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名少年正骑在马上上下翻飞,互相拿着木制兵器攻伐着。
仔细看去,乃是另外三人一起进攻其中一名高大少年。
此人眉宇间与魏晨颇有几分相似,面对迎面而来的三人夹攻也是怡然不惧,只见他在挥动木质兵器之时,竟然带起了一阵飓风。
兵器呼啸间狠狠向着对面三人击去,京观三人奋力抵挡,还是被对方给打的一个趔趄,不过几个回合便被纷纷打败。
此人正是魏晨的大儿子魏平,很显然他也继承了魏晨的神力。
魏晨看了看自己大儿子,再看看满脸不服的小儿子还有两名侄子,出声制止了几人即将再度开始的战斗:
“好了都过来吧,今日的演武就到此为止,接下来随我去学习兵法。”
对于自己雄姿英发的大儿子,魏晨十分满意,自己的下一代也开始成长起来了。
这几年的朝中局势并不安稳。
在白起进攻邯郸之时,秦王因赵国答应割地求和,而要求白起退兵。
此事造成了君臣第一次的矛盾。
因为魏晨所造成的蝴蝶效应,赵国比历史上更加惧怕秦国。
在割了六座城池求和之后着实老实了好几年,并没有像原本历史上一样次年便反悔。
而是暗中积攒力量四年后再度开始蠢蠢欲动。
看着赵国反悔偷袭已经割让给秦国的城池。
秦王愤怒发兵再度攻打邯郸,公元前255年,五大夫王陵率领大军攻打邯郸失利,死伤五万。
在王陵失败之后,秦王派王龁作为主帅继续攻打邯郸,但是依然无法攻克。
在接连失败之后,秦王嬴稷要求白起出战,但是白起先却以赵国内部团结,诸侯必救为由拒绝领兵出征。
秦王多番征召,白起干脆称病。
而在公元前254年,事态果然向着白起所说发展。
魏国信陵君窃符救赵,楚国春申君也率领大军支援赵国邯郸。
在楚魏联军与赵军的内外夹击之下,秦军大败。
王龁率领残兵直接退守汾城。
此次失利秦军损失惨重,不仅丢失了部分新占领的上党领土。
去年占领的太原郡也一并丢失。
秦王嬴稷听到前方的战败结果之后,可谓是暴怒异常。
不过面对如此惨败的事实,他也只能准备认命彻底撤军。
而就在此时因为邯郸之战爆发,差点被赵国百姓处死。
最终还是靠着吕不韦贿赂才侥幸活下来的秦异人对着自己祖父嬴稷建议道:
“祖父,你莫不是还忘了一人,或可力挽狂澜?”
听到秦异人的提醒,嬴稷抬起头看着秦异人:
“你是说武宁君魏晨?”
秦异人点点头,继续说着:
“没错,正是武宁君魏晨,孙儿在赵国之时便听说此人名讳。
赵国百姓对他的惧怕程度,丝毫不亚于白起呢。
邯郸人都称呼魏晨为兵屠,与白起的人屠并称为二屠。
此时我军既已大败,何不派魏晨领兵试试。若是能够取得一二胜利最好,就算是不能也可凭借魏晨的勇武稳定一下前线军心。”
秦异人的话可以说是已经将魏晨失败的责任提前摘出去了。
秦异人之所以对魏晨有如此好感,除了对方在邯郸确实有着凶名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方在自己最艰难的时候,送来了十名士兵,保护他与妻儿的安全。
听了秦异人的话,嬴稷思索了片刻。
白起称病不出之后,嬴稷确实也想过去派魏晨领兵。
但是此次作战可是嬴稷准备的灭国之战,几十万部队的大兵团作战。
魏晨在长平之战之时,确实表现勇武,但是他最多也就是带领几万人。
带领几万人与带领几十万人是截然不同的,再加上魏晨这几年一直在忙着发展家族,培养后代。
在朝堂之上并没有什么亮眼的表现,所以嬴稷最后并没有选择启用他。
此时听到嬴稷再度提到魏晨,嬴稷也产生了犹豫。
他并不认为魏晨在魏楚赵三国联军已经取得优势的情况下,还能力挽狂澜。
但是秦异人有一句话打动了他,对方自身便是勇武非凡战力过人。
派魏晨出战,就算是不能取得大胜,凭借对方的勇武,挫一挫联军的锐气,提振一下前线秦军士兵的士气还是能做到的。
“既然如此,那就传旨,命魏晨领兵十万出征。”
正在魏晨教导自己的两个儿子与子侄如何领兵作战之时,一名宦官走了进来。
“魏晨接旨:大王命你即刻率领十万大军出征,支援前线,击溃楚赵魏联军。”
“臣,领旨。”
看着魏晨接过圣旨之后,传旨宦官一脸亲近之意靠近魏晨。
此时的秦异人已经改名子楚,拜华阳夫人为母,成为未来秦国储君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
对方对魏晨如此欣赏,他身为宫廷中人自然也要好好拉拢才是。
传旨宦官看了看左右无人后小声说着:
“大王的意思是只要魏将军不败即可。
若能杀死几员联军将领,夺回几座城池,提振一下前线士气便算魏将军大功。”
魏晨一番感谢送走袖子沉甸甸的宦官之后。
他的几位子侄纷纷围了上来。
长子魏平跃跃欲试的看着魏晨:“父亲,带上我吧,我要与父亲一起去前线。”
“父亲我也要去。”
次子魏定也不甘示弱的嚷嚷着。
两名侄子虽然没有出声,但是火热的目光已经说明了一切。
看着魏家第二代的几位男丁,几人虽然皆是身材高大异于常人。
但是毕竟最大的魏平也才只有十二岁,若是寻常人家是断然不会让如此孩童上战扬。
不过魏晨在略做思考之后便同意下来:
“好,那就一起随我出征,这一战定要打出我魏氏的威风来。
目标——攻破邯郸,灭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