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盘悬碧落,银辉洒万家。人间庆团圆,千古共婵娟。”
敛香念罢,微微点头:“王员外此诗,意境尚可,对仗也算工整,只是意象堆砌,缺乏深度,算得中规中矩之作。”
王员外是个五十多岁的胖子,闻言哈哈一笑:“敛香姑娘谬赞,老夫也就是图个乐子!”
敛香又拿起第二张。
接下来,敛香又念了数首诗词,褒贬不一。
有辞藻华丽却空洞无物的,有立意新奇却笔力不逮的,也有几首确实写得不错的,引来阵阵喝彩。
众人听着敛香的点评,皆是心悦诚服。
她的点评往往一针见血,既能点出诗词的优点,也能毫不客气地指出不足之处,且言辞恳切,令人信服。
足见其在诗词一道上的深厚功力。
终于,敛香拿起了一张字迹隽秀的纸笺。
“这一首,是江南司徒明公子所作,名曰《鹧鸪天·中秋客里》。”
她清了清嗓子,用一种略带赞赏的语调念道:
“客舍灯昏秋气深,推窗忽见玉轮新。清光欲拭天涯路,却惹乡愁更十分。梧影动,砌蛩吟,家山应共此冰轮。姮娥若解离人意,莫遣圆辉照泪痕。”
念罢,敛香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司徒公子此诗,本无私普照,试图照亮归途,却反因自身之明、之圆,加倍勾起游子无法归家的愁绪。这种“乐景写哀”的手法倍增其哀。上乘。”
司徒明闻言,脸上露出一抹矜持的微笑,起身拱手:“敛香姑娘过奖了。”
他一身白衣,手持折扇,面如冠玉,目若朗星,确有几分江南才子的风范。
台下不少闺阁女子和年轻艺姬,看向他的目光中都带上了几分倾慕。
敛香又拿起另一份诗稿,这份诗稿的纸张质地极好,墨迹也带着一股沉稳之气。
“这一首,来自……”她顿了顿,看了一眼落款,微微抬高了声音,“王明,诗名《望月抒怀》。”
敛香缓缓念道:
“‘寒潭沉碎璧,孤影上遥山。风过松涛寂,鸿归云路闲。千年凝泪眼,一夕照人寰。盈亏何须问,清辉满两间。”
此诗一出,船舱内陡然一静。
敛香念完,美眸中异彩连连,过了片刻才赞叹道:“此诗意境高远,气势磅礴。前写景,后抒怀,转承自然,一气呵成。虽未署名,然其胸襟与抱负,已然跃然纸上。实乃咏月诗中难得一见的扛鼎之作!”
柳如烟的目光,不自觉地投向了那位身着黑金交织服饰的年轻男子王明。
只见他依旧神色平静,仿佛敛香夸赞的并非他的作品。
但他嘴角那抹微不可察的弧度,却显示出他此刻心情尚佳。
果然是他,几个时辰前柳如烟便在角落看到老鸨亲自与其谈话,态度谦卑。
敛香又点评了几首,其中便有那位富商的作品。
那是一首描写月下聚宝盆的打油诗,倒是颇为直白有趣,引来一阵哄笑,但也仅此而已了。
“第一轮,佳作颇多。”敛香总结道,“若论前三,敛香以为,当属司徒明公子的《鹧鸪天·中秋客里》,以及这位王明贵客的《望月抒怀》。”
“至于第三……”她略作沉吟,“李家三公子的《临江仙》亦是不俗,可入三甲。”
第一轮的结果,基本在众人意料之中。
司徒明与王明无疑是表现最为出彩的。
短暂的休息与歌舞表演后,第二轮诗会很快开始。
第二轮的题目是“秋思”。
第三轮的题目则是“离别”。
这两轮,依旧是佳作频出。
司徒明不负江南才子之名,接连作出了两首意境优美、辞藻精妙的诗词,引得赞叹连连。
那位王明公子,也分别作了一首七律和一阕小令,虽然风格依旧沉稳大气,却也展现出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令人不敢小觑。
此外,一位中年妇人,也在这两轮中崭露头角。
她乃是当朝护国将军刘柱的夫人,闺名文心,素有才名。
她所作的诗词,风格婉约,却又带着一丝闺阁中少有的坚韧,令人印象深刻。
还有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学究,须发花白,貌不惊人,却也接连作出了几首颇具水准的怀古咏史之作,引经据典,老道沉稳,同样获得了不少赞誉。
众人私下议论,称学究为安夫子。
柳如烟在第二轮的间隙,也应景献上了一支名为《秋水伊人》的舞蹈。
她依旧戴着面纱,身姿曼妙,舞姿空灵,如秋水边的仙子,引得不少恩客打赏。
最终,她也收获了三十枚银签,算是小有斩获。
三轮过后,敛香宣布了目前的领先者。
“三轮已毕,司徒明公子与那位王公子,各凭佳作,暂时并列榜首。”
“护国将军府的刘夫人,以及安夫子,亦是表现不凡,紧随其后。”
众人对此结果并无异议。
短暂的休整之后,敛香再次走上台前,脸上带着一抹神秘的笑容。
“接下来的第四轮与第五轮,我们将稍作改变。”
“这两轮,不再由各位恩客作诗。”
她目光扫过在扬的艺姬们,缓缓道:“璇玑楼的姑娘们,不仅才艺出众,亦是各位贵客的红颜知己。”
“因此,最后两轮,将由各位贵客,从在扬的妹妹中,择一人帮自己作诗词。”
“也是看看,各位恩客与璇玑楼的缘分,与这沈家消息的缘分。”
此言一出,扬中气氛顿时又热烈了几分。
让艺姬为恩客作诗,这无疑更添了几分香艳与趣味。
恩客们纷纷将目光投向自己心仪的姑娘,眼中充满了期待。
艺姬们也是神色各异,有的含羞带怯,有的则暗送秋波,希望能被恩客选中。
“现在,请各位贵客开始选择。”敛香宣布道。
司徒明目光便投向了不远处的锦瑟。
锦瑟今日打扮得格外娇艳,一身桃红色绣金线海棠纹样的锦缎长裙,衬得她肌肤赛雪,容光焕发。
她感受到司徒明的目光,脸上露出一抹恰到好处的娇羞,微微颔首,算是应允。
锦瑟在璇玑楼中,也算是小有名气的乐姬,才貌双全,能被司徒明这等才子选中,她自然是心花怒放。
刘夫人则选择了一位平日里与她交好的诗姬,那诗姬名唤墨研,平日里便以诗书为伴。
那位安夫子,也选择了一位颇有文采的年轻诗姬。
其余的恩客,也纷纷做出了选择。
有的选择了相熟的红颜知己,有的则选择了方才表演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姑娘。
一时间,扬中充满了各种低语和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