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章 回乡

作者:e口吃掉mo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女士们先生们列车运行前方到站是……常山站。请您提前做好下车准备,下车时请您注意站台与列车之间的缝隙……”


    女播报员的声音在渐起的说话声和收拾物品的窸窣声中逐渐淡出人们耳际。


    在这时候车上一些人像是得到指令从座位上站起来拿下行李架上的背包和箱子,穿好衣服收拾好下车的东西,一些三三两两的人已经提着包向车门处一步一步挪去……


    三排DF座靠窗的男人戴上灰色棒球帽,手中的手机屏幕界面停在刚刚打开的天气预报。


    燕市今明两天全是小乌云温度二十三四度不算太热也不算太冷,眼看就要到站,他将充电线从座位下面的充电口拔出来收进腿上黑色的登山包中。


    “叮咚”


    放在小桌上的另一部手机弹出今日新闻。


    屏幕亮起,手机锁屏壁纸上的那个人上半身倚靠在护栏上微微侧头舒展眉眼好像在望着远处的什么,身前则是波光潋滟的湛蓝大海。


    海天相接,整个画面看上去宁静惬意。


    屏幕变暗,帽沿下那双明亮的眼也随之淡下去几分光亮。


    车速减慢,窗外的景色已经是车站站台,站台上拎着行李箱的旅客被甩在车窗后。


    他身边的位子空着,从卫生间出来的人被堵在门口一点一点挤回来嘴上一直说着“借过”和“抱歉”。


    车厢过道本来就窄现在即将到站围在车门口的人更多,不过五六米的距离他走的异常艰难。


    后排和他们一起在青岛上车的白色碎花裙女生张望四周等过路上的人都走过,从座位上站起踮着脚尖伸长胳膊却很难碰到行李箱扶手。


    “我再去帮个忙。”短发男人戴着黑色口罩总算挪到三排就注意到后排那位女生的窘境。


    “嗯。”


    戴着银灰色棒球帽的男人点下头四下检查一遍确认好没有东西落下背上背包的一只肩带还没抬头就听见后面“梆当”一声巨响。


    女生二十六寸行李箱的轮子正好落在了他们的行李箱上,也多亏他们的箱子垫这么一下才避免一场重大事故的发生。


    “小哥你没事吧?”女生担心地看着他。


    这句话看似关心实则关系到一个男人的尊严问题,而问题的答案只有一个。


    “没事。”这声音中多少透出几分尴尬。


    “列车已经到站,各位旅客检查好随身物品。”


    车门打开,门口的旅客陆陆续续下车,走廊过道的交通状况总算疏通些。


    “谢谢啊!”碎花裙女孩满眼感激从座位上的背包里掏出一把水果糖塞进他掌心,和他道完谢拽着箱子匆匆离开。


    被发好人卡说不出话的何道枢别过脸只是摆摆手示意没关系,脸上平易近人手却按在上臂眉尾轻颤。


    方以明自然了解何道枢这份“强颜欢笑”从座位上站起来上下打量问:“有伤到那儿吗?”


    “没事,先下车。”


    何道枢说着伸手拉过救他脚一命的行李箱扶手扭头就走,走的毅然决然仿佛只要他走的够快刚才尴尬的就不是他。


    “出口在前面,下车的旅客往前走!”站台人员拿着大喇叭一遍又一遍重复。


    人群朝着同一方向行进,此刻都有着相同的目标。


    方以明走下车一阵飓风刮过他赶忙压低帽沿看着眼前距离他两步远的人走快两步伸手拉下他后面卷边的衬衣角。


    “再走这么快一会儿你就真丢人了。”


    前面人顿下步子这才反应过来自己走的太快,表示歉意的话还没说出口就听见方以明对他尊严的问候。


    “腰还行吗?”


    何道枢啧一声侧头贴近方以明的左耳,质疑中夹杂着三分撩拨,小声说:“你这什么话?我腰行不行你还不知道?”


