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9章 星墟归位

作者:雁栖白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紫宸殿的琉璃瓦在月光下泛着青黑色,像一片凝固的血。


    陆昭蹲在飞檐的嘲风兽背后,手指紧扣瓦缝。耳垂的金痣灼热难当,仿佛有火炭在皮肉里燃烧。子时将至,空中的鼎形星辰已经连成完整的器形,第四颗星——星鼎的核心——正缓缓移向月亮。


    "禁军换岗还有半刻钟。"


    顾沉舟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他黑衣蒙面,只露出一双眼睛,左瞳边缘泛着与陆昭金痣同样的微光。自从三日前血契完全形成,他们之间的感应就越来越强,此刻陆昭甚至能尝到他口中的铁锈味——那是他咬破舌尖保持清醒的血气。


    "砚清就位了。"顾沉舟递来一支青铜短笛,"文渊阁到紫宸殿的密道图记在笛管内壁。"


    陆昭接过短笛时,指尖传来细微震动——是顾砚清通过血契传来的信号。她闭上眼睛,立刻"看"到文渊阁偏殿的景象:顾砚清月白襕衫外套着监天司的官服,正用朱砂在掌心画着复杂的星图。当他抬头"看"向她时,陆昭感到一阵温柔的触碰拂过脑海,如同春风拂柳。


    "专注。"顾沉舟捏住她的手腕,触发了另一条血契连接,"周玄溟来了。"


    下方广场上,一队白衣术士鱼贯而入,每人手中捧着一盏青铜灯。灯光不是常见的橙黄,而是一种诡异的幽蓝,照得人脸如同鬼魅。走在最后的周玄溟一改往日文官打扮,身着玄色祭服,胸前悬挂着一面铜镜——镜中映出的不是他的倒影,而是空中的鼎形星辰。


    "那是星鉴。"顾沉舟的呼吸变得急促,"我母亲的首饰..."


    陆昭突然明白为何周玄溟要杀顾夫人——不仅因为顾夫人知道太多,更为了这件能沟通星鼎的法器。


    禁军退去的梆子声响起。顾沉舟如黑鹰般掠下屋檐,陆昭紧随其后。两人借着术士队伍的掩护,悄无声息地潜入殿前回廊。从这里可以看到殿顶全貌——周玄溟已经在最高处的鸱吻旁摆好了祭坛,坛上放着一尊微型青铜鼎,形制与青云塔中的礼鼎相似,但鼎身上刻的不是人脸而是星辰。


    "开始了。"顾沉舟突然按住心口。


    陆昭也感到一阵尖锐疼痛从金痣传来。空中,第四颗星终于触到月亮边缘,月轮立刻缺了一角,仿佛被无形的巨口啃食。与此同时,殿顶的周玄溟高举星鉴,开始吟诵晦涩的咒文。


    微型星鼎应声悬浮,鼎口对准月亮。更可怕的是,殿前广场上的术士们突然集体割腕,鲜血流入青铜灯中,蓝火骤然大盛,化作数十道光线汇向星鼎。


    "血祭..."顾沉舟的肌肉绷紧,"他在用活人精血喂养星鼎。"


    陆昭的青铜墨盒突然发烫。她打开盒盖,里面的算筹自动拼成四个字:


    【太子将至】


    仿佛为了印证这个预言,东宫方向突然传来号角声。一队金甲侍卫簇拥着华盖马车疾驰而来,车帘掀起处,身着明黄蟒袍的太子手持一卷竹简,面色阴沉如水。


    "周玄溟!"太子的声音在夜空中炸响,"你可知私动星鼎是何罪?"


    殿顶的周玄溟不慌不忙地行了一礼:"殿下明鉴,臣奉陛下密旨行事。"


    "密旨?"太子冷笑一声,展开竹简,"那这是什么?"


    竹简在月光下泛着银光。陆昭眯起眼,认出那是监天司专用的星象记录——但与她见过的任何记录都不同,这卷竹简上镶嵌着细小的玉石,排列方式与空中的鼎形星辰完全一致。


    "《天官书》残卷..."周玄溟终于变了脸色,"殿下从何处得来?"


