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章 前线秦军溃败,形势岌岌可危

作者:一顿一个大西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范雎正在不停地游说着秦王:


    “大王,魏晨将军虽然作战勇猛,但是他毕竟没有带过大兵团作战。


    现在三国联军气焰嚣张,其中赵国更是无时无刻不想着报长平之愁。


    臣担心魏将军初次挂帅会吃亏啊。”


    范雎当然不是真的好心关心魏晨是否会吃亏,他只是想抢战功罢了


    现在白起称病不出兵,王龁又大败。


    正是他范雎扩大军队影响力的时候。


    在范雎看来连王龁都不能大败楚赵魏三国联军,魏晨又如何可以。


    他最终不过是去前线混一混战功罢了。


    这种好事如何能够让他魏晨独享。


    听到范雎的话,嬴稷也不由得沉默了片刻。


    范雎说的话不无道理,他看向嬴稷开口询问着对方:


    “那你意下如何?”


    “臣建议再派出一路人马,若是魏将军不幸战败,也可有另外一路人马稳住局势,臣推荐郑平安。”


    最终在范雎的力荐之下,秦王嬴稷最终同意郑平安领兵五万出征。


    不过为了与魏晨争功,郑平安并未选择与魏晨同行,而是带着五万人先行一步。


    五日后,一名银甲小将一脸气愤的来到魏晨面前。


    “父亲,那郑平安为了抢攻已经提前五日出发了,我们为何还在这里磨蹭。


    到时候这功劳都被他们抢了。”


    说话的银甲小将正是魏晨长子魏平。


    魏晨回头看了一眼魏平:


    “你知道钓鱼最重要的是什么吗?”


    看着父亲并没有回答自己的问题,魏平不由得更气了。


    现在咸阳城突然间流传出了一股风声,说他的父亲实际上是因为怕了赵军主帅廉颇与几十万联军,所以才一直不敢动作。


    更有人说他父亲武宁君的封号是虚有其表,甚至当时的战功也是白起帮着他刷出来的。


    这些流言听的魏平十分生气,自己的父亲一直是他心中的偶像。


    但是看着自己父亲一直没有什么动作的样子,一个大军开拔就耽搁了五日。


    魏平的心中也不由得有些动摇,自己的父亲不会真的像传言所说的,是因为害怕失败才迟迟不敢出征吧。


    魏平没好气的回了他父亲一句:


    “钓鱼最重要的自然是鱼饵,这还用说吗?”


    魏晨:


    “既然你知道钓鱼最重要的是鱼饵,那你急什么。现在不让鱼饵沉的够深,如何能够钓上来鱼呢?”


    听到魏晨的话,魏平的眼睛一亮。


    “父亲,你是说那郑平安是鱼饵?用它来钓联军吗?”


    魏晨满意的点了点头,在十二岁的年纪可以这么快想通自己所说,看来他们魏氏后继有人了。


    这郑平安在原世界可不止是大败那么简单啊。


    在教导完了自己的长子之后,魏晨再度开口问向魏平:


    “我吩咐你给全军装备的马镫已经装备好了吗?”


    魏平:


    “装好了父亲,现在全军所有战马已经尽数装备,父亲的这个装备确实好用,装备了这个东西,即即使是不会骑马的人,都能够奔袭了呢。”


    “好,既然万事俱备,也到了我们该出发的时候了,传令大军,即刻出发,随我平灭三国联军。”


    魏晨这里终于出发,而此时的郑平安正在指挥着大军疯狂的追杀着面前的一支赵军。


    看着面前疯狂逃窜的赵军,郑平安兴奋极了。


    这哪里是赵军啊,这分明是他郑平安的军功。


    那魏晨可以通过一战而封武宁君,现在整个前线秦军大败。


    若是自己在此时打败赵军,岂不是他也有机会获得封君称号?


    一想到这里郑平安就十分兴奋,不断地催促手下士兵加速前进。


    此时副将策马来到郑平安的面前,一脸焦急之色:


    “将军,不能再追了,前面乃是一片沼泽地,沼泽地崎岖难行,我怀疑这支赵军是故意将我们引诱到此处,若是敌军在此处埋伏,届时深陷沼泽地的我们恐怕连逃跑都没有机会。”


    听到副将的劝告,郑平安也瞬间冷静了下来。


    自己的副将说的对,若是前面真的是险境自己可就完了。


    他郑平安虽然不是军伍出身,不懂带兵打仗,但是也看得懂,此处的地形确实很适合埋伏。


    郑平安犹豫片刻便准备带着士兵撤退。


    然而在此时,前面的赵军残兵好似已经精疲力尽,逃跑的步伐一下便放慢了速度。


    一时间无数秦军士兵追了上去,不过是片刻的功夫,便砍死了百余名赵军。


    剩下的赵军犹如惊弓之鸟一般又向前加快了几分逃跑速度。


    这一幕看的郑平安精神一振,这支赵军哪里是诈败,想要引诱他们进入陷阱。


    分明是真败,心里认为自己不会被埋伏的侥幸与对于战功的贪婪让郑平安将副将的话抛之脑后。


    指挥着大军继续加快速度冲了上去。


    .............


    一日之后,被二十万魏楚联军堵在了沼泽地之中的郑平安惊恐的看着四面八方赶来的敌人。


    浑身恐惧的直发抖。


    在经过了一番剧烈的挣扎之后,他决定投降。


    郑平安的想法遭到了副将的强烈反对。


    “郑将军我秦军只有战死,没有投降一说。若是郑将军真的带领大军投降,那咸阳势必震动,前线本就低迷的士气会遭受毁灭打击。


    一定不能降啊郑将军,就算是我们全军覆没也不能降。”


    郑平安听了副将的话,信誓旦旦的向着副将保证决不投降,并让他再组织人马冲一次。


    就在副将转身的一刹那,一柄铁剑贯穿了副将的胸膛。


    这名前一秒还在想着如何突围的副将不可置信的看了一眼透过熊躺好的剑尖,艰难的扭过头去,看着郑平安开口:


    “你,你这个叛徒,你一定会不得好死,大秦不会放过你,武宁君也不会放过你。”


    听到副将提到武宁君的名字,郑平安的脸上闪过一丝怒意。


    他猛地将铁剑拔出,看向失去支撑倒在地上的副将愤恨开口:


    “武宁君魏晨?他不过就是一个比我运气好上几分的幸运儿罢了,他要什么真本事。


    他远远不如我,今日换做是他来,结局也是一样,说不定比我跪的还快。”


    副将临死前提到魏晨让郑平安更加愤怒。


    此时若说他最恨的是谁,将他围在此处的联军吗?并不是,而是魏晨。


    若不是自己为了先他一步夺得战功,自己又怎么会中了三国联军的陷阱,落得今日这一步。


    不解恨的郑平安对着地上的副将又是一剑将他的头颅割下。


    紧接着迅速召集亲兵,将所有将领聚集起来。


    凡是不愿意投降的秦军将领尽数被他诛杀。


    在彻底掌握了这支秦军之后,郑平安带着剩下的两万多秦军正式向三国联军投降。


    而在郑平安投降之后,三国联军又借用他的配合,故技重施。


    将王龁带来的六万援军引入了埋伏之中。


    虽然最终王龁凭借经验发现了不对及时撤退,六万援军依然死伤惨重。


    此战之后,前线两方力量由联军强秦军弱,彻底变成了联军占据绝对优势。


    此次邯郸之战,秦国彻底战败仿佛只在眼前。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