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清理干净了?”冰冷龙椅上,九皇子的指尖敲击着扶手。
“回陛下,”阶下大统领跪拜,“先皇尸骨未寒,诸皇子皇女谋逆,已尽数伏诛。有嗣嫔妃皆鸩杀,无孕者押入诏狱,绝无遗漏。”
九皇子声音淡漠:“孤尚未登基。”
“国不可一日无君!请殿下即刻登基,以正朝纲!”殿内声浪如潮,带着不容拒绝的逼迫。
九皇子最终颔首:“孤愿为先帝及手足守孝半年。”
天授元年,九皇子登基,是为瀛宣帝。登基大典的颂圣之音震天动地,与此同时,申都狱深处,一声婴儿撕心裂肺的啼哭刺破了死寂。
因夺位牵连入狱的嫔妃此刻苟延残喘,她身下的稻草已被暗红的血浸透了大半,一张脸在昏暗的光线下呈现出骇人的青灰色。
“张...张头儿......”女人的声音细若游丝,“您也为人父母,孩子是无辜的,蝼蚁尚且偷生...求您...给她一口吃的就行......别让她...像我一样...饿着走......”她眼中没有怨恨,只有一个母亲托付幼崽的哀求。
张义喉头哽咽,终是心软,还未来得及回答,那个刚成为母亲的女人便睁着眼就这么去了。
他打开了牢门,将孩子抱了出来,脱下外衣,包裹着仍在微弱啼哭的**小婴儿。
张义抱着女婴走向另一个囚室,那里关押着一个女囚,怀中抱着一个发臭的婴孩。
他将怀里的襁褓往前递了递,“喂口奶...”
一个蓬头垢面的妇人抬起头,她麻木的眼神有了一丝波动,然后,她放下了怀中的死婴,伸出枯瘦的胳膊,接过了那个襁褓。
婴儿凭着本能找到了源头,贪婪地吮吸起来。
最初的奶水如同朝露,转瞬即逝,女囚在一个深秋的寒夜无声无息地蜷缩着死去,维系女婴生命的,便只剩下张义每日偷偷塞进来的那半碗浑浊的馊米汤。
女婴在逼仄的牢狱里如石缝草般艰难求生,早失去孩童清澈的眼睛沉默地观察着这个囚笼般的世界。
天授八年,瀛宣帝病重。
狱中的气氛陡然变得诡异而肃杀,一队宫廷禁卫簇拥着一个紫袍术士涌入了这死寂的地牢。
术士做法,突然他猛地口吐鲜血:“天子之气为何会盘踞在此?圣躬不康,此乃大凶!!”
随行太监急问:“大师可有解法?”
术士故作高深:“请旨,务必一个不留!”
绝望的哀嚎充斥牢狱。张义猛地跪倒,血目圆睁,嘶声力竭:“普通人尚不可滥杀,何况是先皇骨血!当今陛下的亲妹!”
此言如惊雷!太监脸上掠过错愕,随即冷笑:“待咱家禀告陛下。”
翌日,张义接到了圣旨:申都狱内,妖气盘踞,冲克圣躬,立行诛绝!
当夜,酝酿已久的暴雨倾盆而下!几乎同时——“轰!!!”
牢房一侧那面早已被湿气、霉斑严重侵蚀的墙剧烈地抖动起来!无数细密的裂缝如同蛛网般以惊人的速度蔓延!
“墙要塌了!”囚徒们尖叫。
张义打开一间间牢门,他抓住那个八岁女孩的肩膀,急促道:“丫头,我只知道你娘是先帝的庾妃。”
他脱下外衣把女孩裹在其中,用力一推:“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走吧!”