    "你不需要知道。"太子一挥手,金甲侍卫立刻包围了紫宸殿,"交出星鉴,本宫饶你不死。"


    周玄溟突然大笑起来。他猛地将星鉴按在祭坛上的微型星鼎中,鼎身立刻浮现出密密麻麻的红色纹路——像是血管般搏动着。


    "晚了,殿下。"周玄溟的声音突然变得年轻有力,"星鼎已经认主。"


    空中异变陡生。被啃食的月亮突然泛出血色,而第四颗星光芒大盛,投射下一道肉眼可见的光柱,正好笼罩整个紫宸殿顶。陆昭耳垂的金痣在这一刻炸开,化作无数金色光点在空中组成一个精巧的罗盘。


    "命格罗盘!"顾沉舟低呼,"你的血..."


    罗盘指针疯狂旋转,最终停在"紫微"位。陆昭突然感到一阵天旋地转,无数陌生记忆涌入脑海——顾夫人将一枚银针交给年幼的她:"昭儿,这是你娘留下的...";先帝在密室中对周玄溟说:"顾家那两个孩子,文魂武魄分开养...";兄长陆昀临终前抓着她的手:"你是最后的钥匙..."


    "陆昭!"


    顾沉舟的呼唤将她拉回现实。罗盘光点重新凝聚到她耳垂,形成一枚金色北斗纹样。而殿顶的局势已经剧变——太子的金甲侍卫全部倒地抽搐,他们的血气被星鼎抽离,形成血雾涌向周玄溟。


    "现在!"顾沉舟拽着她冲向殿后台阶,"必须打断仪式!"


    两人刚踏上殿基,一道月白身影就从密道口闪出——是顾砚清。他掌心星图已经完成,朱砂纹路在月光下如同活物般蠕动。


    "文魂为引。"顾砚清将星图按在陆昭额头,"武魄为盾。"


    顾沉舟立刻接上:"血脉为媒。"


    星图融入皮肤的瞬间,陆昭感到金痣与两人心口的符咒产生了共鸣。顾砚清的文魂之力如清泉流过她的经脉,顾沉舟的武魄则如烈火焚烧她的血液。三种力量在金痣处交汇,形成一道金光直冲殿顶。


    "三魂共鸣?!"周玄溟的惊呼从上方传来,"不可能!"


    金光所过之处,血雾消散。周玄溟不得不中断仪式,用星鉴抵挡这道光束。趁此间隙,三人冲上殿顶,呈三角之势围住祭坛。


    "晚了,孩子们。"周玄溟狞笑着举起星鉴,镜中竟映出皇帝苍白的面容,"陛下的命格已经——"


    一支羽箭破空而来,精准贯穿他的手腕。星鉴坠落,被顾沉舟凌空接住。众人回头,看见秦芮站在远处箭楼上,弓弦犹自震颤。


    "周玄溟。"太子不知何时也登上了殿顶,手中多了一方玉印,"你以为本宫不知道第五鼎的存在吗?"


    玉印砸向祭坛,微型星鼎应声而碎。但碎裂的青铜片并未四散,而是悬浮在空中,重组为一尊更小的、晶莹如玉的鼎——这才是真正的星鼎本体。


    "第五鼎..."周玄溟面如死灰,"太祖的江山鼎..."


    太子一脚踹开周玄溟,伸手去抓玉鼎。就在他指尖即将触碰的瞬间,鼎身突然浮现出细密的铭文:


    【文武合,礼乐兴;三魂一,天下平】


    "什么?"太子僵住了,"需要三魂合一者?"


    陆昭耳垂的北斗纹突然发烫。她鬼使神差地伸手,玉鼎竟自动飞入她掌心。更神奇的是,顾砚清与顾沉舟心口的符咒同时亮起,三道光芒在鼎上交汇,鼎身上的铭文一个个亮起——


    【陆氏昭,承天运】


    【纳文魂,容武魄】


    【定星墟,安天下】


    "原来如此。"顾砚清轻声道,"这才是完整的预言。"


    顾沉舟突然夺过星鉴,镜面朝下砸向玉鼎。在两者相撞的瞬间,一道耀眼光柱冲天而起,直射空中的鼎形星辰。被啃食的月亮立刻开始复原,血色褪去,重现皎洁。


    "不!"周玄溟挣扎着爬起,"我的长生——"


    太子的佩剑刺穿了他的胸膛。但诡异的是,没有一滴血流出——周玄溟的身体迅速干瘪,化作一具包着人皮的骷髅,而皮肤上的刺青却鲜活如初,蠕动着脱离躯体,在空中组成一个完整的八卦图。


    "兑为泽,巽为风..."顾砚清念出卦象,"这是..."


