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5章 派官

作者:鱼又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之后皇上看向一旁的礼部尚书,“宴席可有备好?”


    陈尚书出列,“回皇上,已备好。”


    “好,你们就尽情用餐吧!”


    之后姜淮和一群新科进士随着陈尚书一路往礼部走。


    到了那里,果然见扬中的桌案上摆放好了许多的珍馐美食。


    恩荣宴也就是琼林宴,相当于谢师宴。


    是对会试和殿试的主考官,同考官,还有外帘官表达感谢。


    在宴会前,他们需要簪花,簪花是接待新科进士的一种礼仪。


    状元,榜眼,探花是头戴金花,其他进士戴红花。


    之后奏乐响起,就在众进士互相交谈吹捧之际,一行沉稳有力的脚步声从门外传来。


    之后大家就看见一群气质威严的朝官走了进来。


    正是会试和殿试的主考官等等。


    众进士见状,连忙整理衣着,冠帽,随后迎上前。


    主考官孙大人看了看面前这群意气风发的学子,捋了捋长白须,随后微笑着点点头。


    看着这些以后都是国之栋梁,中流砥柱的新科进士。


    最后他的视线落在姜淮脸上。


    姜淮适时上前拱手道,“学生姜淮,铭感五内,承蒙各位座师栽培,今日得以跻身朝堂,日后自当勤勉,不负恩师厚望。”


    说完,他又对其他的同考官,外帘官深深作了一揖。


    大家见他恭敬有加,从容不迫,都微微点了点头。


    其他进士见状,纷纷上前,齐齐效仿,“吾等多谢恩师栽培!”


    大家洪亮有力的声音在大厅久久回荡。


    之后主考官孙大人捻须微笑,对着他们这一众新科进士道,“诸君今登甲科,皆为国之栋梁,以后当忠君事君,上报朝廷擢拔之恩,方能不负今日荣耀。”


    “是!”


    一旁同考官杜大人也道,“望尔等恪尽职守,秉青云之志,持赤子之心辅佐圣主,共襄盛举,使我大黔基业永固!”


    众进士听完,当即齐身再拜,“吾等定当遵循教诲。”


    一时间,厅内气氛热烈,众进士眼眸熠熠生辉,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礼乐继续,恩荣宴热闹非凡之际。


    门外又响起一道尖细的嗓音。


    只见门外走来一位身形挺拔,穿着玄色锦袍,剑眉星目,面容如玉的高贵男子。


    正是当今大黔太子萧靖。


    只见他腰束玉带,眼眸锐利而明亮,虽神色冷峻,但举手投足间都是皇家风范。


    这是久居东宫,未来的天下之主。


    身上自有一股带着千钧之力的沉稳内敛与威严。


    众新科进士见状,齐齐整理衣冠,跪地高呼,“参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子见状,当即道,“诸位请起,如今簪花宴,尔等历经寒窗才脱颖而出,皆为国之英才,不必多礼。”


    他声音清朗,透着上位者的亲和。


    众进士听完,这才谢恩起身。


    之后太子的视线落到了姜淮脸上。


    不知是不是姜淮的错觉,他感觉太子看他的时候,嘴角似乎扬起一抹淡笑。


    他不记得他见过太子啊......


    之后太子负手走到他面前。


    “姜状元,卿连中六元,文光射斗,实乃国朝百载未遇之祥瑞。


    孤见“六元”之盛,足证天佑我朝,文运昌隆啊!”


    姜淮当即躬身长揖:“殿下谬赞,臣愧不敢当。六元虚名,不过侥幸得蒙圣主垂青,考官错爱。臣惟愿以萤烛末学,为陛下与殿下效犬马之劳!”


    “如此,孤甚心喜。”


    之后宴会继续,礼乐再次响起来.....


    恩荣宴结束后,就要去鸿胪寺学习礼仪。


    后面皇上还赏赐了他五十两黄金,这是对他这个六元及第状元的奖励,也是给他回乡建状元碑的。


    之后就是派官了。


    其余人需要朝考,姜淮不用。


    朝考是考论,奏义,当天考,次日就能知道结果。


    很快,几天后,姜淮入宫,开始授官。


    他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


    榜眼李子陵和探花林延儒被授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


    庶吉士考中的有五十多人。


    周良平和许文才都考中了,准入翰林院学习,三年后,再看期间表现派官。


    翰林院乃天下文官向往之地,当朝文臣重臣都出自翰林,内阁更是。


    可以说姜淮的青云路就此开始。


    .....


    这日,姜淮回家。


    就发现家里正厅红绸高挂,烛火煌煌。


    庭院下人忙着张灯结彩, 厨房灶火旺盛,鸡鸭鱼肉堆了满案。


    黄婶子笑着说,“今日定要让少爷吃上最好的席面!”


    因为刚才宫里有人来传消息,姜淮被授予了从六品修撰。


    此刻姜正河却不敢相信,“我儿……我儿真的成了翰林老爷了?”


    虽然只是个从六品,但毕竟入了翰林,有云,非翰林不入内阁。


    想想姜淮从被侯府赶出去到竹溪村,又从村里一路经过县试,府试等等,走到今天,属实不易。


    这说明他儿以后就能在京城安家了。


    姜正河这个大汉感动的不行,那日状元游街,他可是看见了自家儿子在马上的风光。


    全京城男女老幼都出来观摩他儿子中状元的盛事,这是姜正河做梦都没想到的。


    “对了,你爷和奶还不知道吧?”姜正河问向姜淮。


    “宫里已经差人去通知了,爹你就放心吧!”姜淮道。


    “到时回乡,一定要去祠堂上香,告慰列祖列宗!”


    “那是一定的!”


    姜正河听完,原本严肃的脸上又露出罕见笑意,“ …好!不愧是我姜家的儿郎!”


    说完,他拍了拍姜淮的肩,眼中满是骄傲。


    “恭喜少爷!贺喜少爷!”孙鸿和黄婶子也笑着恭喜。


    “老奴早说了,少爷定是文曲星下凡!”黄婶子笑的牙不见眼。


    苏云婉站在一旁,眼中含泪,嘴角却高高扬起:“ 阿淮,你如今可是翰林院的人了,日后姐姐见你,是不是还得行礼呀?”


    姜淮笑了笑,“阿姐就别取笑我了!”


    苏云婉突然上前,捏了捏他的脸,“哼,就算你以后当一品大员,你也是我弟弟!”


    姜淮突然伸手将她的手拂开,表情认真道,“阿姐!我有个想法!”


    “什么想法?”


    “我想你把这宅子卖给我,如今我已经有品阶在身了,大小是个官了,总该有自己的宅子吧,如今这宅子……”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