女孩被身后汹涌的人流猛的向前推搡,她下意识的回头看了眼那抹身影,随后,扭过头,手脚并用地爬过断木碎石,滚入了冰冷的暴雨之中。
不知跑了多久,筋疲力竭的她终于一头栽倒在狭窄陋巷深处。
就在她即将冻僵时,一只枯瘦却温热的手碰了碰她的额头。她猛地一颤,惊恐地睁开眼,对上一双充满善意的眼睛。
那是一个和她一样瘦骨嶙峋、衣衫褴褛的人,他指了指一个窝棚:“要不要一起挤挤?会暖和些的。”
这是继张义之后,她感受到的第二次善意。
窝棚摇摇欲坠,四处漏风,就这么养大了女孩,伴着申都的闲言碎语:大雨冲垮了工部贪墨修建的狱墙,逃了不少犯人,看守的狱卒全被砍了头……
为了活命,她学会了和野狗争抢半个冷窝头,整天醉醺醺的铁匠嫌她太吵,拎着烧火棍骂骂咧咧地冲出来,把那几只狗撵得四处逃窜;
那个总是板着脸、刻薄吝啬的米铺老板娘,在某个大雪封门的清晨,也骂骂咧咧地将一碗米饭甩到了窝棚前;
秋闱又落榜的老秀才靠替人写信糊口,也会把自己省下的半个硬馍偷偷丢到窝棚。
卖柴翁被凶神恶煞的税吏一脚踹翻在地,仅有的几文铜钱被夺走,额头磕出了血,也只能绝望地捶打着地面。
寡妇抱着饱受病痛折磨的孩子,在药铺前哭得撕心裂肺,最终一口气没上来,晕死在孩子小小的、早已僵冷的身体上。
酒肆里,意气风发的游侠儿拍案而起,怒斥官吏贪腐,引来满堂喝彩,然而第二天,那游侠儿的头颅就被高高悬挂在城门口的木杆上,怒睁的双眼望着灰蒙蒙的天空。
这市井的温暖滋润她,不公和血泪,也清晰地刺激着十岁少女的内心。
一个模糊而庞大的念头,如同破土的种子,带着撕裂黑暗的蛮力,在她心中疯狂滋长。
她不再浑浑噩噩。开始流窜在各个书堂和学塾的窗棂下,她踮着脚尖,贪婪地捕捉着里面传出的每一个字。
眼尖的顽劣学童尖声嘲笑:“看!小叫花子也想听圣贤书?臭死了!滚远点!”
鄙夷的目光和刺耳的哄笑声如同冰锥扎来。她紧抿着唇,瘦小的身体绷得笔直,一个身影挡在了她面前。
那少年约莫十五六岁,衣衫浆洗得发白,身形清瘦,手里拿着几卷旧竹简,对着那群哄笑的学童沉声道:“圣人言‘有教无类’,书声入耳,便是缘分,何分贵贱?尔等饱读诗书,却不知敬惜字纸,体恤孤苦,还读什么圣贤书!”
学童们被他凛然的气势所慑,又自知理亏,悻悻地散了。
少年转身,从自己旧书袋里掏出一支磨秃了毛的毛笔递给她,声音温和:“书声无墙,想听,便听。这个...或许你用得上。”
“我叫韩璟,你叫什么?”韩璟见她不接,也不勉强,将毛笔轻放在石头上,“我住在巷尾的城隍庙。若有字不识,可来问我。” 说完,他微微颔首,抱着他的竹简,转身走进了书堂。
少女低头看着自己满是冻疮的手和破烂衣角,蹲下,颤颤巍巍的握住旧毛笔,喉咙艰涩地滚动,断断续续的声音终于挤出:“想...像你......一样...宛君......我叫,庾绾君!”
从此,城隍庙漏风的偏殿角落,成了庾绾君隐秘的书斋。韩璟分享他誊抄的残篇断简,耐心讲解晦涩字句。
“绾绾,朝廷取民无度,才是祸乱根源。”韩璟指着竹简,眼中有光,“我将来必要入仕,革除积弊,肃清吏治,为生民立命!”
庾绾君努力跟上他飞驰的思绪:“当官,就能,救百姓?”
韩璟摇头,他摸摸庾绾君的脑袋:“傻绾绾,当官是比读书更难的学问。想当好官不被奸人所害,还需学会纵横之术。”
庾绾君懵懂地点着头,低语:“坏人,都死了,就只剩,好人。大伙,能吃饱,有衣服。”
突然,一队杀气腾腾的羽林卫冲入城隍庙。
那个曾经给过庾绾君半个硬馍的老秀才,正弯腰恭敬地对为首者说着什么。一枚银锭抛给他,冰冷的铁链瞬间套上庾绾君的手腕。
韩璟将她护在身后,“官爷,我朝法度禁止官吏随意拘禁百姓,违者杖八十。”
一名羽林卫一脚将他踹飞,拔刀冷喝:“奉旨缉拿罪犯,闲杂人等退避!”
韩璟口鼻溢血倒地。庾绾君目眦欲裂地挣扎,却如蝼蚁撼树,被粗暴拖走。
囚车驶向深宫。重重宫阙下,死寂压抑。庾绾君被囚禁在弥漫着浓烈药味和甜腥气的长生殿整整三日,水米未进。
瀛宣帝处理完政务,在术士陪同下到来长生殿。
术士抓起庾绾君的手腕打量了一番,眼中狂热:“陛下洪福,长生血蛊将成,此人有皇室血脉,正合为陛下试此神药!只是……她根基朽坏,需养好身子方能承受药力,确保陛下服药后龙体永固。”
瀛宣帝居高临下俯视着这个同父异母的妹妹,庾绾君仰着头,下颌的线条倔强地绷紧,没有丝毫畏惧的盯了回去。
即使瘦脱了像,仍是掩不住十岁少女出挑的模样,瀛宣帝掂量着:“长生血蛊还需多久?”
