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0章 张布

作者:轩辕风雪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永安七年的建业城被一层浓重的阴霾笼罩,凛冽的霜风卷着残叶掠过巍峨的丹墀,发出簌簌的声响。


    张布站在太极殿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佩。


    这枚羊脂玉质地的螭龙佩,是先帝孙休临终前颤抖着塞进他掌心的贴身之物,即便过了半月有余,温润的玉质上似乎还残留着故人最后的体温。


    他抬头望向空荡荡的龙椅,十二扇青铜蟠螭屏风在寒风中微微颤动,发出细碎的嗡鸣。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日孙休卧榻前,病容憔悴的帝王死死攥着他的手腕,浑浊的眼眸中满是殷切与担忧:“卿若负朕......”话音未落,便化作了喉间破碎的呜咽。


    如今言犹在耳,而龙椅之上,本该坐着的幼主孙湾尚在襁褓之中。


    “张大人,濮阳兴大人到了。”小太监尖细的嗓音划破死寂。


    张布猛地转身,见濮阳兴踏着满地霜花疾步而来,绣着云纹的紫袍下摆沾满泥泞,额间还沁着细密的汗珠,显然是一路疾驰而来。


    两人对视一眼,无需言语,都读懂了彼此眼底的惊惶——孙休骤逝,朝堂权力真空,暗流早已在平静的水面下翻涌,江东的天,怕是真的要变了。


    “万彧将军密信。”濮阳兴神色凝重,从袖中抽出染血的绢帛,上面字迹潦草,墨迹未干,


    “左典军万彧已率三千禁卫封锁朱雀门,孙皓那孽畜......”话音未落,宫外突然传来金铁交鸣之声,伴随着士兵的呼喝与战马的嘶鸣。


    张布瞳孔骤缩,将玉佩狠狠攥进掌心,尖锐的棱角刺破皮肤,血珠顺着指缝缓缓滴落:“速召丁固、施绩!若让孙皓进了宫,幼主性命难保,先帝基业......”


    记忆如潮水倒灌。


    十二年前的武昌城,彼时的张布不过是个随军司马,在一次战事告捷后的庆功宴上,还是琅琊王的孙休注意到了这个年轻将领。


    宴会上,孙休指着他腰间断刃笑道:“此剑虽残,却有锐意,恰似卿之锋芒。”


    张布闻言,心中一暖。


    当夜,他便将那柄陪伴自己多年的断剑熔铸,重新锻造成一枚象征心腹的令牌。


    此刻,那枚令牌正藏在怀中,随着他急促的心跳微微发烫。


    “报!孙皓已至承明门!”一名侍卫踉跄冲入,甲胄上结着细碎的冰碴,脸上还带着未擦净的血迹,“


    其麾下亲兵与丁固将军的守军正在城门交战!”


    张布猛地掀翻案几,青铜酒樽在地上摔得粉碎,酒液混着碎瓷在青砖上蜿蜒,宛如一道血色的泪痕。


    “取我的槊来!”他大步迈向宫门,寒风吹得战袍猎猎作响,恍惚间又回到建安二十五年的合肥之战。


    那时的他,不过是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少年,也是这般提着长枪,义无反顾地冲向敌阵。


    承明门下,孙皓的仪仗如同黑色洪流,在暮色中显得格外阴森。


    侍卫们身披玄甲,手中的戈矛在黯淡的天光下泛着冷芒。


    张布持枪立于台阶之上,望着銮驾前趾高气扬的万彧,突然笑出声来,笑声中满是嘲讽与悲愤:“万将军可还记得,先帝亲赐的‘忠勇’金印?如今印绶尚在,忠义何在?!”


    万彧面色骤变,恼羞成怒地挥起马鞭,狠狠抽向张布:“逆臣休得胡言!新君登基,乃天命所归,尔等妄图螳臂当车!”


    枪槊相交,迸出耀眼的火花。张布自幼习武,又久经沙场,一杆长枪在他手中舞得密不透风,招招直取要害。


    然而孙皓麾下亲兵众多,且个个悍不畏死,包围圈越缩越小。


    就在张布浴血奋战之际,却见孙皓缓缓掀开轿帘,阴鸷的目光扫过满地血污,嘴角勾起一抹残酷的笑意:“张布,你以为凭一杆枪就能挡住天命?识时务者为俊杰,何不早早归降,保你荣华富贵......”


    话音未落,城楼上突然传来梆子声——丁固、施绩的援军终于赶到了!


    张布心中一喜,士气大振,枪尖猛地刺向万彧咽喉。


    可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突觉后心一阵剧痛,温热的鲜血顺着脊背流下,瞬间浸透了衣甲。


    他难以置信地回头,只见濮阳兴握着染血的长剑,面色苍白如纸,眼中满是痛苦与挣扎:“对不住了,子通。”


    濮阳兴的声音带着哭腔,“孙皓握有朱太后懿旨,若是反抗,便是谋逆大罪。我们......我们别无选择......”


    张布踉跄着后退几步,靠在冰冷的宫墙上,手中长枪无力地垂下。


    他望着昔日并肩作战的同僚,嘴角溢出鲜血,却突然笑了起来,笑声中带着无尽的悲凉与绝望:“原来你我皆是......皆是这乱世中的可怜虫......”


    他的视线逐渐模糊,恍惚间看见孙休站在云端,依旧是武昌城宴会上的模样,笑着向他招手。


    孙皓踩着满地尸首登上台阶,用绣着金线的靴尖挑起张布的下颌,眼中满是轻蔑与厌恶:“可惜了这等忠勇之士。来人,将他的头颅悬于朱雀门,昭示天下——敢逆朕者,皆如此人!”


    寒风卷起张布散乱的白发,他至死都紧攥着那枚断剑熔铸的令牌,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对先帝的忠诚。


    十年后,吴主孙皓在晋军的兵锋下出城投降,被押往洛阳。


    途经朱雀门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沙尘漫天,迷了众人双眼。


    恍惚间,孙皓仿佛看见张布提着滴血的长枪,从漫天黄沙中缓缓走来,眼神中满是森然的怒意。


    他惊恐地惨叫着跌下马车,额头重重磕在当年悬挂张布头颅的铁钉上,鲜血如注,瞬间浸透了青砖,如同为这位忠肝义胆的孤臣献上最后的祭礼。


    自此,建业百姓中流传着这样的传说:每逢雨夜,朱雀门便会传来金铁相击之声,伴随着若有若无的呐喊与悲叹。


    那是张布的英魂,仍在守护着他未能保全的江东山河。


    而他用生命书写的忠义,虽被权臣的阴谋与历史的尘埃掩埋,却在泛黄的史书记载的缝隙里,永远闪耀着不屈的光芒,诉说着一个孤臣对主公、对家国最赤诚的坚守 。


    喜欢中国古代名人传请大家收藏:()中国古代名人传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