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2章 沈家藏宝地阵法

作者:抱抱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方才还震耳欲聋的厮杀声,已然尽数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压抑的抽泣与搬动尸体的沉闷声响。


    城中的百姓们,自藏身的屋舍与地窖中走出,脸上尚带着劫后余生的惊惶,眼中却已有了光。


    他们没有袖手旁观,而是自发地提来了木桶与布巾,默默地擦拭着地上的血污,帮助那些身心俱疲的兵卫,将一具具冰冷的尸体,无论是敌是友,都小心地收殓起来。


    空气里,浓郁的血腥味与尘土的气息混杂在一起,刺鼻而沉重。


    王曌脱下了那件染血的铠甲,只余下一身同样沾满污迹的月白常服。


    他没有回到知府衙门,而是亲身站在长街之上,亲自指挥着善后事宜。


    “将所有战死将士的名姓籍贯,一一登记造册。”


    “告诉他们的家人,他们是大胤的英雄,朝廷,绝不会亏待任何一位为国捐躯的忠勇之士,抚恤金,三倍发放。”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中,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


    随后,他又走向那些幸存下来,正互相包扎伤口的江湖人。


    他对着众人,深深一揖。


    “诸位壮士高义,今日援手之恩,本宫铭记于心。待此间事了,本宫必有重赏。”


    那些江湖汉子,大多性情豪爽,见太子如此礼遇,纷纷还礼,口中连称“不敢”。


    柳如烟一行人,寻了一处还算完好的医馆偏堂,暂作歇脚。


    芷云的肩头,伤口深可见骨,彤雨正红着眼眶,小心翼翼地为她清洗上药。


    沈星移胸前挨了一记重拳,虽无大碍,嘴角却也挂着一丝血痕,他正盘膝坐在一旁,调息内劲。


    凝脂身上倒是没什么伤,她正用烈酒擦拭着自己的指甲,仿佛要将那沾染的血腥,一点一点,彻底洗净。


    柳如烟的消耗最大,那看似轻柔的披帛,每一次舞动,都需耗费大量的真气。此刻,她脸色微白,正靠着窗棂,静静地看着外面忙碌却有序的景象。


    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传来。


    王曌在一众金吾卫的护卫下,走进了偏堂。


    他没有多余的寒暄,开门见山。


    “仲藐庄子后山的旧址之下,确有一间密室。”


    王曌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寒芒。


    “里面,不仅有常州这些年被贪墨的治水银两的真正账本,还有他与咸水关协领夏铖的往来书信。”


    “这便坐实了仲偲与那咸水关协领夏铖的滔天罪行。”王曌沉声说道。


    柳如烟的心,却并未因此而感到轻松。


    她与王曌对视一眼,彼此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情绪。


    那是一种,未能竟全功的遗憾。


    刘谦的信中,写得清清楚楚,一切的源头,是二皇子,是丽妃。


    如今,查出来的所有证据,却都只指向了咸水关的协领夏铖。


    很显然,夏铖,不过是又一个被推到台前,用来斩断所有线索的替死鬼罢了。


    背后那只真正搅弄风云的手,依旧藏在重重迷雾之后,安然无恙。


    “此事,本宫会一查到底。”王曌的声音里,带着属于储君的坚定,“只是,还需要时间。”


    他明白,柳如烟也明白,扳倒一位羽翼丰满的皇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今日之事,能将二皇子在军中的一枚重要棋子拔除,已是极大的胜利。


    “你们接下来,有何打算?”


    柳如烟理了理思绪,轻声答道:“我等本就计划今日启程,返回金陵的璇玑楼。”


    “只是如今城中遭此大劫,我等又人人带伤,恐怕要在此地叨扰休整数日,待风波平息,再行上路。”


    王曌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应当如此。你们安心在此修养,常州城内,如今已是固若金汤,绝不会再有宵小作祟。”


    他又嘱咐了几句,命人送来了最好的金疮药与干净的衣物,这才转身离去。


    夜色,渐渐深了。


    白日的喧嚣与血腥,仿佛被这浓稠的夜色,尽数吞没。


    城中实行了宵禁,除了巡逻的金吾卫甲叶碰撞的清脆声响,便只余下几声犬吠。


    一夜无话。


    次日,天光微亮。


    常州城从一扬血腥的噩梦中醒来,带着满身的伤痕,却也透着一股顽强的新生之气。


    医馆之内,浓郁的药香混杂着淡淡的血气,萦绕不散。


    知府衙门的方向,一队人马正朝着医馆行来。


    为首的,正是太子王曌。


    他身侧,除了几名贴身护卫,还跟着一个面容冷峻的中年文士,以及昨日自城头跃下的那十名高手。


    昨夜,知府衙门,灯火通明。


    蔡校尉已将城中局势尽数掌控,而王曌则在后堂,听取着另一桩要事的汇报。


    那名手持折扇,气质儒雅的中年文士,名为杨朔,正是奉命前来接应太子的另一支力量。


    他带来的十人,皆是从沈家藏宝地抽调出的精英,个个身手不凡。


    “殿下,”杨朔收起折扇,神情凝重,“吉荧县那边,各方势力虽多,但有王老大人坐镇,倒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重重关隘,皆已被我等破解,如今,只剩下最后一关。”


    王曌眉峰微蹙:“说。”


    “最后一关,名曰‘六星拱月’。”杨朔解释道,“乃是依照天象星轨所设的绝妙机关。据那老算子推演,需在特定的时辰,以极为精准的次序,用内劲连续敲击墙面与穹顶的三十六处机括,分毫不能差。”


    “三十六下,一气呵成,对时机的把握,对内劲的控制,要求都已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杨朔的脸上,露出一丝难色:“在扬的弟兄们,无人有此把握。稍有不慎,便会触动总机关,届时,整个地宫都将彻底坍塌,所有东西都将永埋地下。”


    后堂之内,陷入了一片沉寂。


    王曌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轻轻叩击着,发出“笃、笃”的声响。


    千难万险,已到了最后一步,竟被卡在这里。


    那批宝藏,不仅仅是金银,更是他将来稳定朝局、推行新政的底气。


    绝不能放弃。


    可放眼天下,谁又能有这般鬼神莫测的手段?


    精准的时机把握……


    连绵不绝的内劲……


    一个身影,毫无预兆地,浮现在了他的脑海之中。


    是她。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