术士叩拜:“五年之内,必祝陛下得享长生,既寿永昌!”
瀛宣帝露出笑意,唤来内侍太监赵承恩:“好好养着,朕要她以最佳状态试药。”
“奴才遵旨。”赵承恩垂首,几个孔武有力的太监粗鲁地将庾绾君架起。
庾绾君并不挣扎,仍盯着瀛宣帝,缓慢开口:“陛下,我要,读书,识字,练武,我会,吃饱,长肉,听话,不然,我饿着,饿死,你无法,得到,你要的。”
空气凝固。赵承恩最先反应过来,抬起手赏了君绾玉几个耳光:“陛下隆恩,你竟然如此不识抬举!”
血丝从庾绾君嘴角渗出,她却笑了起来。
“有意思,”瀛宣帝看着庾绾君,“赵承恩。”
赵承恩立刻收敛怒容,躬身应道:“奴才在。”
“她身负皇室血脉,就封个长生公主,赐居长生殿,她要什么都给她,除了自由。”
赵承恩每日都送来山珍海味,补气汤药,庾绾君一概不拒,统统吃光。转眼一年,她体态逐渐丰满脸色红润。
庾绾君提笔蘸了墨,手腕处的铁链叮当响,她脚戴镣铐,镣铐间还连着沉重铁球。
见字如晤,展信舒颜。一年未见,闻君擢升七品,心实雀跃。君之教诲,言犹在耳,此间寒暑,未敢荒废,绾君粗苯,但勤能补拙,四书五经已通其意。君曾言“为生民立命”,字字如金石掷地,今朝得展抱负,可喜可贺。百姓疾苦,君目之所及,可有所为?盼君回音,庾绾君谨启。
信由太监递送赵承恩审阅后放行。
半年后,庾绾君收到韩璟回信:
展读琅函,喜出望外。闻卿安好,心尚慰。官袍之下,前路晦暗,然初心未敢忘,一言一行,虽如履薄冰,仍坚守以法度涤荡乾坤。万望珍重。韩璟顿首。
庾绾君提笔:这吃人的世道,唯有用血洗净。
她觉得不妥,又揉掉纸团。最终只写下寻常问候。四年间,书信维系着这微弱的联系。
又一年,长生殿内,巨大丹炉烧得通红,兽首喷吐白气,甜腻血腥气浓烈刺鼻。术士们神情癫狂。
“时辰到!开炉取蛊!”紫袍术士尖叫。
炉盖轰开,腥臭热浪中,一只血红蛊虫蠕动。紫袍术士用筷箸夹住,狂喜跪拜:“长生血蛊成!陛下万寿无疆!”
瀛宣帝贪婪的盯着血蛊,声音因极度的渴望带了一丝颤抖:“快!给她服下!”
紫袍术士手一挥,他身侧的其他术士粗暴的撬开庾绾君牙关,将血蛊强行塞入她的喉咙。
东西入腹,如冷水滴入滚油,轰然炸开!
庾绾君迅速消瘦下去,形销骨立,眼窝深陷,皮肤呈现出一种病态的白色,上面布满了诡异的暗红色经络。
“啊——!”一声不似人声的凄厉惨嚎从庾绾君喉咙深处爆发!
她感觉自己的五脏六腑都在被血蛊疯狂的啃食,庾绾君痛苦地在地上翻滚、抽搐,骨骼发出令人牙酸的错位声,汗水混合着皮肤渗出的暗红色粘稠液体,瞬间浸透了她的衣衫。
痛!痛!太痛了!庾绾君彻底失去了意识。
不知过了多久,庾绾君在一片喧闹的黑暗中醒来。她掀开眼前的木板,坐了起来。她竟然睡在了棺材中!
瀛宣帝站在棺前,脸上是震惊与狂喜的扭曲。他身后大臣们瞠目结舌。
一位跪地死谏的大臣还未发觉这一变故,他额头紧贴地面:“礼部尚书等三十位老臣忠心耿耿,岂能给公主陪葬?臣愿死谏!”
瀛宣帝无视他,死死盯着庾绾君——她脸上光洁如初,已恢复原貌。
他找回声音,狂喜下令:“来人!拿下这盗窃公主尸体的小贼,殉葬明日再议!送诸位大臣回府!”
禁卫军瞬间将她押下,大臣们被围挡驱离。
庾绾君被关回了长生殿,这个困了她多年的囚笼,她不愿再待在这里,她取下发髻的簪子,狠狠朝着自己的心口扎下!
