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0章:转正了

作者:江家小鱼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经过几天的休养调整,所有过渡区域的生猪已经成功转入健康猪群。


    林玉书担心的情况也没有出现,除了那三头因为药物中午死掉的生猪外,再没有其他生猪死亡。


    目前,养猪场内所有猪都已经痊愈。


    可以肯定的是,温和型猪瘟这场病症,他们终于成功攻克了。


    好消息还不止一个,昨晚又有一头母猪成功下崽,一窝十二个。


    喜得赵德邦一整夜都没睡觉,抱着一个个白白嫩嫩的小猪仔往怀里蹭,就好像自己的亲儿子般高兴。


    “咱们养猪场开办以来,这开始头一次一窝下了十二个,要是每一窝都能下这么多,那我做梦都得笑醒。”


    林玉书进入养猪场后也第一时间过来,检查了每一头小猪仔,都很健康。


    母猪也恢复得不错,已经开始进食了。


    赵德邦还特意给母猪加了一猪食槽的玉米面,妥妥的月子餐了。


    听到赵德邦的感叹,林玉书停下做记录的手,肯定道,“放心吧,一定会有这一天的。”


    她观察过,养猪场内的猪品种一般都是东北民猪,和少部分的太湖猪,两者都是本土猪种。


    前者抗寒抗冻能力强,肉质鲜美,切开后能呈现大理石纹路的花纹。


    后者则是世界公认的繁殖能力强的品种。


    这窝猪仔就是两者杂交培育的结果,只是目前养猪场的品种还是过于单一了。


    “顾教授,您知道咱们国内哪些养殖场有国外引进的种猪吗?”


    顾教授眼前一亮,没想到林玉书似乎对这个也感兴趣。


    主动介绍道,“京都周边好几个养殖场都有,是俄国引进的大白猪。


    通体白毛,肉质肥嫩,长肉速度也快,小林同志对生猪杂交培育这方面也精通?”


    “只是略有耳闻。”


    林玉书可不敢说精通二字。


    “国外引进的大白猪虽然长得快,但抗病毒能力不如我们本土猪种。”


    顾教授认可的点头。


    “确实如此,大白猪引进国内也已经好几年了,杂交实验也一直在进行,只是目前为止,并没有什么显著效果。”


    毕竟他们目前还只是摸索阶段,而国内品种太多,短时间内是实验不出结果的。


    林玉书提议,“或许可以尝试,父本大白猪和母本太湖猪杂交,或者是三元杂交法。”


    她将自己知道的一些内容和盘托出,并一一做细致解答。


    听到最后,顾教授的本子上已经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记录,合上本子的那一刻,他整个人深吸一口气。


    感叹道,“这一趟来东山岛,可谓是收获颇丰。


    小林同志,你提供的这个杂交思路,待我今天回去后会找其他专家教授验证。


    要是有消息,一定第一时间写信告诉你。”


    “顾教授今天就要走?”


    猪瘟解决,顾教授也该回去了,只是林玉书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


    “贺场长已经帮我订好船了,一个小时后出发。”


    “小林同志,关于这次你提到的温和型猪瘟治疗方案,我已经写成详细报告,并采集了痊愈生猪体内的样本。


    回去我就找相关部门进行实验,一切顺利的话,不久后将会有一笔特殊津贴发给你。”


    要不是有林玉书,顾教授根本不知道还有温和型猪瘟这回事。


    过去他们都当做常规猪瘟、或者是肺炎加疟疾来治疗,到最后全靠猪体内抗体生抗过来,损失巨大。


    林玉书的出现,可谓是打破了以往的固有认知。


    给他们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怎么能不算是一种突破呢?


    听完顾教授的解释,林玉书还有些小惭愧。


    虽然她在其中也出了力,但更多的还是靠前辈的经验。


    直到送顾教授登船,林玉书都还有些恍恍惚惚的。


    赵德邦将她叫到场长办公室,由贺庆丰亲自递给她一个绿壳子的本子。


    林玉书疑惑道,“这是什么?”


