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4章 挣钱过年

作者:不会双引号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每家供销社卖了多少鱼丸,赚了多少钱,按比例该出多少互助金,都写得明明白白。


    公告一出来,甜城市的供销社可热闹了。


    前几天还在传金桂大队要反悔,随便给点钱敷衍大家。


    没想到今天就贴出来了,真是打了不少人的脸。


    那些散播谣言的人,脸上都有些发烫。


    有些人还特意跑遍了甜城的几个供销社,核对金额。


    仅甜城市,金桂大队就交了五百多块的互助金。


    省城虽然远,但市场大,每次订货量都是甜城市的几倍。


    省城那边的互助金就有一千多。


    金桂大队又添了些钱,凑齐了整整两千元,全交给妇联分发出去。


    整整两千元,相当于普通工人五六年工资,金桂食品厂毫不犹豫就拿出来了。


    原本有点怀疑他们的人,现在也彻底信服了。


    偶尔有几个嘴硬的,心里不服也只能忍着。


    因为只要他们一开口,旁边就会有人回怼:“你行你上,你能拿出两千块帮忙吗?”


    接着就被堵得一句话都不敢说了。


    支持金桂食品厂的朋友,不仅嘴上说支持,行动上也跟上了,蜂拥去供销社买鱼丸。


    结果供销社的货不到一天就被抢空了。


    没抢到的人只能唉声叹气:“本想过年买点尝尝呢。”


    这样一来,金桂食品厂的名声更响了,李胜利高兴得合不拢嘴。


    金桂食品厂一路走来不容易,经历了许多风雨。


    鱼丸卖得好是正常的。


    冬天一到,夏天晒的笋干、做的番茄罐头,运到北方那些缺菜的地方,马上就卖完了。


    本来满满的仓库,一个月不到就空了。


    李胜利心想,要是鱼丸好运输的话,他还真想卖给北方。


    谁能想到食品厂能办得这么红火。


    这一年快结束了,村里人的日子比以前过得好多了。余紫嫣本来只想让大家挣点小钱改善生活,结果发现这事根本停不下来。村里的干部们也都乐得不行,这辈子第一次感觉这么富裕,心里得意得很。


    眼看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开始忙活起来,杀鸡宰鱼的,热闹非凡。大人孩子脸上都是幸福的笑容。余紫嫣家也没闲着,正在置办年货。


    因为益民县的供销社没什么好货,他们特意挑了魏廷放假那天,借了大队的拖拉机去甜城买年货。郑梅和她的弟弟杜之秋也跟着一起去。郑梅给家里寄了个大包裹,里面装了五罐番茄丁罐头、两包笋干,还有她分到的钱中特意为爷爷奶奶准备的压岁钱。


    上午买了些东西,中午接上魏廷一起去国营饭店吃饭,下午接着买。东西买齐了,大家又逛到卖衣服的地方。郑梅忽然眼睛一亮,指着一件呢子大衣说:"紫嫣,你觉得那件格子呢子大衣怎么样?配你白净的脸肯定很好看。"


    那时呢子大衣不便宜,而且红色格子太显眼,不符合余紫嫣低调的性格,她想都没想就摇头拒绝了。郑梅知道余紫嫣不会买这种大衣,有点失望地说:"这么漂亮的衣服穿不到你身上太可惜了。"


    "你们不买就让开,别挡道。"忽然传来一个清脆的女声。余紫嫣回头一看,是石棉棉。石棉棉好像才注意到他们,露出惊讶的表情:"真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你们!"但她目光很快落在魏廷身上。


    石棉棉眼睛发亮,盯着魏廷说:"魏廷,帮我看看这件大衣我穿合适不合适?"说着就让售货员把衣服拿给她试。石棉棉生怕魏廷溜走,一把抓住他的衣袖,眨巴着眼睛可怜巴巴地看着他。


    魏廷被她直勾勾地看着,心里一慌,赶紧甩开她的手说:"抱歉,我对女孩子衣服的事一窍不通,还是找你的朋友帮忙吧。"说完,他对余紫嫣她们说:"你们慢慢选,我先出去等你们。"话音未落,他就转身走出供销社,在拖拉机上坐下了。


    石棉棉委屈得嘴都噘起来了,瞪了余紫嫣一眼:"都怪你!"余紫嫣心里嘀咕:"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她不理石棉棉,继续和大家一起逛了一小时多,把需要的东西都买齐了,这才高高兴兴地走出供销社。


    魏廷帮忙把东西放到拖拉机上,准备开车回家。余紫嫣递给他一副新买的手套。魏廷看了看手套,又看了看她说:"这是给我的吗?"


