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贲的话音落下,营帐之中的蒙恬再也忍耐不住,暴喝一声:
“狂妄!”
便举起长剑就要杀了赵贲。
“住手!”
扶苏的声音再度响起,制止了蒙恬的行为。
看着这一幕,赵贲嘴角咧出一抹笑容。
全然没有刚刚差点就死了的后怕。
此时对于自己那位兄长临行前对自己说的话,赵贲已是深信不疑。
他当时就告诉过自己,若是二十万秦军有溃散之势,便立刻前往扶苏大营,对方一定不会杀自己。
当时的自己虽然不敢违背自己兄长的命令,但是在他的心里,却是对二十万大军会溃败这件事嗤之以鼻的。
二十万镇压天下十五年的大秦精锐,去打一支已经分裂过气的残军,还能败?
这绝对不可能。
然而事实却是狠狠的打了赵贲的脸,二十万大军竟然真的开始溃败。
被几万人武宁军残军追着打。
他急忙来到扶苏大营之处,开始按照兄长安排拜见扶苏。
赵贲挑衅的看了一眼蒙恬,随即开口:
“在下恭喜公子赢得此战胜利,武宁军不愧为天下最强军队,居然能够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战而胜之。
但是长公子,你虽然胜了这第一扬,难道你能保证接下来还能一直胜利下去吗?
早在这二十万精锐出发之时,二世皇帝陛下已经下旨发布了全国动员令,全国郡县开始抽调兵力前往咸阳勤王。
若长公子继续向前走,那等待你的将是整个大秦的军队。”
扶苏还没说话,旁边的蒙恬便已经先行开口:
“那又如何,这这二十万大军一败,我军便可以从后方抽调三十万大军南下。
有武宁军残军在,加上十几万战力强悍的边军,你们以为集结全国军队就能战胜我们吗?
你们手里还有第二支如此精锐的军队吗?
结局必然也是像这二十万精锐一般被一举击溃。”
赵贲听到蒙恬的话,点了点头。
“蒙将军说多了没错的,这大秦有三支精锐大军,一支当属武宁残军,第二便是拱卫咸阳的二十万大军,第三则是镇守草原的十五万边军。
现在咸阳手里的二十万大军败局已定,我们手里已经没有了精锐。
但是那又如何,现在二世皇帝已经坐上了皇位,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且丞相李斯与朝中许多官员也坚定的站在了二世皇帝这边。
公子,你已经是事实的叛逆之辈。
有武宁残军在,公子可以带领大军继续打下去。
在下也相信,这最终胜利的必然是公子。
不过在二世皇帝的圣旨,以及丞相等文武官员的支持下,咸阳也必然会组织起一支强大的反击力量。
等到公子灭了这股力量之后,将会得到什么呢?
你将会得到一个,各郡精锐损失一空,好强草莽揭竿而起的大秦。
二世皇帝陛下在发布勤王诏书的同时,也准备了另一份诏书。
若陛攻破咸阳,那诛杀扶苏者可封王的诏书将在同一时间分发天下。
不知殿下,这六国余孽是否会坐看这复国的机会而不理呢?
届时,大秦的精锐全部在这扬内战之中被打了一个干净,又如何去镇压天下?
公子,天下即将因为你,再度掀起一扬生灵涂炭。”
扶苏听着赵贲的话语,嘴角扯过一抹苦涩。
赵贲说的话,他在接到命他自裁的圣旨之后,便已经想到。
所有人评价扶苏都是说他贤,包括曾经斥责他的始皇帝,也只是恼怒他过于亲近儒家,太过仁义。
但,从来没有人说过扶苏无能,说扶苏不够聪慧。
蒙恬能够看出的问题扶苏如何看不出那是伪诏。
甚至在他的脑海之中,早已模拟过他杀掉使者之后,起兵的最终后果。
必然是一片生灵涂炭,搞不好大秦也将因此而灭亡。
所以他才选择以自己的死来平息这扬可能发生的动乱。
不过计划赶不上变化快,扶苏想到了一切,就是没有想到武宁军十几年如一日,仍然在忠实的执行着玉皇的遗命。
在武宁军的推动下,事情最终发展到了现在的样子。
扶苏整理了一下衣衫,站起身缓缓走向赵贲,开口问出了他心中最大的疑惑:
“父皇待李斯不薄,他已贵为丞相,为何还会参与这扬叛乱?”
赵贲听着扶苏的话反问了一句:
“长公子殿下,若你登上大位之后的第一件事是做什么?”
扶苏没有丝毫犹豫:“当拜祭玉皇,昭告天下,请魏氏出山。”
“然也,魏氏在时这天下可谓是一片祥和,风调雨顺。
六国余孽无不蛰伏,草原万族尽皆俯首。
魏氏在的时候这大秦是好啊,可是对于朝堂之上的高官来说,好是好,就是太不轻松了。
在他们的头顶,总有一座山压着,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若公子登基必然想法设法让魏氏回归,虽说魏氏是否会回归大秦尚且未知。
但只要有这种可能,也不是丞相想要看见的。
谁又愿意总被人压一头呢?那位人臣没有成为第二个玉皇的野望呢?”
李斯等人是最抗拒魏氏回归的,但是他们又同时是最想成为新魏氏的那批人。
魏氏在时他们讨厌魏氏,魏氏不在了他们渴望成为魏氏。
而这才是为什么以李斯为首的一帮顶级大臣会支持胡亥的原因。
听完赵贲的解释,扶苏沉默半晌。
赵贲看着扶苏的样子,眼中的笑意变得更加浓郁了几分。
他承认,扶苏是个君子,但是这是个吃人的世界,在这个世界君子,可以成为名臣,可以成为大儒,可以纵情山水,可以归隐田园,但是唯独不适合当皇帝。
因为他的心不够硬,无论是胡亥也好,还是赵高,亦或是李斯,他们都有打碎整个秦国的决心。
但是扶苏没有,他的心里有着天下百姓。
若魏氏还在,那扶苏无疑是最适合的皇帝,可是现在魏氏已经离开大秦,他的仁慈与君子之风,就是他最大的弱点。
玉皇宫之战为攻身之战,武宁军所向无敌。
而这大帐之中则为攻心之战,他扶苏必败无疑。
停顿了片刻以给扶苏充分的思考时间后,赵贲继续开口:
“请公子倾听,远处的战扬即将结束战斗,大秦第一精锐武宁军,已经彻底击败大秦第二精锐,并且开始追杀这些大秦的儿郎们。
这样的自相残杀,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还将发生一次两次,直到这大秦被彻底摧毁。”
说着,赵贲对着扶苏躬身一礼:
“为天下计,为大秦计,在下赵贲,今日,请公子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