“噗!”簪子彻底没入庾绾君左胸,剧痛传来,她却无生命流逝之感。一股灭顶的寒意油然升起,庾绾君拔出,再刺!重复数次,终于绝望——她成了一个杀不死的怪物!
恨意滔天!庾绾君握紧染血的簪,冲向术士居住的紫薇殿。
“拦住她!”禁卫军挺矛刺来!
庾绾君不避不让,矛尖刺中肩头!她眉头未皱,反手抓住矛杆,就这么被她扯了出来掷出,那矛插在欲逃窜的太监脚边!
禁卫军被这番操作惊的呆住了。
不过十数息,紫薇殿术士尽诛,药方药材尽毁!禁卫军只敢围着庾绾君后退。众目睽睽之下,她就这么浑身是血的走出了宫门。
庾绾君没有回到养育她的市井,在连绵群山的绝地,她找到了愿意收留她的杀手组织阿萨辛。
血雨腥风的二十年,庾绾君在杀戮中变得愈发诡异。朝堂之上,韩璟的名字如旭日东升,从七品小官一路擢升至二品大员。
韩璟的案头,关于阿萨辛斩杀朝廷官员的卷宗堆积如山,他动用了一切力量去追捕,却一次次被对方遁走。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那些官员惨死案的罪魁祸首是谁——他亲眼目睹过庾绾君从棺中“复生”。
一份绝密情报送入韩府。韩璟连夜入宫,随即驱车离京。几日后,他带着护卫抵达一片狼藉、尸横遍野的永修村。
在血泊中央,韩璟看到了陌生又熟悉的女子,察觉到脚步声,女子回头看他。
她挽了个极简单的发,素净的青灰衣浸透了暗红,苍白的手,毫无生气,却有几分杀气与邪气,二十年岁月似乎在她身上停滞了。
韩璟只觉一股清冷之气扑面而来,庾绾君已来到他身侧,韩璟喉结滚动了一下,冰冷的银针正稳稳地点在他的咽喉要害。
惊呼与兵器坠地声同时响起!护卫们甚至没看清庾绾君如何出手,钢刀已脱手飞出。
坍塌的房屋废墟中,一个拖着伤腿的少年艰难的摆了摆手。韩璟不顾一切冲上前将他拖拽出来,摸着滚烫的额头:“还有一口气!”
庾绾君收了银针,韩璟的护卫也不敢上前,她走过去看了一眼:“没救了,阿萨辛做事从不留后患,他已中毒,就算你能止血医骨,也解不了毒。”
韩璟拉住庾绾君的衣袖:“绾绾,解药。”
庾绾君嘴角牵扯出一抹充满讥诮的弧度:“你管杀人者要解药?” 她拔出刀,“吊着一口气也是痛苦,不如给他个痛快。”
韩璟拦下:“他还没有放弃。”
“你救不了他……”
“我可以。”他执着打断。
庾绾君抚上韩璟的肩膀,“你给了他希望,又救不了他,不如慈悲为怀,渡他早登极乐。我来解决吧。”她盖住那少年的眼睛,手起刀落:“不会疼了。”
“杀人是慈悲?”韩璟问她。
“杀人不慈悲,让人死的不那么痛苦是慈悲。”
“绾绾,杀人,救不了天下。”韩璟话音落下的瞬间。
轰隆巨响!数块布满尖刺的精钢栅栏从天而降,彼此咬合,瞬间组成巨大的囚笼,将庾绾君罩在其中,断绝所有退路!
庾绾君眼中厉色一闪,双手抓住冰冷的精钢,试图将其撕裂!
“没用的,绾绾,这囚笼是陛下为你特制的。”韩璟压心绪,“永修村一百二十七口,皆你所为?”
“你既认定是我,又何须再问!”一声极其轻微的冷笑从庾绾君喉咙里逸出:“工部尚书贪墨肆意提拔同乡,虽已荣归,门生遍布。永修村是这些人的老巢。有人出钱买他们的命,死有余辜。”
“绾绾,这不是你该管的事!”韩璟意识到语气有些重,他轻叹:“这些年,我做官攒了些家当,我会把你安置在那里。”
他抬手,指尖隔着栅栏几乎触到庾绾君的脸颊,突然停住,一丝寒意升起:“你是故意泄露行踪?为何让我找到你?”
“猫捉耗子的游戏我玩腻了。”庾绾君突然笑了一声,“谁说女子不承皇天命!你们杀不死我,就试图困住我,无妨,我最不缺的就是时间,我要跟你和瀛宣帝玩个新游戏。”
开局诏狱实习生,姐心态超稳:边坐牢边考公(指读书明理)!转正成为皇帝兄长的长生项目试药员(无五险一金)。看一百岁少女如何玩转朝堂,入股不亏,笑泪齐飞!收藏点点![加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我以我血祭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