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5章 调动轧钢厂资源

作者:崇山峻岭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何雨柱和贾东旭都跟自己散伙了,他从大院一大爷变成了大院道德劣迹分子。


    现在连他引以为傲的八级钳工技术都没了。


    什么都没了。


    “哎。”


    易中海一声叹息。


    何雨柱来到轧钢厂采购科办公室。


    “领导,事办成了。”


    赵虎早早在办公室门口等着,跟何雨柱第一句话就是汇报工作。


    “我把易中海右手小拇指夹断了,警告了他一顿。”


    “他这回应该长记性了。”


    赵豹跟着说道。


    “早上易中海跟我服软了,这事办的不错。”


    何雨柱递给两人烟。


    让赵虎赵豹干这种事,何雨柱很放心。


    要知道,之前三人一起击杀敌特的事都干过,收拾一个小小易中海,手拿把掐。


    三人只当是做了一个微不足道的事,继续忙工作。


    轧钢厂领导层会议室。


    杨亮平在了解完工厂运行情况后,作出批示,完了他看向何雨柱。


    “我正式任命何雨柱同志,负责高压锅生产线铺线技术支持工作,他有一些工作需要大家支持。”


    “高压锅这件产品,上级领导很重视,研发项目攻关已经结束,接下来是批量生产的任务,我们一定要集中力量把这件事办好,让上级领导看到我们轧钢厂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


    杨亮平讲话。


    大家伙纷纷表示一定全力支持,何雨柱有什么要求都可以提。


    “谢谢杨厂长,谢谢大家对我的认可。”


    何雨柱起身,表示感谢之后,提出自己的需求。


    首先是人员调动问题。


    项目组需要留住齐瑞,计天祥,姚志红三位老师傅。


    一二车间主任连连应允,表示何雨柱用多久都行,全力支持何雨柱的工作。


    “项目组还需要两名电工,一名焊工,一名车工,请大家提供支持。”


    何雨柱继续道。


    会议桌上,众人当扬合计。


    由一车间提供一名八级电工,一名八级焊工。


    二车间提供一名八级电工,一名八级车工。


    “我计划在三车间高压锅生产线边上,设立一个班组园地,前期给我们项目组作为工作地点,后期转移给高压锅生产线班组。”


    何雨柱又道。


    “没问题,我开完会就安排。”


    三车间主任陶文宇满口答应。


    “感谢大家伙的支持,高压锅批量生产项目能够顺利完工,离不开大家的鼎力相助。”


    何雨柱微微躬身。


    几句话就搞定了项目团队人员,不可谓不快。


    这就是组织的力量。


    有杨亮平的支持,何雨柱可以调动轧钢厂很多资源。


    除了干项目,何雨柱也在学习干项目,铺设生产线的经验。


    将系统给他的经验,化为实操。


    这样等以后他前往港城,自己开厂创业的时候,能够挑起大梁。


    轧钢厂领导层会议结束。


    何雨水跟随杨亮平坐上汽车,前往上级领导的办公地点。


    来到官方大楼,杨亮平带着何雨柱张宇杰直接进入。


    这次他们没有带高压锅,很顺利来到上级领导办公室。


    咚咚!


    杨亮平敲门:“领导,我是杨亮平。”


    “进来。”


    办公室里传来回应。


    杨亮平推开门,走进办公室。


    “亮平,你来找我,是不是高压锅又有什么进展了?”


    上级领导坐在办公桌后面,放下手中钢笔,笑着问道。


    “领导,什么都瞒不过你,高压锅项目已经正式完工了。”


    “我们取得了圆满胜利。”


    杨亮平朗声说道。


    “好啊,你真是报喜的喜鹊。”


    上级领导很高兴。


    “而且这次我们做了两款高压锅,一款是优质版,用料更好,更足。”


    “一款是平价款,安全标准和优质版高压锅完全一致,用料能够满足日常烹饪需求,让更多普通群众能够用上高压锅。”


    杨亮平继续汇报。


    “嗯,你做的很好,想的很全面。”


    “科研人员辛苦了。”


    上级领导很赞赏。


    “领导,现在我们准备做高压锅批量生产,我把技术支持这一项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何雨柱同志。”


    “他工作很踏实,高压锅研发项目就是他带领团队研发成功,把任务交给他,我放心。”


    杨亮平推出何雨柱。


    “领导好。”


    何雨柱微微点头。


    “何雨柱同志我知道,你做的很多事,我都知道。”


    “关于高压锅研发项目这个工作,我已经给你们推到了工业部,等待评优,你和你团队成员的付出,不会白费。”


    上级领导主动伸手,跟何雨柱握手,嘉勉。


    “谢谢领导,我代表高压锅项目研发团队全员,感谢您的肯定。”


    “等我回去,一定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们。”


    何雨柱激动道。


    “领导,何雨柱同志带领团队做技术支持项目,有几个困难跟我反映了,我研究了一下,需要领导你拿主意。”


    杨亮平顺势说道。


    “哦,你说说,我听着。”


    领导带着两人来到茶几前,表现出很热切的姿态。


    “第一项问题是,我们计划把高压锅的橡胶圈和塑料把手移交给兄弟单位生产,轧钢厂全力生产锅身以及相关的金属件。”


    “领导,我联系了三个兄弟单位,分别是.......”


    “您看可以吗?”


    杨亮平拿出笔记本,说出诉求。


    “可以,你想的很周到,专业的工作要交给专业的单位去做,我准了。”


    “计委那边我回头给任主任打个电话,让他出一份文件支持你们的工作。”


    上级领导同意。


    他同意,那就代表这个事可以干。


    他说的话就是政策。


    “领导,关于高压锅运输包装,我们计划采用木框加稻草秸秆填充的方式。”


    “这样可以有效的保护锅具表面,避免在长途运输中受损。”


    “我联系了四九城三家大型公社,他们表示可以提供稻草,这项工作还需要领导您批准。”


    杨亮平继续道。


    “用稻草填充是很好的想法,自古以来就有这类办法,很不错。”


    “我准了。”


    上级领导认可道。


    “领导,还有最后一个事,是何雨柱同志提出来的。”


    “我们计划将优质版高压锅和平价版高压锅放在一条生产线上生产,设计日产量最高一千,您看能不能批准?”


    杨亮平把两件事放在一块说。


    混线生产,日产量一千个高压锅,听起来比一条线日产量一千个高压锅,更容易被领导接受。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