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紫嫣皱眉,其实她一开始也没想到这些。于是改口只要了一副猪板油。
金铃妈得意扬扬地抽出一张钱拍在案板上,对杀猪师傅说:“给我一副猪板油,我闺女在缫丝厂上班,得多补补,多吃点带油的。”
余紫嫣装作没听见金铃妈的炫耀,笑着跟切肉的师傅说要买肉。
她又额外买了三十斤五花肉,要求肥少瘦多,还加上六个猪蹄、两个猪头、三个猪尾巴,同时还额外要了一百斤大豆油。
大队分油是按工分来的,余紫嫣家工分不高,只分到了一点点。
以前油难买,余紫嫣总是省着用。
有时候炒菜,只能用筷子蘸点油润润锅!
时间久了,她因为老吃素,胃里老是反酸,浑身都不舒服。
现在大队里能买到不要票的大豆油,她当然想多存点。
有了足够的油,即使一段时间不吃肉,也不至于太难受。
当余紫嫣说出数量的时候,所有人都傻眼了。
买三十斤肉就够让人震惊的了,她居然还要买一百斤大豆油!
一百斤!那得吃到什么时候!
买这么多东西,一百块钱都不够花。
看着余紫嫣一家人,大家心里又是羡慕又是嫉妒。
钱老太看到余紫嫣的豪爽劲儿,吓了一跳,赶忙上前拉住她的衣袖:“紫嫣,你脑袋里装的是什么想法?要这么多油,咱们家能吃完吗?买个十几二十斤就够啦。”
钱老太说着,感觉胸口发闷,像是要晕过去的样子。
余紫嫣赶忙拍拍她的后背,压低声音说:“家家,这豆油不要票,一斤才一块钱,多划算!错过了这机会,以后就没这样的好事啦!油可是好东西,自己吃不完还能送人,这么好的东西拿出去多体面!”
余紫嫣觉得自己家肯定吃不完这一百斤油,就想能不能给余家的长辈、叔叔伯伯还有姑姑们寄一些过去。
但她没直接说出来。
倒是柳叶听到这话,也有些动心了。
柳叶拉着钱老太,撒娇似的拖长声音喊了声“妈”,接着商量着问:“我也想买几斤,给爸妈送去!”
钱老太看着柳叶。
柳叶有点心虚:“我绝对不多送,就五斤……不对,三斤就够了。”
钱老太皱起眉头,假装生气地瞪了她一眼:“既然要送,三五斤怎么够?要送就直接送十斤!”
钱老太不是随便大方,而是柳家的亲戚确实不错。
当年福田腿受伤时,他们家不仅送鸡送蛋,还帮忙介绍活儿给需要打家具的朋友。
钱老太一直记着这些情分。
而且柳叶对福田一直很体贴,之前福田失业在家时,也是柳叶一个人撑起了这个家。
现在柳叶想给娘家送些东西,钱老太自然没理由反对!
十斤油不算多也不算少。
柳叶在食品厂上班,一个月挣十八块,十斤油不过半个月工资,这点钱她还是花得起的!
而且这也能让亲家知道,他们李家是个懂得感恩的家族!
柳叶得到婆婆的认可后,开心地给了钱老太一个大大的拥抱,还偷偷亲了她一口,然后蹦蹦跳跳地去排队买油了。
钱老太紧张地四处张望,确认没人注意到这边后,才勉强挤出笑容,小声抱怨:“都怪余紫嫣那个丫头把我带偏了!”
