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可以容忍高僧辩经失败,但他们绝不能容忍,一个打着佛门旗号,利用他们的善心,来发国难财的伪和尚!
柳如烟将手中的账册,高高举起。
“上面,清清楚楚地,记录了自旱灾以来,所有向万法大师捐赠善款的官员名录,以及具体的数额。”
“其中,有许多大人,今日亦在座上。”
她这句话,更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官员的席位中,轰然炸响!
那些曾经向万法捐过钱的官员,一个个,脸色大变,坐立不安。
他们当初捐钱,不过是想卖这位西域高僧一个面子,结个善缘,谁能想到竟然会惹出这等天大的麻烦!
“此账册,是真是假,只需请各位大人上前来,一一对质,便可知晓。”
柳如烟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
“还请陛下,明察!”
说罢,她对着龙椅的方向,深深下拜。
王曌看着下方那个,一脸平静,仿佛只是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的柳如烟,心中却是掀起了惊涛骇浪。
好!
好一个柳如烟!
当真是,算无遗策,步步惊心!
王曌的心中,对柳如烟的欣赏,已经达到了顶点。
“呈上来。”
他淡淡地说道。
一旁的大太监李总管,立刻会意,迈着小碎步快步走下台阶,从沈星移的手中接过了那本,决定了无数人命运的账册,恭恭敬敬地,呈到了王曌的面前。
王曌接过账册,缓缓翻开。
他的目光,在账册上,一页一页地,扫过。
每多看一页,他脸上的神色,便阴沉一分。
当他看到,账册最后,那个用朱砂笔,重重圈出的总数额时,他的眼中已是杀机毕露!
一万两黄金!
整整一万两黄金!
这个来自西域的贼和尚,竟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在他大胤的国难之时,贪墨了足足九千两黄金的善款!
而且这其中,还牵扯到了朝中近三分之一的官员!
从三品大员,到七品小吏。
好!
好得很!
王曌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至极的弧度。
他“啪”的一声,合上了账册。
那声音,不大,却像是一记重锤,狠狠地敲在了场上每一个官员的心上。
尤其是那些,名字出现在了账册上的官员,此刻,更是吓得面如土色,浑身抖如筛糠,不少人甚至已经从座位上,瘫软到了地上。
他们知道,新皇的屠刀,终于要落下了。
整个广场,落针可闻。
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等待着新皇的雷霆之怒。
然而,王曌却并没有立刻发作。
他只是,将那本账册,轻轻地,放在了龙椅的扶手上。
然后他抬起眼,目光平静地落在了那个早已瘫软如泥的万法和尚身上。
他的声音,听不出喜怒,平淡得像是在说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
“万法大师。”
“朕记得,去年,父皇万寿节时,你便代表西域般若寺,前来我大胤朝贺。”
“如今,算算时日,大师在我盛京,滞留的时日,也着实不短了。”
万法和尚听到皇帝点自己的名,浑身一个激灵,他强撑着从地上爬起,跪倒在地,声音颤抖得不成样子。
“陛……陛下……贫……贫僧……”
他想要求饶,想去辩解,却发现,在帝王那洞悉一切的目光下,任何的言语,都显得那般苍白无力。
王曌没有理会他的语无伦次,自顾自地说道。
“国,有国法。佛,亦有佛规。”
“大师,既是我大胤的客人,便当遵守我大胤的法度。”
“既是佛门的高僧,便更应,严守佛门的清规戒律。”
他的声音,依旧平淡。
但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柄无形的利剑,狠狠地扎在万法和尚的心上。
“大师,你说,朕说的对吗?”王曌忽然问道。
万法只能点头。
“既然如此……”
“那大师,明日一早,便启程,回你的西域去吧。”
“门下涉及嫖赌的和尚,便交由我大胤少林寺处置!”
“这盛京,就不劳大师,多做停留了。”
什么?!
自己好不容易死皮赖脸的留在 盛京。
就这么将自己驱逐了?
“至于大师在我大胤‘募集’而来的,那一万两黄金……”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下方,那些早已吓得魂不附体的官员。
“朕,便替大师,做个主。”
“这一万两黄金,朕全都收下了。”
“朕会以般若寺的名义,将这一万两黄金,尽数用于我大胤南部的灾后重建。”
“另外,朕还会亲自修书一封,送往西域。”
“在信中,朕会好好地‘感谢’一下般若寺,对我大胤的‘慷慨解囊’。”
“想必,般若寺的方丈,在收到朕的感谢信,和我大胤的回礼之后,一定会好好地‘嘉奖’一下,万法大师你的功绩。”
王曌说到最后四个字的时候,几乎是,一字一顿,从牙缝里,挤出来的。
那声音里的森然寒意,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
高!
实在是高!
皇帝这哪里是放过了这个和尚!
这分明是,比直接杀了他,还要狠毒百倍的诛心之计!
至于那些,参与了捐款的官员……
皇帝虽然没有明说,但那句“朕会以万佛寺的名义”,已经,说明了一切。
你们的钱,皇帝收下了。
但这份功劳,记在了般若寺的头上。
你们,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想着捐钱讨好般若寺,不管是不是被万法游说,这钱你们是别想要了。
不仅钱没了,还得罪了新皇,在这位帝王的心里,挂上了号。
日后有的是时间跟你们慢慢算账!
万法和尚也只好乖乖听话,即日离去。
王曌没有再理会那些,心思各异的臣子。
他的目光,再次,落在了柳如烟的身上。
他的眼中,欣赏之色,毫不掩饰。
“琼琚仙子!。”
他缓缓开口,声音,恢复了之前的温和。
“你做得很好。”
“为我大胤,立下了两件,天大的功劳。”
“第一件,是以舞祈雨,福泽万民,解我大胤旱灾之困。”
“第二件,是揭发奸邪,为国追赃,肃我朝堂不正之风。”
“此两件功劳,朕,都记下了。”
“说吧,你想要什么赏赐?只要是朕给得起的,朕绝不吝啬。”
皇帝,金口玉言。
当着满朝文武,近万宾客的面,许下如此重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