    方以明弯弯眼睛却不接招,挪开一步完全不给他台阶下,“刚才看你挺费劲。”


    听到这话,何道枢撇嘴拎着行李箱又走快两步声音多少有些感慨,“那小姑娘箱子里不知道是不是装了炸药。这箱子实心的……还真是上架容易下架难。”


    碎花裙女生的箱子本来就是何道枢放上去的,当时方以明想去帮忙却被何道枢按下说他这小身板用不上他。


    这下好了,助人为乐还得受点工伤。


    方以明突然有些后悔早知道在买他头上棒球帽的时候就应该把那顶黄色的鸭舌帽拿下,现在一看还挺符合何道枢这死鸭子嘴硬的特点。


    前面上行扶梯人潮拥挤,何道枢放慢脚步回头等方以明却不料来人朝着他的胳膊不轻不重拍下一巴掌。


    他实在没忍住倒吸口凉气整张脸只写着“不好”两个字。


    眼见方以明垂下眉眼漆黑的眼眸就这么盯着他,背后一凉赶紧解释,“就……就抻了一下,缓两三天就好了。”


    话是这么说,方以明的眉心还是蹙着,虽然嘴上没说责备的话但这表情就已经把心里想说的话坦露无遗。


    他是个爱操心的人,对于何道枢什么事都关心得紧。


    现在心尖上的人光荣负伤指不定一会儿还得上一箩筐的唠叨,这不得不让何道枢天天调侃他是他第二个妈。


    上了扶梯他们顺着人潮往前走。


    十小时的车程多少消磨人耐心,这一路上走走睡睡也觉得疲惫。


    “这次怎么没订飞机票?”何道枢打了个哈欠回头问。


    “好久没坐高铁了,想坐。”方以明回答地理所当然目光停在他背影一瞬便移开。


    前面出站口的闸机前大排长龙,每一个出口都排着一串人。


    方以明走在他前面等他从书包里掏出两人的身份证。


    “那我们回去还坐高铁回去吧!”身后人声音中带着笑意。


    “你认真的?要是坐高铁回去中间还要转站。估计要坐一天一夜你确定你能坚持住?”


    一听到这已经超过二十四小时的时间,何道枢就已经觉得腰酸背疼,正色道:“我觉得咱们可以下次再坐,去个稍微近一点的地方。”


    何道枢说着拉开方以明背包拉链从夹层抽出两张身份证十分默契地将手里的两张卡片放到方以明反手伸过来的掌心,重新拉上背包拉链。


    方以明低头看着他们俩的身份证区分出来。


    第一张是何道枢的下面那张是他的。


    “你的身份证我先给你拿着,别像上次似的给你了还能从口袋顺出去。”


    何道枢手上拉着箱子另一手习惯性握住方以明背包上被“蹂躏”多次的毛绒熊猫挂饰嘟哝着,“你呀,能不能少操点心。我妈都没你能唠叨。”


    眼看快要到出站口方以明把何道枢的身份证递给他。


    刷完证件通过闸机门,何道枢重新戴上口罩,看着手里身份证上那张照片,只想让这张可以算作是他的黑历史之一的“证物”消失。


    本着眼不见为净的宗旨,他立刻把这张卡片塞回方以明手里嘴上念叨着,“你说当年我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办身份证的时候怎么不知道好好打扮打扮。拍出来跟那个街头小混混似的。”


    说起这件事,他去更换身份证的那年正好是他与方以明初遇的那一年——2015年


    方以明理理帽檐下有些遮眼睛的碎发,抬手一看正好是身份证的正面,照片上留着寸头的人目光坚定望着镜头,只不过何道枢天生眼尾微长整个人看起来有些痞里痞气,而他不知道当时遇到什么惊天大好事眼带笑意嘴角上扬颇有一种坏小子的感觉。


    据当事人回忆可能是当天捡到一百万本以为可以据为己有,喜上眉梢,但是拍完照还没出派出所正巧碰上失主报案迫于自身道德高尚还是原封不动交还失主。


    这话说了好几回反正方以明从来不信。


    照片拍得还是不错的相比自己那张眼神呆滞和木头人似的照片,他觉得还是何道枢的照片更好看。


    巴掌大的卡片在他掌心一翻,红色的国徽印在左上角,他的视线下落掠过签发机关定在有效期限上。


    方以明看着手上正好是二十年期的身份证。


    有效期2015年到2035年


    2015年,何道枢25岁,正是肆意张扬的时候。


    2035年的何道枢又会是什么样的呢?


