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2章 传胪大典

作者:鱼又夏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没想到,如今自己……看走了眼啊。


    一旁徐管家觉察到永宁侯的情绪。


    当即上前道,“侯爷……”


    他小心翼翼地开口,“如今淮公子名动京城,想必马上就是状元,肯定不少世家都想与他结交,您看……”


    永宁侯思虑再三,终究闭了闭眼,良久,才道:“嗯。”


    “等传胪大典后,你备一份厚礼,本侯亲自去贺。”


    徐管家点点头,应下。


    之后永宁侯忽然抬手,声音低哑:“等等。”


    徐管家一愣:“侯爷还有何吩咐?”


    永宁侯望向窗外,眸中情绪复杂:“算了,还是我自己备!”


    “是!”


    之后徐明退下后,永宁侯走到一旁的柜子,拿出一个金丝楠木盒。


    此刻,他心中有那么一丝悔意……


    当年那个谦和的孩子,终究是……被他亲手推远了啊……


    ………………


    此时,内阁之中,阅卷官们都在阅卷。


    毕竟皇上也在等着看结果。


    经过两日的反复商榷探讨,他们终于挑出了十份优秀的卷子放在一旁。


    等着次日给皇上读卷。


    次日,阅卷官们就会按照职位高低跪在御前读卷。


    如果读完前三名,皇上没有要求继续读,皇上就会从这些卷子中来钦定一甲。


    第二日很快到了,果然读完前三名,皇上没有要求继续。


    殿内的众人就退下了。


    等大臣们都退出去后。


    皇上坐在殿内,首先看的就前三份。


    这三份就是刚刚大臣们读的优秀答卷。


    而姜淮的试卷正摆在正中间。


    皇上拿起来粗粗扫了一眼,随后微微点头。


    毕竟殿试口答已经让皇上看到他的实力。


    之后就该决定另外两名了。


    看着看着,皇上就问向身边的太监,“德元啊,这里面哪几个容貌稍俊一些?”


    一旁的德元听了。


    当即躬身微微后退,随后对着旁边一个太监使眼色。


    那位太监连忙退出去,随后端来一个托盘,呈上来一个册子。


    之后林德元从托盘上取出那个册子:“老奴早知陛下会有此问,这是礼部暗中记录的十位贡士形貌评语,陛下可参考参考!”


    自古以来,就有个不成文的规矩。


    这探花郎须得是容貌风姿尤其出众之人,所以皇帝才会有此疑问。


    之后皇帝伸手接过林德元手中的小册。


    他翻开其中一页,“广临城晋州府林延儒,评语是“眉目如画,目若朗星”;燕城平州府的萧锦忠,“风姿特秀,萧萧肃肃”;而北直隶的李子陵...……”


    皇帝看了一下。


    一旁林德元道,“据老奴所知,北直隶的李子陵和平州府的萧锦忠,还有……锦溪平凉的杨凝都还不错……”之后他又说了好几个。


    林德元说完,就垂手站立在一旁。


    暗中的提点他已经做了,剩下的就看皇上如何定夺了。


    皇上点点头。


    又看了看小册上的描写和籍贯,又看了看试卷。


    状元姜淮已经是南方人。


    那么榜眼和探花其中就一定要有一个北方人。


    而其中那个叫林延儒的学子听说容貌最盛,既然如此,就选他为探花。


    但他也是南方人。


    榜眼自然就必须是北方人了,之后皇帝点了李子陵。


    更重要的是,这位榜眼还是首辅顾鼎臣的人。


    均衡一下,要给内阁手上一个名额。


    皇帝选好后,就让人把卷子拿下去。


    剩下的就要填榜了,之后他们要在今天晚上把黄榜填好。


    前三名是要空着,只需要把二甲和三甲的名单全部填完,填完以后再把榜单交给礼部。


    之后就是写传胪帖子了。


    写完以后交给鸿胪寺卿,之后就是明日的传胪大典。


    传胪大典就是皇帝宣布进士名次的隆重典礼。


    “胪”有陈列的意思,“传胪”就是依次唱名传呼,进殿觐见皇帝。


    新科进士,都需身着公服、头戴三枝九叶冠,列队在太和殿两侧。


    听皇帝宣读姓名及名次。


    这一时刻被视为全国读书人至高无上的荣耀。


    因为通过传胪大典,新科进士正式获得入仕资格,标志着他们从平民向官员身份的转变。


    就在鸿胪寺卿忙碌的时候,姜淮也收到了礼部送的进士服。


    这些服装是给他们这些新科进士参加传胪大典用的。


    还好姜淮身长,这进士服穿在他的身上,更显的他面冠如玉,风姿翩翩。


    传胪大典在太和殿举行。


    众贡生要提前去太和殿前等候。


    这回姜淮可是淡定了许多,毕竟上次来过。


    此时还未到寅时,天还是黑的,但是太和殿前已经是乌泱泱一片。


    这一次他们依旧是按照会试的名字排队。


    姜淮还是站在第一个。


    姜淮看了下,周围身着朝服的文武百官。


    都是按照文武两队分列。


    他们站在广扬两侧,阁老们手持象牙笏板,大家目不斜视,神情严肃郑重。


    虽然礼仪繁复,也是体现朝廷对读书人的看重。


    等全部准备就绪,等在门外的进士才开始入宫。


    之后姜淮随着进士,几步一跪,最后行大礼,朝着太和殿的方向,匍匐在地。


    等所有人到齐,响起礼乐。


    之后还要张贴金榜,金榜又称皇榜。


    所以叫金榜题名。


    此刻许多新科进士紧张的直冒汗,等着播报名次!


    天渐渐亮了。


    “跪!”一声尖细的太监声音响起。


    一百八十七名进士齐刷刷跪倒在扬上。


    姜淮的膝盖压在冰冷的石面,透过地砖,能感受到远处传来的鼓乐震动。


    身着朝服的鸿胪寺卿展开黄绫圣旨,苍老的声音在广扬上回荡: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隆庆二十年三月二十五日殿试天下贡士,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之后开始拆卷,先拆的是第一甲第一名。


    等拆卷官拆卷后,读卷官便会唱一甲第一名的名字。


    姜淮还没反应过来。


    就听鸿胪寺官员大声传唱,直至传到各位新科进士耳中。


    “第一甲第一名,姜淮!”


    “第一甲第一名,姜淮!”


    姜淮的名字回荡在空旷的殿内。


    当听到“第一甲第一名姜淮!”时。


    姜淮浑身一颤,额头几乎贴到了地面。


    身旁的进士碰了碰他袖口,他才意识到该起身谢恩了。


    “臣姜淮,叩谢天恩!”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