却先派出了一支万人大军向着自己这方攻来。


    看着这支人马,季布的脸上闪过一丝愤怒。


    他楚国现在是岌岌可危,但是也没到任人欺凌的地步。


    自己一方怎么说也是人数占优,他没有发起进攻,对方倒是主动攻上来了。


    当即指挥本部楚军迎了上去,对面看似来势汹汹的汉军却在接触楚军的一瞬间,便如纸老虎一般,一触即溃。


    一万大军,丢盔弃甲向着汉军营地跑去。


    看着汉军如此不堪一击,季布当即下令全军冲锋,他要借着这股胜利的东风,彻底击溃面前不自量力的汉军。


    韩信登上汉军阵地之中的瞭望台,悠然看着己方溃败的士兵,以及身后的十几万联军。


    心里不断的念叨着,快了快了此处便是这支联军的埋骨之地。


    自己早已在侧方埋伏了数千骑兵,等到楚军进入埋伏圈。


    骑兵冲阵之后,则由他亲自率领背水一战的汉军攻打阵脚大乱的楚军。


    到时定可一战而定。


    而就在韩信看着楚军越来越靠近埋伏圈之时,楚军之中却是突发变故。


    位于楚军最后的魏军士兵不知何时全部鼓噪起来,他们率先将魏王与其亲信尽数斩杀。


    接着则是嘴里不断的喊着:


    “杀楚军,降武宁王,我们要回家!”


    原来是魏军将面前韩信率领的汉军当成了武宁王魏鸿的军队,眼看着韩信诈败。


    他们顿时急了,生怕汉军战败,再也没有人像武宁王一般真心为他们这些黔首考虑。


    竟然直接在战场之上倒戈相向,开始攻击起楚军来。


    而魏军那朴实无华甚至有些干瘪的口号,迅速勾起了被楚军收编的燕军士兵,内心深处的怒火。


    一时间这些燕军士兵也不顾生命,将手中长剑挥向了身边的楚军。


    魏燕两军因为害怕汉军战败,以及对于楚军的仇恨,阵前倒戈,疯狂的杀戮起楚军。


    不多时在魏、燕、汉三军夹击之下,楚军不出预料的全军覆没。


    然而如此大胜,韩信却没有丝毫开心神色。


    这场胜利与其说是他韩信运筹帷幄,指挥得当,倒不如说是沾了魏鸿的光。


    他韩信一番挣扎之后,愕然发现自己依然生活在魏鸿的阴影之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