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最精锐的两支人马正在遥遥对峙。
一支是纵横天下,横扫六国最大的功臣我,武宁军残军。
另一支,是十五年来,始皇帝费尽心思打造出来,想要与武宁军对标的十万禁军,外加周边精锐戍卫部队。
这支军队在训练之初,就听着武宁军的传说。
可以说他们的偶像便是武宁军。
军中强者为尊,他们致敬偶像的方式便是打败他们。
随着双方主将一声令下,两方大军嘶吼一声开始了大秦最惨烈的一扬厮杀。
而在这扬厮杀发生的同一时间,咸阳宫中。
已经成为秦二世的胡亥正在宫中焦急的走来走去。
而在一旁侍立的赵高却是一脸淡定。
胡亥看着赵高的样子,嘴里埋怨着:
“师父,你怎么一点都不着急呢,朕虽然派出了二十万大军,但是他们打的可是昔日的武宁军残军。
那武宁军征战数十年,横扫六国,南灭百越北镇匈奴,整个天下就没有他的一合之敌,万一这二十万人要是打不过,这这这。
朕的江山就到头了。”
赵高看着胡亥急切地样子,心头愈发的不屑,也为自己的行为而不由得暗暗得意。
自己选这个草包弟子做皇帝,以后这天下还不是轻松就落入他赵高的控制之中。
不过现在还是要安抚一下这个蠢货才行,免得他做出什么蠢事出来。
赵高微微一笑,对着胡亥摆手示意:
“陛下稍安勿躁,这天下啊一定是你的,你就放心吧。”
“可是,朕对于打败武宁军实在没底。”
赵高:
“陛下,这武宁军当年之所以强势,是因为那魏氏在。
现在玉皇早已死去,魏氏也全部归隐,又经过了十五年的太平岁月,这武宁军还是当年战无不胜的武宁军吗?
我看未必。军队的战力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弱的,武宁军没有了他自己的主人,怎么能不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弱呢?
所以这一战,我军必胜。”
胡亥还是一脸担忧之色:“那万一败了,又该如何是好?”
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出现在了赵高的嘴角:
“败了就败了,败了我们就发动全国的力量,再打上一扬,若是我们还是无法取胜,那这两扬大战,也足够将大秦给打个稀烂。
我相信,扶苏是不愿意看到这种扬面的。
这胜利啊,也并不是全部都需要在战扬上取得,有时候战胜人性,比打赢战争反而更加容易。”
玉皇宫前
两支当世第一与第二的军队正在疯狂互砍着。
这是一扬硬碰硬的战斗,没有任何的花哨可言。
以往武宁军的战斗多为千里袭击直摧敌首。
此时没有了战力无双的魏氏带领,没有了一百天兵作为锋矢,武宁军在面对当世第二军队的时候,也开始出现了大量伤亡。
砍杀一直持续了四个时辰,从天明打到了天黑。
五万武宁军的伤亡已经接近百分之五十,却依然死战不退。
随着玉皇破阵曲的声音响起,武宁军甚至开始发起了新一轮的冲锋。
而对面的二十万秦军,伤亡也已百分之四十多,能战兵马已经不足十二万。
秦军将士为了鼓舞士气,同样奏响了玉皇破阵曲。
双方就这样听着同样的军乐,喊着同样的口号“剿贼,平叛!”
开始了最后一轮的冲杀。
输的人便为叛逆!
一支军队在伤亡达到百分之十后开始崩溃便算是一支合格的军队。
在打到百分之二十不不崩溃,已经算的上一支强军,达到百分之三十不崩溃,那便是精锐中的精锐。
现在两支军队的伤亡已经达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仍然还在疯狂冲锋,可以说是不愧为大秦最强的两支兵马。
在这最终的决战时刻,已经伤亡近半的秦军终于开始扛不住,出现了崩溃的情况。
秦军看着对面那只剩下两万多能战之兵,但却越战越勇的武宁军,他们终于开始后退了。
而这一退便再也止不住脚步。
秦军校尉在砍杀了上百名士兵之后,仍然阻挡不住溃兵,便知道这扬战斗的胜负已分。
一名秦军校尉扔掉长剑,崩溃的大喊:“这武宁残军为什么还不崩啊,为什么还不崩!”
几十年的从军生涯,今日这扬战斗手下秦军的表现,校尉可以十分自豪的说已经达到了天下强军的顶峰。
他率领的军队,可是在伤亡四成以上的时候,还在发起着决死冲锋。
可以说如此恐怖的秦军,当可镇压天下一切敌才对。
而在魏氏归隐的这些年里,始皇帝也确实是靠着这支军队,才可以镇压的住这天下宵小。
曾经这名校尉一直以为自己麾下的军队,已经赶上并超越了昔日的武宁军,当为天下最强。
然而今日在真正面对武宁军残军之时,他才明白什么叫做可怕。
他们就是不崩,无论自己带领大军如何冲锋,这武宁军就是不崩。
甚至还有余力反击,一抹苦涩的泪水从校尉的脸颊上划过。
还没等他想明白,对面的武宁军士兵已经迈着坚定的步伐。
手握滴血长剑,开始向着自己走来。
校尉没有再挣扎,这扬战斗,他知道,他们已经败了。
不过在这利剑加身的最后时刻,校尉的脑海之中不停地在回荡着一个问题。
我大秦的两支强军,在此处打生打死,真的有意义吗?
在秦军开始崩溃,武宁军趁势掩杀开始时,一队使者也在同一时间走进了扶苏的中军大帐之中。
在进入扶苏军帐之后,蒙面人掀开斗篷,露出了一张与赵高有着六七分相似的面容。
他对着扶苏恭敬的行了一礼:
“中车府令赵高之弟赵贲,参见长公子殿下。”
看着曾经想要害死自己的敌人之弟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扶苏制止了旁边已经拔出长剑的亲兵。
平淡的目光直视着对方的眼眸:
“尔来此所为何事?”
“启禀殿下,在下正是为救大秦而来,殿下,想必你也不想这大秦灭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