    “打开看看就知道了。”


    赵德邦和旁边的贺庆丰一脸神秘的笑,就连好久不见的苟经纬也对她笑得和善。


    甚至还有一丝后悔,早知道林玉书能力这么强,是个好苗子,当初他就该不遗余力将她带进农场。


    现在好了,功劳全是别人的。


    林玉书闻言照做,打开本子,聘书两个鲜红的手写大字映入眼帘。


    办公室内响起一阵热烈的鼓掌声,贺庆丰拿起红头文件高声朗读。


    “经朝阳农场和上级领导部门批准,现正式任命林玉书同志为朝阳农场技术员。


    定为行政20级,每个月拿45.28元工资,配备单独职工宿舍,独立办公室。


    享受每月35斤粮食、5斤食用油、25斤猪肉劵定量,0.5元卫生费补贴,1.5元下乡自行车补贴……”


    听着贺庆丰后面报出来的一连串数字,林玉书都快懵了。


    连跳三级?


    工资上涨了十多块钱,还有各种补贴,以及超额的粮油定量。


    要知道,霍世勋一个当了十年兵,还拿过特殊勋章的团级干部,一个月也才45斤粮食定量。


    她上班不到一个月的新人,转正不说,还给了这么高的粮油补贴?


    实在是幸福来得太快,有点猝不及防。


    当然,朝阳农场能给这么多粮油补贴也不是没道理的。


    除了林玉书个人确实优秀以外,也跟农场本身的实力脱不了关系。


    朝阳农场成立三年以来,开荒的土地一边比一年多,粮食年年增收,连带着农场职工的待遇都高了不少。


    “林玉书同志,恭喜你,以后就是朝阳农场的一员了。”


    贺庆丰念完红头文件,交给林玉书新的粮油本。


    从此以后,他们农场可就多了一位得力干将。


    林玉书接过粮油本,整个人也很激动。


    农场给的35斤粮食定量里面八成以上都是玉米、白面这种细粮,往后顿顿吃上大白馒头的日子就在眼前。


    “谢谢各位领导的信任,往后我会在工作上越发努力上进,为农场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贺庆丰满脸笑意。


    与林玉书个人带来的价值相比,这点奖励实在是不值一提。


    今天早上跟聂站长通电话的时候,还重点表扬了他们朝阳农场,通知参加下周的年中会议。


    “林技术员这些天也辛苦了,给你放三天假回去调整下状态,三天后,随我一起去海城参加农垦局的会议。”


    “是。”


    林玉书没想到,还有个惊喜藏在后面。


    俏白的一张小脸上满是喜气洋洋的笑意,下班回去的路上,热情的同每一个路人打着招呼。


    “乔安娜同志,下午好啊。”


    乔安娜刚被李禾苗气得出门走走,迎面就撞上了满脸笑意跟她打招呼的林玉书。


    “莫名其妙。”


    乔安娜暗自嘀咕了句,她们好像也没这么熟吧?


    转头另一位军嫂神神秘秘的拉了乔安娜一把,“安娜,上次那个沪牌红花油还有没有?


    卖我点呗,我家男人上次用过都说好,陈年老腰伤都没那么疼了。”


    “当然有,不过上次给大家分了不少试用,只剩下最后一瓶了,我自己都舍不得用,还是不卖了。”


    听出乔安娜话里的惋惜,那军嫂二话不说就往她手里塞了一把纸币。


    “可别啊,卖我吧,嫂子跟你最亲了。”


    两人好一番拉扯,乔安娜最后满脸心痛的高价卖出去了一瓶红花油。


    等人走后,数着手里的钞票,乔安娜的脸上这才重新挂起了骄傲的笑容。


    要论做生意,她敢说,这岛上没人比她头脑更灵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