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鸿正在前往宗庙之中,准备开始祭拜玉皇。
近来,一些外界的消息传入了幻境之中。
其中便包括那项羽坑杀秦卒,并且扬言攻取咸阳之后,十日不封刀。
这则消息在幻境之中可谓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所有魏氏子弟可谓是义愤填膺。
因为根据玉皇祖训,秦可灭,但是老秦人不能灭。
函谷关被攻破,对于现在的魏氏来说并没有什么。
关中易主,也没有什么无法接受。
但是,唯独关于坑杀秦国降卒的行为,是魏氏全体成员所不能接受的。
更别提对方更是放出话来,在攻破咸阳之后十日不封刀。
昔日玉皇遗言,早已被许多人所知晓。
项羽作为一方霸主,不可能不知道。
但是对方在明明知道,玉皇曾发誓庇护三秦百姓的情况下,还如此做,那简直就是对魏氏赤裸裸的挑衅。
更是对玉皇的亵渎。
而这正是幻境之中,魏氏子弟义愤填膺的原因。
幻境之中除了魏氏族人之外,便是武宁军家眷,这些人在得知有人侮辱玉皇之后自然是无法接受。
于是,离开幻境,回关中教训项羽的声音开始不断的环绕在魏氏三代家魏鸿的面前。
不过这些请战声音,尽数被魏鸿以未得到玉皇神谕为由给压了下来。
今日魏鸿来到宗庙之中祭祀,正是为了出兵一事。
对于魏鸿的祈祷,高居于灵境天神宫之中的魏晨自然是有所感应。
项羽的狂妄自大,准备在关中之地展开大屠杀的行为,魏晨自然是无法容忍的。
这无疑是在掘他魏氏成为千年世家的根基之一。
不过虽然阻止项羽乃是必须之事,但是魏氏出山时机也是十分重要。
关中百姓必须要救,但是自己千年世家的计划也一定要继续施行下去。
而就在此时,感应到幻境之外秦岭之中的变故,魏晨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笑容。
自己想要的契机终于来了。
宗庙之内,魏鸿正跪的笔直,对着玉皇雕像不停地祈祷着。
原以为,今日的祈祷依然是一无所获,但是陡然间,魏鸿的身躯一震,接着便是一脸恭敬,聆听状。
在片刻之后,重新恢复正常的魏鸿,再度对着面前的玉皇雕像,深深一拜。
在祭拜完成之后,魏鸿便大步走出了宗庙。
并颁布家主令,开始组建亲兵部队。
此命令一下达,所有魏氏家族成员纷纷行动起来。
所有人都知道,魏氏前两任家主身边都有着一支实力强悍的亲兵部队,陪着玉皇与二代家主魏平南征北战,战无不胜。
而如今魏鸿下令组建亲兵,显然是有了征战的打算。
魏鸿并没有让这些魏氏成员猜测许久,直接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来自玉皇的旨意:
“传玉皇神谕,魏氏族人当尽选勇武之辈,出山保卫三秦百姓。”
随着魏鸿的命令下达,一扬盛大的比武自幻境之中展开。
亲兵的名额只有100个,可是随着几十年的发展下来,此时的幻境之中,魏氏旁支便有两三百名青壮,而主脉魏晨子嗣与两位侄子后代也有二十余人之多。
除此之外,当初跟随魏氏进入幻境之中的秦兵后代,发展到现在更是足足有着两三千人之多。
如此之多的人争抢这仅区区100名亲兵名额,竞争自然是十分激烈。
而就在幻境之中如火如荼的展开比武选拔之时。
在这苍茫的秦岭之中一行人正在疯狂的逃窜着。
一身残破铠甲,满脸血污的刘邦正在最后4名亲兵的护卫下于秦岭的密林之中不停的穿梭。
此时的他他早已不明方向不辨东西,只是一门心思的向前跑着。
并且时不时的回头看一眼后方,仿佛有什么洪水猛兽在追杀着他们一般。
而事实上也确实是有人在追杀他们,这些人不是别人,正是项羽的亲兵队伍。
此时的刘邦哪里还有了初出蜀地进入关中之时,气吞山河,争王称霸的汉王气势。
他已经彻底成为了一个惊弓之鸟。
就在此时远处传来了一阵喊叫声“在那边,在那边!”
“快跟我冲上去,抓住刘邦,活捉刘邦,项王有令要活捉刘邦。”
眼看着身后的楚国追兵再度追来,刘邦身后的4名亲兵互相对视一眼,眸中闪过一丝死志,随即对着刘邦躬身一礼。
便向着身后百余名楚军迎了上去,他们要用自己的生命拖延敌人,为刘邦争取足够的逃跑时间。
看着自己身边最后四名亲兵离开,刘邦的心中充满了懊恼之色。
自己还是大意了,原以为自己带领着四十万大军去打项羽的二十几万人,胜算最起码也占了七成,再不济也是个不败不胜的局面。
可是哪曾想那项羽如此勇猛,真的战斗下来,自己非但没有能够取得胜利,甚至连对峙都没有做到。
便被项羽带着自己的8000江东子弟为前锋,冲入自己的大军之中反复冲杀。
四十万看似坚不可摧的大军,顷刻间便若太阳之下的白雪一般,融化崩塌。
他这位汉王更是稀里糊涂的便踏上了逃亡之路。
在逃亡的过程之中,他为了使马车的重量减轻,甚至不惜将自己的亲生孩子都踹了出去。
可是饶是如此,在楚军不懈的追杀之下,他还是没能逃脱对方。
持续的追杀高压下,刘邦慌不择路间带着仅剩的几十名亲兵,一头扎入了秦岭之中,
在秦岭之中多日奔腾,现在早已不知道方向,也不知身在何方的刘邦只能强忍着身体的疲惫,继续向前走着。
不过刘邦毕竟已经年岁渐长,没有了亲兵的帮扶,他前进的步伐越来越缓慢。
身后蜀郡的脚步声越来越近,显然是楚国追兵又至。
刘邦长叹一声今日此处可能就是自己的葬身之地了。
而就在刘邦绝望之际,在他不远处的空间一阵扭曲,一扇大门缓缓出现在了虚空之中......
看着这扇石门,刘邦下意识喃喃喊出了两个字:
“魏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