    "魂魄转移的通道。"一个虚弱的声音从殿梯处传来。


    所有人回头,看见皇帝在太监搀扶下艰难登顶。老人面色灰败,但眼神清明:"周玄溟把自己的魂魄转移到了..."


    他的目光落在星鉴上。镜面里,周玄溟的脸正狰狞地笑着。


    皇帝突然推开太监,向陆昭伸出手:"孩子,把鼎给朕。"


    陆昭本能地后退一步。血契传来顾沉舟的警告与顾砚清的迟疑。就在此时,玉鼎突然自动旋转,鼎口对准皇帝,射出一道白光。


    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出现了——皇帝的面容在白光中扭曲变幻,最终定格成一张年轻二十岁的脸。而这张脸,与顾砚清有七分相似。


    "先帝..."太子踉跄后退,"不,这不可能..."


    ''皇帝''笑了:"朕的好孙儿,你没想到吧?真正的皇帝三十年前就死了。坐在龙椅上的,一直是朕——你的祖父。"


    他转向陆昭手中的玉鼎:"星鼎本就是我创造的。周玄溟不过是个傀儡,替我收集命格延续寿命。现在,把它还给朕!"


    顾沉舟突然挡在陆昭面前:"你杀了我母亲。"


    "顾夫人太聪明了。"''皇帝''——或者说伪装成皇帝的先帝——叹息道,"她发现了星鼎的秘密,还妄想让顾家两个孩子摆脱控制。"


    真相如惊雷炸响。陆昭突然明白了一切——顾夫人知道先帝的阴谋,所以安排陆昀带着她逃离京城;兄长自愿分离文魂补全顾沉舟的武魄,是为了破坏先帝的计划;而周玄溟一直寻找的"容器",其实是能同时容纳文武双魂的陆家血脉...


    "现在,做个了断吧。"先帝从袖中抽出一把匕首,"把鼎给我,否则——"


    他的威胁戛然而止。顾砚清不知何时绕到了背后,将一枚银针刺入他后颈——正是顾夫人留给陆昭的"锁魂针"。


    "这一针,替母亲还给您。"顾砚清的声音冷如冰霜。


    先帝的身体开始抽搐,面容在年轻与衰老间不断变换。最终,他发出一声不似人类的尖啸,皮肤下的血肉如蜡般融化,只剩一张人皮飘落在地。


    玉鼎在陆昭手中嗡嗡震动。空中,鼎形星辰开始解体,四颗明星渐次黯淡。月光重新洒满紫宸殿顶,照出满地狼藉与呆立的众人。


    "结束了?"秦芮的声音从箭楼传来。


    顾沉舟摇头,指向陆昭耳垂——北斗纹正在消退,而玉鼎上的铭文一个个熄灭。当最后一个字消失时,鼎身裂开,掉出三样东西:一片青铜钥匙,一粒木兰种子,和一块带血的丝帕。


    顾砚清捡起丝帕,上面绣着两行小字:


    【三魂暂合终须分】


    【星墟深处觅真身】


    "什么意思?"太子警惕地问,"你们还要找什么?"


    陆昭与顾氏双子交换了一个眼神。通过血契,她感受到两人灵魂深处的共鸣——顾砚清的文魂在解析诗句,顾沉舟的武魄在警惕太子,而她自己...她摸着耳垂上残留的金痕,突然明白了。


    "不是找什么。"她拾起木兰种子,"是等。"


    "等什么?"


    "等真正的皇帝醒来。"顾砚清看向殿下的寝宫,"等他告诉我们,三十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


    顾沉舟冷笑一声,踢了踢地上的人皮:"等这个老怪物的同伙现身。"


    太子还想说什么,却被远处传来的钟声打断——是丧钟。所有人脸色都变了,这个时辰鸣钟只意味着一件事:皇帝驾崩了。


    但陆昭知道得更清楚。通过血契,她感受到顾砚清与顾沉舟同时松了口气。那不是丧钟,而是...解脱的钟声。


    玉鼎的最后一块碎片在她掌心化为齑粉。夜风吹过,金粉与星光一同消散在紫宸殿顶。而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那粒木兰种子悄悄生出了细小的根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