劝不住余紫嫣,钱老太干脆也给自家买了五十斤油。
她想通了,小儿子在缫丝厂上班,逢年过节总得送礼走访。相比那些随意就能买到的肉和糖,每月定量供应的二两油拿出来更有面子,也更真诚。
最后,她还额外加了十五斤猪肉。
旁边的人看得目瞪口呆,都说钱老太一定是被余紫嫣气得迷糊了,才会跟着瞎花钱。
余家和李家一下子买了总计一百五十斤大豆油,四十斤猪肉。这些东西,她们几个老弱妇孺根本搬不动。于是李胜利找来高明田,开着拖拉机帮她们把东西送回家。
刚把东西装好上车,余紫嫣就瞧见江冬冬拎着一小块肉和半份杀猪菜,从人群中挤出来。他家平时分得少,这点杀猪菜根本不够爷孙俩吃。余紫嫣招呼他把杀猪菜放到一块儿,一起去她家吃。
江冬冬建议把那块肉也煮了,说自己常在余家蹭饭,这点肉不算什么。可余紫嫣没拿肉,只接了杀猪菜,让他带肉回家,把吴老头接到她家。
人群中有个妇女盯着钱老太,眼睛里满是羡慕、嫉妒和贪婪。
高明田很快就开着拖拉机来了,还找了两个帮手,一起把猪肉和大豆油搬到车上。他们正准备走时,李胜利端着一大碗血旺送过来,递给余紫嫣。
“你们人多,分的那点不够吃,这碗血旺你带上。”
余紫嫣也不推辞,开心地接过。
李胜利又说:“今天下午大队部要分钱,你记得一起来主持。”
余紫嫣对这些事不感兴趣,拒绝了:“你们主持就行,我不参加了。”
余紫嫣他们回家后就开始准备午饭。
郑梅和杜之秋拿着今天分到的东西,到余紫嫣家一起吃。余紫嫣留下杀猪菜,没动他们的肉,让他们把肉带回知青点慢慢吃。
余紫嫣把大家的杀猪菜混在一起,做成了一个血旺火锅。除了李胜利给的新鲜血旺,还有滑肉、蔬菜,像豌豆尖、笋干、藕片、白菜之类的。
她又调了麻辣蘸料,十几个人围着炉子开吃。
锅里的东西吃光了,大家就开始往里添菜。热气腾腾的杀猪菜火锅让人吃得非常满足。
杜平安第一次跟大家一起吃饭,有点拘谨,不敢随便动筷子。余老二和江冬冬不断给他夹菜,结果杜平安不知不觉吃得撑死了!
他摸着鼓起的肚子,眼眶有点湿润,好久没这么畅快地吃饱过一顿了!
吃完饭,余紫嫣把厨房收拾好,正想泡点花茶,和大家晒太阳闲聊,大队广播突然响了。
广播里让余紫嫣去大队部接电话。
刚好其他人也要去大队部领分红,于是大家一起去了。
到了大队部,发现排队领分红的人已经很多了。
大家脸上都挂着笑,在心里默默算计自己能分到多少钱。
余紫嫣进办公室接电话,才知道是省城供销社打来的。
原来,余紫嫣拜托他们兑换的旧衣服已经来了十几麻袋,问她下一步怎么办。
余紫嫣从牛头公社回来后,心里一直闷闷不乐。
反复考虑后,她和大队干部商量了一下,决定以食品厂的名义办个活动,用鱼丸换旧衣。
然后把收来的衣服寄给牛头公社。
表面上看,金桂大队似乎是吃了点亏,但实际上他们占了大便宜,这事最后成了双丰收。
那个鱼丸换旧衣的活动,本来就是免费宣传,让更多人认识了金桂食品和他们的鱼丸。
而且这也是一件好事,让金桂食品厂的名声传得更广。
没过半个月,省城里就收到不少衣服,鱼丸卖得也越来越好了。
余紫嫣给高猛打电话,让他明天送货时顺便把那些衣服带回来。
刚放下电话,李胜利就递给她一沓钱和一些零钱:“这是你的分红。”
余紫嫣接过钱数了一下,居然有五百多块,惊讶得不得了。
她盯着那一小叠钱,半天没敢动。
李胜利就说:“你提供的桑葚果酱、端午粽子、鱼丸、中秋月饼的配方,这些钱是你该拿的。”
要是没有她的配方,食品厂哪能发展成现在这样!
换了别人,肯定早就心生嫉妒了。
但这几百块钱对现在的余紫嫣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她不会为了这点小钱就坏了大事。
李胜利摇头叹气:“没见过你这么傻的人,钱都送到手里了还不拿!别的厂子要是有个员工像你这样做了贡献,早就发奖金了。咱们厂能有今天,全靠你那几个配方,给你奖金是应该的!”
