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5章 阴谋与阳谋

作者:抱抱秋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一个温和的声音,从屏风后传来。


    一名穿着青色长衫,面容清瘦,留着三缕长髯的谋士,缓缓走了出来。


    “为区区一个女童,动怒至此,有失身份。”


    王翳将茶杯重重放下,发出一声脆响。


    “先生,你不懂。”


    他的眼中,闪着偏执而狠毒的光。


    “斩草,就要除根。”


    “一星半点的火苗,都可能在日后,酿成燎原大火。”


    “本王,从不信什么侥幸。”


    谋士微微躬身,脸上带着了然的微笑。


    “殿下思虑周全,是属下短视了。”


    “不过,殿下放心,那女童不过六岁,即便侥幸逃脱,也绝无可能记得当夜之事。”


    “茫茫人海,想找到她,亦是大海捞针,不足为虑。”


    王翳的脸色,这才稍稍缓和了些。


    他坐回太师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紫檀木的扶手。


    “给那西楚六王子的消息,可传到了?”


    “回殿下,早已送出。”


    谋士答道。


    “常州是大胤边城,资源贫瘠,谁都不会想到常州会受到进攻,最近的城池也相距二百里,到时太子一定会孤立无援。”


    王翳的嘴角,终于勾起了一抹森冷的笑意。


    “好,很好。”


    “王曌啊王曌……”


    他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那位皇兄,陷入绝境的狼狈模样。


    “本王为你布下的天罗地网,看你这次,怎么躲?”


    夜深。


    王翳回到内院寝殿。


    他的皇子妃,一位出身名门的温婉女子,正端着一碗刚刚温好的冰糖人参粥,迎了上来。


    “殿下,您回来了。”


    她声音轻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王翳脱下外袍,任由侍女接过,在桌边坐下。


    皇子妃将粥碗递到他面前,亲自拿起汤匙,舀了一勺,吹了吹,送到他嘴边。


    “殿下公务繁忙,也要保重身体。”


    王翳张口,将那温热的粥咽下,人参的甘甜与冰糖的清润,让他烦躁的心绪平复了些许。


    “殿下……”


    皇子妃见他脸色稍霁,这才小心翼翼地开口。


    “妾身今日听闻……父皇在金銮殿上,为了常州刘家的案子,大发雷霆。”


    她的眼中,满是担忧。


    “我们……非要做到那一步吗?”


    “那刘谦好歹曾是朝中官员,如今他一家惨死,父皇震怒,万一查下来……”


    “妇人之见。”


    王翳打断了她,语气中带着一丝不耐。


    他自己接过碗,几口便将一碗粥喝完。


    “你懂什么。”


    皇子妃被他一句话噎住,脸色微微发白,不敢再多言。


    “你以为,本王只是为了给太子设局,才杀了那刘萧一家?”


    皇子妃不解地看着他。


    王翳冷笑一声。


    “那刘萧,在秋闱时,所作的文章,我看过。”


    “其经世济民之才,对水利、农耕的见解,远超同辈,甚至连朝中那些老臣,都未必及得上他。”


    “这种人,是真正的大才。”


    皇子妃更是不解了。


    “既然是人才,殿下为何不设法收为己用,反而要……”


    “收为己用?”


    王翳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


    “你忘了他父亲刘谦,是如何被贬官流放的吗?”


    皇子妃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王翳的声音,冷得没有一丝温度。


    “父皇竟然有意召回。”


    “一旦他回了京城,以他的才智和那股子犟脾气,迟早会去翻查他父亲去年被贬的旧案。”


    “顺藤摸瓜,查到本王头上,只是时间问题。”


    “与其留着这样一个心腹大患,时时提防,倒不如……”


    他做了个抹脖子的手势。


    “一了百了。”


    “将他杀了,不仅能永绝后患,还能废物利用,做成一个完美的诱饵,引我那位好皇兄,跳进常州这个泥潭里。”


    “一石二鸟,何乐而不为?”


    皇子妃听着他这番云淡风轻的话,只觉得一股寒气从心底升起,遍体生寒。


    东宫。


    与二皇子府的阴沉肃杀截然不同,这里的灯火,明亮而温暖。


    太子王曌,一身杏黄色常服,正立于一张巨大的舆图前。


    图上,密密麻麻地标注着山川、河流、城镇、关隘。


    他的目光,正落在“常州”那两个字上。


    一名青衣幕僚,恭敬地立于他身后。


    “殿下,您此去常州,明知是龙潭虎穴,为何还要……”


    幕僚的声音里,满是担忧。


    王曌没有回头,目光依旧停留在舆图上。


    “我那二弟,费了这么大的心思,杀了学子刘萧,布下这么一个局,若是不去,岂非辜负了他一番‘苦心’?”


    他的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淡淡的嘲讽。


    “他以为,本宫是那不知死活的蠢鱼,见饵就咬。”


    幕僚叹了口气。


    “二皇子在常州经营多年,知府是他的人,地方卫所的将领,也与他私交甚密。”


    “殿下此去,无异于孤身入虎口,稍有不慎,便会……”


    “本宫又何尝不知?”


    王曌终于转过身,他温润如玉的脸上,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澄明。


    “他想让本宫去查案,本宫便去查。”


    “他想让本宫在常州处处受制,动弹不得,本宫偏要将计就计。”


    “他既然敢把刀递过来,本宫,就要借着这把刀,斩断他在常州布下的所有根须。”


    王曌的眼中,闪烁着智慧与决断的光芒。


    “他不是要查案吗?本宫就给他查个天翻地覆!”


    “刘萧一家的血,不能白流。”


    “大胤的法度,更不能因他一己之私,而成一纸空文。”


    “既要查刘家一案,也要查朝廷拨款。”


    这番话,说得幕僚热血沸腾,原先的担忧,化作了无尽的敬佩与信心。


    “殿下英明!”


    王曌走到书案前,提笔写下一道手令,盖上自己的私印。


    “让蔡校尉准备好。”


    他将手令递给幕僚。


    “本宫的金吾卫,是父皇给的仪仗,是摆在明面上的。”


    “蔡校尉和他麾下那三百精锐,才是我们藏在暗处的刀。”


    幕僚郑重地接过手令,躬身一拜。


    “殿下放心,属下早已安排妥当。”


    “蔡校尉昨日,便已带人出发了。”


    王曌满意地点了点头,重新将目光投向那张舆图。


    常州。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