    余紫嫣点点头:“这么冷的天,露着手在外面挺遭罪的,戴上再发动吧。”她早注意到他光着手开车。


    南方冬日刺骨的寒意,不戴手套的话,不到一天,手就能冻出裂口。


    魏廷慢慢戴上手套,活动下手腕,感觉很灵活。


    “还有这个。”余紫嫣递给他一条墨绿色的围巾。


    从牛头公社回来后,余紫嫣在家闲得发慌。看到柳叶织毛衣,她也想试试。不过她没织衣服,而是买了些毛线,给家人织围巾。每人都有一条。女孩的是红色的,男孩的是墨绿色的。


    魏廷盯着那条围巾问:“这是给我织的?”


    “嗯!”她本来没打算带进城。早上出发时,余老二说魏廷粗心,肯定不会自己买围巾,不如带上这条,回去时好保暖。


    余老二在一旁插话:“魏廷哥,这可是我姐亲手织的哟!”


    亲手织给他的!魏廷心里一阵感动。


    这时,瑶瑶在车厢里跳起来,举着戴了手套的小手说:“我也有的!我的最好看,上面还有小花花呢。”


    三娃也跟着说:“我的是苹果图案的,也很不错。”


    余老二无奈扶额,这对兄妹真是拆台高手。


    “瑶瑶的围巾最漂亮,三娃的最帅气!”魏廷笑着哄了哄两个小家伙,然后朝余紫嫣摊开双手,“戴着手套不好戴,你帮我围上吧。”


    “那你就低头。”余紫嫣平时给弟妹围围巾习惯了,随口就说了。


    魏廷依言低头,余紫嫣踮脚把围巾绕在他脖子上。围巾软软的,立刻挡住了冷风,暖和多了。


    “谢谢。”魏廷对她笑了笑,两人相视一笑。


    杜之秋和郑梅瞄了一眼,对视一笑。


    石棉棉趴在窗户边,看着他们亲昵的模样,气得直跺脚,小声骂道:“魏廷,你真是有眼无珠,真是瞎了。”


    魏廷哪听得见,他得意地扯了扯围巾,跳上拖拉机,一溜烟跑远了。


    眨眼间就到了大年三十。


    午饭刚吃完,往常喜欢在黄桷树下聊天的大妈们,今天一个也没见到。


    大家吃完午饭就开始准备年夜饭,到了下午两三点,各家各户都飘出香味。


    今年家里分了油、肉,还分了钱,女主人们都忙开了,把以前想吃但吃不起的东西全都备齐了。


    炸虾片、炸油果子、炸酥肉、炖酸笋鸡汤、煎糖肉。


    魏廷和余老二一大早就拿着工具出去捞鱼了,没多久就抓回来不少小鲫鱼。鱼处理好后腌制一下,裹上面粉炸了吃,香气四溢。孩子们都围过来眼巴巴地看着,余紫嫣先分给大家尝尝鲜,自己也带上几条去钱老太家。


    钱老太家的年夜饭跟余家分开过的,李福苗母女今年在娘家住。余紫嫣到了发现李福苗正在帮忙干活,她把炸鱼放在桌上,钱老太揭开一看,笑说好久没吃这东西了。余紫嫣问起小舅怎么还不回来,钱老太说是让人去接了,话音刚落就听见有人敲门。


    钱老太说真是巧,刚说完就回来了。李福苗赶紧跑去开门,一边喊着“小哥”,突然改口叫“大哥”。来的正是跟钱老太断绝关系的大儿子李福山。他上半年三河大队解散后,家里就越来越不好过了。


    李家对余紫嫣其实挺记恨的,不过因为余紫嫣和李胜利走得很近,他们也不敢对她怎么样。后来食品厂建起来后,他们更是连找她麻烦都不敢了。没法针对余紫嫣,他们就把怒火撒在李福山一家人身上。


