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哲盯着电脑屏幕上那行刺眼的红色批注,胃里像灌了铅一样沉重。"论文缺乏创新性,建议延期答辩"——导师的评语像一把钝刀,缓慢地切割着他最后的自尊。
图书馆的空调嗡嗡作响,他却感到一阵阵燥热。周围书架上的古籍散发着淡淡的樟脑味,那些他曾经痴迷的线装书此刻仿佛都在嘲笑他的无能。手机震动起来,是第七家面试单位的拒信:"感谢参与,但您的专业背景与岗位要求不符..."
"又是这样。"宋明哲苦笑着把手机反扣在桌上。作为顶尖大学中文系的研三学生,他本以为凭借对古典文学的造诣至少能找个教职,没想到连民办中学都嫌弃他的专业"不实用"。
窗外夕阳将古籍修复室的窗棂染成血色。宋明哲收拾好背包,决定去那里碰碰运气——听说最近出土了一批宋代文书,或许能给他的论文找到新素材。
修复室比想象中昏暗。一位白发老者正戴着老花镜,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展开一卷残破的竹纸。
"同学,有什么事吗?"老者头也不抬地问道,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
"教授好,我是中文系的研究生,想查阅一些关于宋代文人结社的资料..."
老者这才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奇异的光亮:"现在还有年轻人研究这个?"他指了指角落的书架,"那边有些民间笔记,不过——"他顿了顿,"你要找的不是资料,而是答案吧?"
宋明哲愣住了。
"现在的文科生啊,"老者从抽屉里取出一个锦盒,"都忘了''文以载道''四个字怎么写。"他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枚青铜书签,上面刻着古朴的篆文。
当宋明哲的手指触碰到冰凉的青铜时,一阵眩晕突然袭来。他听见老者遥远的声音:"去看看吧,真正的文人风骨..."
刺眼的白光中,宋明哲感到天旋地转。再睁眼时,樟脑味变成了真实的烟火气,空调的嗡鸣被鼎沸的人声取代。他踉跄几步,撞到了一个挑着担子的货郎。
"哎哟!这位官人小心着点!"
宋明哲瞪大眼睛——青石板路两侧是鳞次栉比的木结构店铺,酒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行人或着长衫或短打,分明是...古代街景!
"我穿越了?"他低头看自己,粗布长衫取代了T恤牛仔裤,腰间还挂着一个粗布包袱。摸到袖袋里的青铜书签,他心跳如鼓。
"让开!让开!"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宋明哲被人群挤到路边,看见一队铠甲鲜明的骑兵疾驰而过,尘土飞扬中,他捕捉到路人惊恐的私语:
"听说金人已经打到真定了..."
"官家还在上清宝箓宫做道场呢..."
"太学生们又要闹事了..."
金人?太学生?宋明哲脑中灵光一闪——这难道是北宋靖康年间?那个文人以死谏、武人以血战的年代?
他随着人流向一座茶楼走去,想打听更多消息。刚踏入门槛,就听见二楼传来激烈的争论声。
"...李纲被罢相,种师道兵权被削,朝廷这是自毁长城!"一个清朗的声音愤然道。
"陈兄慎言!隔墙有耳..."同伴紧张地劝阻。
宋明哲心跳加速。陈兄?莫非是历史上率太学生伏阙上书、后来被处死的陈东?他三步并作两步冲上楼梯,看见临窗桌边坐着几个儒生打扮的年轻人,为首者剑眉星目,正拍案而起。
"慎言?国都要亡了还慎什么言!我辈读书人..."
话音未落,楼下突然传来骚动。一个满脸是血的书童跌跌撞撞冲上来:"公子!金人的细作发现我们抄录的边报,追过来了!"
茶楼瞬间大乱。宋明哲还没反应过来,就被那"陈公子"一把拽住:"兄台不是他们的人吧?帮个忙!"说着塞给他一叠文书,自己则拔剑迎向楼梯口出现的黑衣人。
现代人的本能让宋明哲想逃跑,但看着那几个书生明知不敌仍挺身而出的样子,他鬼使神差地抓起桌上的茶壶砸向一个偷袭者的后脑。趁着混乱,他拉着受伤的陈东从后窗跳下,跌进一条暗巷。
"多谢义士相救!"陈东喘着气拱手,"在下陈东,字少阳,不知兄台..."
"宋明哲。"他下意识回答,突然意识到眼前真是历史上那个"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太学生领袖。此刻陈东袖口渗出的血染红了青衫,眼神却亮得惊人。
远处传来追兵的呼喝声。宋明哲扶着陈东在迷宫般的小巷中穿行,脑海中闪过史书记载——靖康元年,陈东带领数万军民伏阙上书,迫使宋钦宗重新起用李纲,却也因此埋下杀身之祸...
"宋兄不是本地人吧?"陈东突然问,"听口音像是京东路人士?"
"我..."宋明哲摸到袖中的青铜书签,福至心灵,"是个游学士子,仰慕汴京文华而来。"
陈东笑了:"那宋兄可赶上了好时候。"他说着咳嗽起来,"如今朝廷主和派当道,把郭药师这等叛将当宝贝,却把李纲相公贬出京城..."
转过一个街角,眼前豁然开朗。汴河两岸灯火如昼,画舫笙歌,与宋明哲在《清明上河图》中见过的一模一样。但这繁华表象下,他分明感受到了大厦将倾的危机。
"陈兄,你们明知危险,为何还要..."
"为何?"陈东指着河对岸巍峨的宫墙,"范文正公说得好——''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我辈读书人,不就是该以天下为己任么?"
宋明哲突然想起老教授的话——"文以载道"。在现代社会被嘲笑为"无用之学"的文科,在这个时代却承载着士人的气节与担当。
"到了。"陈东在一座简陋的院落前停下。门吱呀一声打开,十几个太学生模样的人围上来:"陈兄!边报送出去了吗?""听说官家要割让三镇..."
陈东举起染血的文书:"今夜我们就起草奏章,明日联合军民,伏阙上书!"他转向宋明哲,"宋兄博闻强记,可愿助我们一臂之力?"
月光下,这些年轻书生脸上的坚毅让宋明哲眼眶发热。他想起来之前查过的资料——历史上这次上书虽然暂时逼退了金兵,但半年后汴京陷落,陈东最终被宋高宗处死。
"我有个更好的计划。"宋明哲深吸一口气,摸出了青铜书签。他知道自己携带的现代知识或许改变不了靖康之耻,但至少,他想试试救下这些不该被遗忘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