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1章 混线生产模式

作者:崇山峻岭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何雨柱总结。


    “先来这三个技术师傅,要是接下来碰上困难,我们可以再提。”


    谷子明发表意见。


    “行,那谷工,你跟我一块去找杨厂长?”


    何雨柱笑着,把谷子明带上。


    谷子明嘴角抽了抽,好家伙,他已经很低调了,只说了一句话。


    没想到一开口,何雨柱就把他带上了。


    “行,我跟你一块去。”


    谷子明点头。


    当着大家伙的面,他也不好拆何雨柱的台。


    “大家伙可以讨论一下,怎么利用现有的技术,完成高压锅内壁的自动打磨工作。”


    “多想想,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思维要发散开。”


    何雨柱出发前,跟众人讲话。


    这次承担高压锅生产线铺设的技术支持任务,和上次制造高压锅不一样。


    他不是全知全能,所以很多事都要团队成员动脑子,不能依靠他一个人。


    “组长你放心,我们会努力的。”


    韦思源答道。


    何雨柱笑了笑,带着谷子明离开。


    两人骑车前往杨亮平办公室。


    “哟,你俩一块来,肯定是为生产线的事找我。”


    “坐下,慢慢说。”


    杨亮平看到何雨柱和谷子明联袂过来,一下子猜到了两人的意图。


    “什么都瞒不过你,领导。”


    何雨柱落座。


    张宇杰递水。


    “说吧,有什么问题需要我提供支持,我能办的绝对不皱一下眉头。”


    杨亮平说话很敞亮。


    “领导,首先是团队人员问题,我希望留下齐瑞,计天祥,姚志红三位技术骨干,他们是一二车间的人,需要对应的车间主任同意。”


    何雨柱说道。


    “没问题,让他们继续跟着你干嘛,明天会议上我提一句就行。”


    杨亮平很轻松写意。


    厂内人员调动对他来说,那就是一句话的事。


    “另外我们团队成员估算了一下,还需要两名电工,一名焊工,一名车工。”


    “需要从一二车间抽调技术好手,支援我们团队。”


    何雨柱继续道。


    “明天会上我加一句,一二车间的车间主任保证放人。”


    杨亮平很轻松。


    “关于高压锅生产线未来产量,我计划是日产一千,领导,你觉得行吗?”


    何雨柱征求意见。


    “多少?”


    杨亮平有些难以置信。


    啥玩意日产一千,干那么多高压锅出来,卖不掉咋整啊。


    虽然他是轧钢厂厂长,调动轧钢厂资源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可他也不敢随意浪费国有资产。


    作为领导,他上面还有领导,更有官方部门对国营单位领导进行考核。


    “一天生产一千个高压锅,一个月两万六,一年也就三十万左右。”


    “港城那边肯定能消化三十万个高压锅,更何况我们要卖到全世界。”


    “如果销量不及预期,我们可以减产嘛,减产比增产要简单很多。”


    何雨柱说明理由。


    “优质版高压锅你设定日产一千,那廉价版高压锅准备生产多少?”


    “这两者加在一起,消耗的钢铁数量不是小数啊。”


    杨亮平不敢豪气了。


    “领导,我准备混线生产,优质版高压锅和廉价版高压锅用同一条生产线。”


    何雨柱说道。


    这话说完,杨亮平和谷子明都用不可置信的眼神看着他。


    混线生产,这玩意他们还是头一次听说。


    两款不同的产品怎么能混在一起身上。


    想想都觉得混乱。


    “雨柱,你之前没有设计生产线的经验,步子不要跨太大。”


    谷子明看不过去了。


    “谷工,我不是拍脑门一想,是经过深思熟虑,才作出混线生产的决定。”


    “混线生产方便调节两款高压锅的生产数量,减少对机械设备,人工的需求量,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损耗,物流损耗。”


    何雨柱很认真道。


    “混线生产好处肯定很多,但你怎么处理两套不同高压锅的生产嘛。”


    谷子明很无语。


    “雨柱啊,咱们还是按照现有的生产模式来吧。”


    “上级领导很关注,不能办砸了。”


    杨亮平劝说。


    “既然你们不相信,那借这个机会,我跟你们简单讲解一下。”


    何雨柱想了想,决定给两人上一课先进的生产线铺设与项目管理课。


    这两人一个是他的副手,一个是他的领导。


    要是他俩不支持自己,自己也干不成项目。


    必须说服他们,才能顺顺利利推进项目。


    当即,何雨柱把系统投放的生产线铺设和项目管理经验,用比较简单的大白话,跟两人解释。


    生产线铺设要注意什么,在什么地方预留后期改进的空间,混线生产如何安排,物流如何高精准的供应材料。


    其实很简单,通过设计不同批次的供料货架,让专门的物流人员推到工位上,工人生产哪款产品,就拿对应产品的供料进行安装。


    听上去很简单,操作起来也很简单。


    谷子明和杨亮平都是经验丰富的领导,很快明白了何雨柱想要表达的意思。


    “似乎可以试一试。”


    谷子明作出判断。


    他很难说这玩意行或者不行,但要是能做成,效果绝对非常好。


    所以他说试一试。


    “雨柱,要是你说的混线生产能干成,给领导汇报也是一件大功劳啊。”


    杨亮平舔了舔嘴皮子,期待上了。


    全新的生产模式意味着变革,提升生产效率,上级领导绝对乐见其成。


    如果高压锅混线生产模式能够成功,还可以推广出去。


    不止可以在轧钢厂使用,四九城甚至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工厂都可以进行尝试。


    提升生产效率,这玩意的成绩甚至比生产高压锅这个任务的含金量还要大。


    “确实是大功劳,但现在不还是没干成嘛,需要你们两位支持。”


    何雨柱笑道。


    杨亮平和谷子明对视一眼,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跃跃欲试的意思。


    两人起初反对,听完何雨柱的讲解之后,觉得混线生产是一条不错的思路。


    “生产线产量目标按照日产一千来定,我准了,相关问题我会跟上级领导汇报,并且征求他们的意见。”


    “有压力我来扛,你带着团队加油干就行。”


    杨亮平拍板。


    做领导得有决断力,能干的事一定要坚决干下去,要不然怎么出成绩。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