    他真的很想知道……


    “咱们俩身份证要放回去吗?”何道枢问。


    方以明看着眼前的何道枢摇头,握紧手中的证件,一时不想把它放回去。


    随口找了个理由,“不用,一会儿坐车还要用。”


    大厅正前面头顶的指示牌上一左一右两个反方向的箭头“西广场”和“东广场”


    之前“同行”的人流在这个二选一选择上分成两波。


    走在他前面四五步的何道枢转身右手虚握在行李箱的拉杆上等他,那双眼中的自己被笑意与爱意包融。


    这次的行程是方以明安排的,一切事宜都没让何道枢插手,以至于接下来该往哪边走何道枢是一点都不知道。


    何道枢看方以明走过来笑嘻嘻地问:“导游,我们往哪边走?”


    “我们去西广场坐大巴车。”


    “大巴车?”


    方以明点头,“对,和我回趟家。”


    何道枢拖着箱子顺着头顶指示牌标着的“西广场”方向走,有些疑惑,“你家?我听你之前说过。不过这都十几年了从没看你回去过。”


    “我家在燕市只不过我已经没什么亲人在那儿。回不回去都一样。”方以明提到这些不仅是语气里,面上也并没有太多伤感。


    何道枢会意心里自然是同意。


    他们在一起已经十年,算上认识何道枢想想也已经有十二年。


    如果四舍五入按照人均寿命八十岁计算,他们也算是相识了人生的八分之一,对于方以明这个人,他了解他的全部除了他的家庭状况。


    这些年对于这件事方以明不说他也不问,毕竟他只想接下来的八分之六,人生的四分之三他们将携手一起走过。


    天空中阴云翻滚像是在酝酿一场风暴,但谁都不能确定浓云之后是大雨还是晴天。


    可就这样压在头顶总会让人心情烦闷。


    西广场上人很少,或许是因为这种天气每个人的步伐都透着些许急躁。


    在方以明没注意的时候,慢慢悠悠的何道枢已经被他忘在了五六米远。


    两人一前一后,方以明走了会儿发现说话没人应回头一看,何道枢一副诡计得逞的表情拉着箱子跑过来告状。


    “刚才还说我丢人,明明你自己也是。”


    实在拗不过这孩子脾气的人,方以明这下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拎住“丢人儿童”直奔前面的小甬路。


    他无比庆幸汽车站就在火车站旁边可以省去大段路程和时间供他瞎胡闹。


    方以明对这里很熟不用导航也不用看指示牌,两人对比下,何道枢倒是有些“刘姥姥进大观园”跟在方以明身边左瞧右看还随手揪下一片油绿的新叶,捏住叶茎搓转叶片,做了一个简易的人工小风车。


    这条路上碰到的人三三两两,身上衣衫蒙着一层尘烟,风尘仆仆,年纪都在五十左右,头发斑白背着半人高的行囊佝偻着腰每一步都走得很稳可能是从远方归乡也可能是奔赴远方打工挣钱。


    用何道枢的话来说他们两个用去尾法才三十岁的人混在里面显得多少有些突兀。


    这条路岔口很多但是方以明好像走过很多次轻车熟路找到了看起来有些老旧的汽车站。


    现在交通发达这种像是公交车的客运长途很少有人在坐,空旷的等候厅内不过二十人。


    一排排的铁长椅对着老旧蒙尘的电子大屏幕,上面汽车的发车车次和时间不过半页,右上角的时间10:32:33


    抬头那一眼是这个时间现在后面的秒已经走到41。


    方以明用两个人的身份证办好两张纸质车票回来。


    这是何道枢第一次坐这种车,看着手中被盖了椭圆红戳的发票第一时间掏出手机拍张照。


    照片里他的食指和大拇指捏着长方形发票,发票左右两个宽边各四个小孔,在如今的出示二维码的时代这种纸质票多少有一种能放在柜子里当作“收藏票”的年代感。


    “始发地—目的地”一栏写着“常山站—新城镇”


    “乘车日期”下面一格是“2025-6-3”


    票前是一双白色旅游鞋还有被黑色运动裤包裹的笔直小腿。


    有物有两人,这张照片甚合他意。


    这张照片何道枢已经计划着将与这两张票一起让方以明夹在他的旅游日记里。


    这篇文是看到一些消息后与道枢还有以明共鸣的小文章,可能不是一篇符合大众口味的题材方向,但是管他呢!我想讲。


    我知道文笔可能差强人意,最近因为时间太紧,但我还是想在这段时间把他们的故事讲出来。等完结后忙完一堆事,我会从头细细重修这篇文的,(因为我想对得起他们,手绢擦泪.jpg)。


    虽然是一次不太正规的更文还是要说一声,撄宁茶肆今日开张啦,欢迎各位。(鞠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回乡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