    李福山夫妻俩干的活最苦最累,吃的却最少,平时还要忍着他们的冷言冷语。李福山性格老实,话很少,但老婆心眼多。


    当初李福山想和钱老太断绝关系,讨好老宅那边,都是老婆撺掇的。现在老宅那边的日子越来越差,而亲婆婆家的日子却越来越好,她心里特别不平衡。


    有时候半夜醒来,她都想抽自己两耳光,骂自己目光短浅。前几天杀猪分肉时,她看见钱老太连眼睛都没眨,一下子就割了十斤猪肉,还买了一百斤大豆油,她心里那个酸。


    越想越委屈,她决定和亲婆婆家缓和关系。所以今天准备年夜饭时,趁着没人注意,她偷偷溜进厨房装了一碗酥肉,拉着男人一起给亲婆婆送过去。


    钱老太听到李福苗喊大哥,还以为听错了。等李福苗慌慌张张跑进来,紧张地说“妈,大哥来了,怀里还抱着一只碗”,钱老太才意识到是真的。


    李福山夫妇进了院子,看到墙根那排低矮的草房时愣住了。付春梅掀开挡风草帘子一看,墙根摆着三层兔笼,每层两个雪白可爱的大长毛兔。这里起码有二三十只兔子!


    听说畜牧站收兔毛一斤能卖十多块钱,这么多兔子,一年得赚不少钱吧!付春梅算了半天也没算清楚,但她知道养兔毛肯定赚钱。怪不得那天杀猪时他们那么大方!


    付春梅眼珠子转得飞快,要是能把这些兔子分给自己一半,春天剪一次兔毛就能赚十几块呢!她心里激动得不行,手都有点痒痒的,想去抓只兔子摸摸。


    这时堂屋里传来钱秀芝老太太的声音:“你告诉他,我大儿子早就没了,现在就剩小儿子了!”李福山一听这话,刚抬起的脚像被烫到一样差点缩回去。付春梅伸出去的手也赶紧收了回来,心想:不行,婆婆还没哄好呢,不能惹她生气!


    她连忙堆起笑脸,大声说:“妈,您怎么还说这种气话。福山可是您的亲生儿子,母子连心,血缘是割不断的!”说完就推着李福山进了堂屋。


    后来,她从怀里拿出那碗偷来的酥肉,笑呵呵地摆在八仙桌上:“妈,您是福山的亲妈,今天大年三十,我们也得尽尽心意不是!”


    筲箕里的盖布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直往付春梅鼻子窜,让她直流口水。


    她真想掀开盖布瞧瞧,里面到底藏了什么宝贝。


    钱老太板着脸说:“拿回去吧,我没那个福分吃你们的东西。”


    付春梅好像没听见一样,拉着老实巴交的李福山给钱老太拜了个早年,说家里还有事,就先走了。


    她晓得钱老太一直不喜欢自己,这事急不来,得慢慢来。


    她也不急,把孝心送到了就走,免得惹人烦,识趣地离开了。


    他们刚走出院子不远,就遇到柳叶和李福田推着自行车回来了,有说有笑的。


    付春梅热情地招呼:“哎呀,小叔子、弟妹,你们这是从哪回来?”


    柳叶对付春梅爱搭不理,连个眼神都不给,就好像没听见,拉上李福田就走。


    人为了利益打算没错,但帮着外人对付自己的婆婆、小叔子,就太不应该了!


    付春梅看着柳叶的背影偷偷笑,心里想:等着吧,等你家的兔子分我一半,看你还能神气多久!


    付春梅夫妻回老家,就听见院子里乱哄哄的,说新炸的酥肉少了,肯定被人偷吃了,非得找到人好好教训一顿。


    李福山这个人老实,一听这话,脸色都变了,手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


    付春梅心疼得不行:“酥肉可是年夜饭的重要菜,谁这么缺德偷吃!早知道我就不出去捡柴了,在家守着酥肉。”


    其他人看到付春梅手里拎着串笋壳,都知道她最爱偷懒,干不了做年夜饭这种轻松活儿,肯定又跑去躲懒了。


    所以,大家都没怀疑她。


    下午五点,余家的年夜饭就摆上了桌。


    大家围坐在一起,高高兴兴地吃年夜饭。


    可惜,现在过年不能放鞭炮、舞龙舞狮,要是能放几挂鞭炮,那就更热闹啦!


    余紫嫣从家里拿出夏天泡的桑葚酒,除了三娃和瑶瑶,其余人都尝了一口。


    杜之秋和老吴决定在余家过年。


    郑梅呢,回家过年了,还请了假。


    因为大队效益不错,其他知青分到钱后也请了假回家过年。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