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是办事不力,更是对父皇的大不敬!”
“到时候,我再让御史台的人,上几本奏疏,弹劾你德不配位。”
“我看你这个太子之位,还能坐得稳吗?”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王曌在文武百官面前,面如死灰,无地自容的狼狈模样。
他心中的快意,几乎要满溢出来。
然而,他并没有得意太久。
当他看到王曌,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从容不迫的样子,带着属官走进御殿的时候。
他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不对劲。
太不对劲了。
王曌的反应,太过平静了。
他不是应该暴跳如雷,或者惊慌失措吗?
为什么,他还能笑得出来?
难道,他还有别的准备?
不可能!
王翳立刻否定了这个想法。
那座寿字红珊瑚,是王曌花了两年时间,动用了无数人力物力,才从东海深处寻来的稀世珍宝。
独一无二,绝无仅有。
毁了,就是毁了。
他绝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一件可以替代的礼物。
“哼,装模作样。”
王翳冷笑一声,心中暗道。
“我倒要看看,你这虚伪的镇定,能维持到什么时候。”
他放下酒杯,也带着自己的幕僚,走进了金碧辉煌的御殿。
一场好戏,马上就要开场了。
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自己那位好皇兄身败名裂的下场了。
御殿之内,早已是人声鼎沸,珠光宝气。
文武百官,各国使节,江湖豪雄,齐聚一堂。
皇帝王明玄,高坐于龙椅之上,满面红光,心情显然极好。
献礼仪式,很快开始。
大太监高德庸,手持拂尘,用他那独特的,尖细而又洪亮的声音,高声唱喏。
“献礼——开始!”
王曌站在百官之首,神色平静地看着眼前的一切。
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儿时的一幕。
那年,他才八岁。
母后孙蓉,带他去皇家寺院祈福。
下山时,天降暴雨,山路湿滑。
抬着皇家轿辇的太监,不慎脚下一滑,整座轿子都朝着山崖下翻去。
所有人都吓得魂飞魄散。
唯有母后,在那一瞬间,将他紧紧地护在怀里,没有半分惊慌。
后来,他们被护卫救了上来,有惊无险。
他问母后:“母后,您当时,不怕吗?”
母后摸着他的头,笑着说:“怕什么?我们不是还有另一条路可以下山吗?”
他当时不懂。
后来,他才明白。
母后的意思是,在出发之前,她就已经派人,将另一条更为平坦的后山小路,提前清扫了出来。
如果走大路出了意外,他们随时可以,从后山安然返回。
从那以后,他才慢慢了解到,自己这位出身药王谷的母后,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她从不做没有准备的事。
凡事,必留后手。
她教导他:“曌儿,你要记住,永远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人的身上。”
“这世上,唯一能让你依靠的,只有你自己。”
“鸡蛋,永远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
“任何重要的场合,任何关键的物品,都必须准备双份。”
“哪怕是世间独一无二的珍宝,若是没有替代品,母后宁可不准备。”
“因为,独一无二,往往也意味着,孤注一掷。”
“而孤注一掷,是为君者,最大的禁忌。”
这个习惯,听上去有些偏执,甚至有些杞人忧天。
但这些年来,却无数次地帮助王曌化解了各种明枪暗箭。
就像今天。
王翳以为,毁了那座红珊瑚,就能让他陷入绝境。
可他哪里知道。
在皇宫的甲三号库里,还静静地躺着一座一模一样的,甚至品相更好的寿字红珊瑚。
这,就是皇后孙蓉的智慧。
这种行事作风,整个大胤,只有三个人知道。
父皇,母后,和他。
王曌的嘴角,微微上扬。
王翳啊王翳,你跟我斗了这么多年,却始终连我母后的皮毛都还没察觉到一丝。
你,又怎么可能斗得过我?
他的思绪,被大太监高德庸的声音,拉回了现实。
“肃静——!”
高德庸拂尘一甩,尖锐的声音,压下了殿内所有的嘈杂。
“吉时已到,诸臣献礼!”
“首先,有请太子殿下,为陛下贺寿!”
话音落下,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聚焦在了王曌的身上。
太子殿下会献上什么样的寿礼,这无疑是今天最大的看点之一。
所有人都充满了期待。
唯有二皇子王翳,和他的党羽们,脸上挂着幸灾乐祸的看好戏的表情。
王翳甚至,已经想好了待会儿要如何发难。
他要先等王曌,拿出一件普普通通的礼物,引得全场失望。
然后,他再献上自己精心准备的足以惊艳全场的重礼。
两相对比之下,高下立判。
届时,他再让御史们,以“怠慢君父”的罪名对王曌群起而攻之。
完美。
简直是完美的计划。
王翳端起酒杯,准备欣赏自己那位好皇兄,即将到来的窘迫与难堪。
在万众瞩目之下,王曌缓步走出队列。
他来到大殿中央,对着龙椅上的王明玄躬身行礼。
“儿臣王曌,恭祝父皇,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圣体康泰,万寿无疆!”
他的声音,洪亮而又沉稳,充满了孺慕之情。
王明玄看着自己这个最器重的儿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好,好!皇儿有心了。”
“平身吧,让朕看看,你给朕,准备了什么好东西啊?”
王明玄的语气,带着几分期待和调侃。
他当然知道,那座红珊瑚被毁的事情。
王曌直起身,微微一笑,对着殿外朗声道:
“传,寿礼!”
“喏!”
殿外,传来东宫侍卫,整齐划一的应答声。
王翳的嘴角,翘得更高了。
来了,来了!
好戏,终于要开场了!
他倒要看看,你能传个什么东西上来!
殿内的其他人,也都伸长了脖子,朝着殿门口望去。
脚步声,由远及近。
沉重,而又整齐。
八名身材魁梧的东宫卫士,抬着一个巨大的,用明黄色绸缎覆盖的物体,缓步走进了大殿。
那物体,极为高大,足有一人多高。
从轮廓上看,似乎是一座,巨大的山石盆景。
众人心中,都有些好奇。
这是什么?
难道是一座,罕见的太湖石?
王翳心中,却是冷笑连连。
故弄玄虚。
用一块破石头,也想蒙混过关?
真是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