在他看来,这五百多块甚至还不够呢。
要是真按贡献来算,奖励她一千块都不为过。
不过要是真发这么多奖金,就会太引人注目,容易给她带来麻烦。
左思右想,觉得五百块正好,还打了对折。多出的几十块算是她的分红。
接着,他又喊会计大姐进来,让她给余紫嫣解释清楚这笔钱的来源。
确认无误后,余紫嫣才把钱收起来。
第二天,那批募集来的衣服就送到了金桂大队。
柳叶去食品厂上班后,余紫嫣让老吴和杜之秋带着几个知青一起到大队部整理大家捐赠的衣服。
大队部那边,十几个麻袋堆得像座小山。
余紫嫣带着大家把麻袋一个个打开,把衣服裤子拿出来仔细检查。
哎哟,这些衣服真是五花八门。
有新的也有旧的,大小不一,还有婴儿用的小被子。
余紫嫣看见老吴和他孙子穿得单薄,就让他去挑几套。
这牛头村穷得连保暖的衣服都没法保证,谁还在乎衣服是不是别人穿过的?
老吴认真挑选了四套厚厚的棉衣准备过冬,他和江冬冬每人两套。
抱着软乎乎的棉衣,老吴乐得合不拢嘴。
大队里的其他人听说这事,也纷纷跑来挑衣服。
余紫嫣没法把剩下来的寄走,就拿了两包还没拆封的,让大家随便挑。
之后,她就带着大家缝缝补补,把衣服整理得整整齐齐,装箱打包好,再用拖拉机运到县城,统一寄往牛头公社。
包裹刚一寄出,甜城市和省城那边就开始传些闲话。
好多人都在嘀咕,金桂大队当时信誓旦旦地说要用卖鱼丸的钱支援“王屠夫案”受害者的家属。
眼看着快年底了,怎么一点动静都没呢?
“供销社的鱼丸卖得这么火,赚了不少钱吧!”
“哎呀,你们别太认真了,那不过是吸引人的幌子罢了。”
“我觉得,金桂大队不会一分不拿。话说出去了,他们总不能打自己脸吧?随便拿点出来应付一下就行了。”
“还真是有这个可能。”
“嘿嘿,你们等着瞧吧,他们肯拿出手的钱绝对超不过五百。”
“五百?能有百十块就不错了!”
这些话越传越邪乎,最后竟然变成了“我亲戚就在金桂食品厂上班,听他说金桂食品厂的领导亲口讲的”。
此时的金桂食品厂,最后一波货出了门就开始放寒假了。
发货结束后,余紫嫣就和杜之秋、郑梅以及会计大姐四个人,赶紧算了算鱼丸的总销量。
接着又算出“互助金”的数额,跟几个供销社核对无误后,专门把这笔钱提出来,由会计大姐和林富生亲自送到受害者所在的大队。
为了避免直接面对受害者家属,以免触碰他们的伤心事,余紫嫣请县革会的妇女主任帮忙代为转交。
看着会计大姐和林富生去当“散财童子”,大队里不少人心里酸溜溜的:
“他们三个真是会做人,用我们的钱去做好事。钱是我们挣的,但好名声却被他们占去了。”
他说的“他们三个”,指的是余紫嫣、李胜利和林富生。
有人很不乐意:“那可是食品厂的钱……”
“哈哈,你太天真了。食品厂的钱最后不还是归我们嘛,他们花的钱也就是咱们的!”
那个“不乐意”的人被这话堵得哑口无言。
家里有人在食品厂的,明白了其中的深意,就解释道:“食品厂因为‘王屠夫事件’闹得名声很臭,就算鱼丸再好吃,也没人买!余紫嫣提议捐款,就是想给食品厂挽回面子。”
“没错,那时候咱们就像过街老鼠一样,出门都抬不起头来。要是没有余紫嫣登报说要捐款,食品厂能不能挺住还难说呢!”
“哼,别以为我们不知道,食品厂陷入‘王屠夫事件’全是因为余紫嫣的私怨。要不是她,食品厂哪会落到这步田地!”
那个不停插嘴的人被说得受不了,冷笑着说:“按你的意思,当年余紫嫣、李胜利还有林富生干脆别开这个厂了,人家累死累活挣的钱全让你吃了,还天天挑刺。要不你就叫他们关门吧,一分钱不赚,继续苦哈哈地过日子,这样你就舒坦了?还是说余紫嫣养你养得太好了?”
那人被这话堵得脸色一会儿青一会儿白,立刻闭嘴,不敢再乱说话了。
村子里的闲话还是停不下来。
余紫嫣忙得脚不沾地,哪有时间理会这些。
她拿到妇联的收据后,就直奔甜城市去了。
把“互助金”的公告和收据复印件贴在了每个供销社的告示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