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已经进入了幻境之内的刘邦,仍是感觉到一阵神奇。
自己跌跌撞撞一路逃避追杀,最后进入了这片秘境之中的。
想着刚才石门之上写着的魏氏两个大字,刘邦心中便有了一些才猜想。
在面前一名侍者的带领下,刘邦来到了秘境内魏氏府邸。
此时刘邦已经彻底确认,此处正是消失许久的魏氏家族猪驻地。
此时的魏氏府邸演武扬之上,正在进行着亲兵选拔比武。
刘邦看着面前激烈对抗的一群精壮汉子,眼中更是流露出几分惊艳色彩。
他们之中无论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均是实力强悍。
若是能将这些人全部带走,再以他们为骨干,自己很快就可以获得上万精兵。
想到这里,心中有了猜想的刘邦开始琢磨如何说服这魏氏家主出山。
等到了魏氏宅邸之后,刘邦看见魏鸿,丝毫没有因为对方比自己年轻,而有所轻视。
而是第一时间对着魏鸿行礼:
“在下刘邦,奉秦四世皇帝遗命守护关中,见过先生。”
魏鸿也对着刘邦行了一礼,随即开口说着:
“在下魏鸿
汉王掌握五郡之地,威名鸿如雷贯耳。
不知汉王今日出现在寒舍,所谓何事?”
听到魏鸿的话,刘邦明白对方既然能够知道自己的身份。
便证明这魏氏并不是与世隔绝,显然是了解外界的消息的,如此又怎么会不知道他战败的消息。
不过虽然是战败被追杀逃命,但他的脸上却不见丝毫羞愧之色。
反而是一脸大义凛然:
“楚国项羽来犯,坑杀降兵,更是扬言要在攻下咸阳之后,十日不封刀。
大秦四世皇帝向我下旨守护关中,我听闻项羽如此残暴行为当然不能坐视不管。
遂尽起大军与项羽激斗于郑县,但是这项羽虽然残暴,却实在是勇猛异常。
邦惨遭战败,一路被对方追杀至此。
我曾听闻魏氏先祖玉皇曾经在死前留下遗命。
秦可灭但秦人不可灭,现今项羽残暴不仁,即将在关中展开大屠杀。
特请魏氏出山,助我一臂之力。”
对于刘邦来说,脸面什么的根本不重要。
他可以光明正大的说出自己的惨败,并且将自己放在关中拯救者,而不是坐收渔翁之利的位置。
对于魏氏的威名和刚才看见的那些士兵,他早已是垂涎不已。
他十分的清楚如何的去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魏鸿在听了刘邦的话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表态。
对于他来说,魏氏出山庇护关中百姓是一定要做的。
同时为了魏氏千年世家的计划能够执行,他需要选择一位君王来辅佐才行。
身为魏氏家主,他自然知道幻境其中一项特性便是只有王者才能发现这里。
这刘邦既然能够发现这里并进入,那证明他身上便存在着王者之气。
不过其虽有王者之气,但是否选择他来辅佐还需要观察一番才是。
目前单单就性格来看,对方确实颇有几分王者气质,那便是脸皮够厚。
至于其他方面,还需他一番验证才是。
魏鸿并没有接刘邦的话,而是话锋一转问起了对方:
“汉王,若你将来打败项羽夺取了这天下之后,你打算如何统治?
是分封诸侯,还是继续维持统一呢?”
听着魏鸿的问话,刘邦明白自己接下来的回答,将直接关系到自己邀请魏氏出山的目的是否能够达成。
一番思索之后,刘邦郑重给出了答案:
“若我能击败项羽夺取天下之后,我将维持这天下一统局势。
继承玉皇遗命,秦可亡,但秦统一天下的理想不能亡。”
听到这熟悉的先祖遗训,魏鸿怔了怔,继续开口问道:
“如何治理?”
刘邦思考再三之后再度开口:
“这些年来,天下征伐不断,群雄并起。天下早已是疲惫不堪,民生凋敝。
若我成为这天下共主之后,我将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
此时的天下已经不适合在完全沿用秦国的郡县制,我将实行郡国并行制度来让天下快速的恢复元气。”
对于刘邦的回答,魏鸿在心里点了点头。
从对方的回答之中,他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对方是真的有治理天下的野心与政治抱负。
而与之相比,项羽则远远逊色与刘邦。
对方所作所为,纯纯就是一个没有丝毫政治眼光的莽夫罢了。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刘邦的神态也不由得多了几丝严肃之意,他竖起手指对天发誓:
“若我刘邦他日得魏氏辅佐,则魏氏将王,与刘氏共享天下。
只要魏氏不背叛我刘氏,那刘氏后人必代代视魏氏为肱股之臣。
刘邦,恳请魏氏出山助我,匡扶天下,守护黎民。”
说着,刘邦站起身来对着魏鸿一拜到底。
对于这个承诺,刘邦也是深思熟虑过的。
魏氏在关中之地的影响力过大,而且在北地也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力。
若能得到魏氏的帮助,那这天下自己可以说是唾手可得。
而且魏氏的多年政治信誉也让他十分放心。
魏氏历经四朝,三次扶王保驾。
明明可以登基取而代之,但是却依然坚守臣子的本分。
如此政治口碑即使对于心狠多疑,政治天赋拉满的刘邦来说,也是十分的放心。
更何况自己现在已经被项羽打的若一只丧家之犬。
所有的许诺在得到天下之前不过是一句空谈罢了,这愿望许的大一些又能如何?
而且就算是将来真的靠着魏氏得了天下,刘邦也并不打算食言而肥。
他会积极的履行诺言,将魏氏死死的绑在自己的战车之上。
甚至会将自己发过的誓言立为祖训,让自己的后人世世代代遵守。
如此,相信自己未来统一天下之后,必然可以诞生一个世代兴盛的王朝。
不过这些说起来都为时尚早,魏氏是否答应他还尚且未知。
魏鸿,对于面前一揖到底的刘邦,魏鸿注视良久后,缓缓开口:
“好,我魏氏愿意助汉王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