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真正感受到,生活在一个和平安宁的国家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回看这繁华京都数十万百姓,他们之所以能高枕无忧,之所以能得享安宁,全因为有许许多多像大哥陆泽安这样的军人舍生赴死,为这个天下换来太平。
便将战扬,死亡是最不稀罕的事。
陆承安不愿看到他在这个世界最亲近的客死他乡,所以就算是暴露自己文道神通的手段,他也毫不犹豫地写下了十八张字卷。
只期望这十八张字卷能够保陆泽安此行平安。
陆泽安走后,家里的气氛明显低沉了许多。
今日何道哉和李仲明也没有来,而是差人来向陆承安告假,说是家中有事。
想必应该是关于出兵北境的事,李天策身为齐国军神,自然是要守在北齐最危险的北境。
只是陆承安很好奇,为何没有听到任何风声便突然出兵。
北境究竟发生了什么?
北齐国师忽然向自己托孤,将足以改变整个北齐格局的镇国镜交给自己,会不会与边境的动乱有关?
难道北齐国师的离开也是去了边境?
既然有他们守在边境,为何又要让他陆承安这个实力相对于他们来说微不足道的少年镇守北齐京都?
这一件件一桩桩的事,彼此之间究竟有什么关联?
陆承安只觉得心乱如麻,仿佛有一张大网罩在头顶,将他困在了这里。
可他却看不清方向,不知道下一步究竟该怎么做。
这种超出掌控的无力感,让陆承安有种身心俱疲的感觉。
回到书房,静坐了许久,陆承安的心才总算是渐渐安定下来。
只是脑袋依然还是会隐隐刺痛。
方才那十八幅字卷,每一幅他都是以落笔惊风雨的神通全力书写的。
对浩然正气的消耗难以想象的巨大。
陆承安翻开那本他自己抄录的《论语》,一边默默诵读,一边运转浩然炼气法慢慢恢复。
时间慢慢过去,书房里的韵味也越来越浓。
原本是在给陆承安送绿豆汤的陈渊,刚走到门口便被书房里溢散出来的浩然之意感染。
耳边仿佛回响起陆承安诵读圣贤之学的声音。
陈渊神情恍惚,心神被一下子带入到这种意境之中,陷入忘我之境。
竟然就这么站在门口,跟随着一起读了起来。
不知过去了多久,直到天边太阳西沉,书房里诵读的声音才停了下来。
门口的陈渊也立即清醒,脑海中似乎有所明悟,却又好像什么都没有。
低头看见自己手中端着的绿豆汤早已凉透,陈渊不由得有些懊恼。
正要离去,刚一迈开步子,便觉双腿一阵刺痛。
两条手臂也是酸胀不已,气血凝滞,几乎失去知觉。
手上一软,手中托盘掉落在地,瓷碗也因此摔得四分五裂。
就在他也要跟着跌倒的瞬间,陆承安出现在他身边,一把扶住他的身子。
陈渊不由得一阵慌张。
“哎呀...碗打碎了...”
说着就要去捡地上的碎碗。
陆承安一把拖住了他的手臂道:
“算了,碎了就碎了,没关系。你气血滞涩,手脚肌肉受损,先坐下。”
陆承安扶着他坐在一旁回廊上,随后运起浩然正气,为陈渊舒筋活血。
阵阵暖流在他肌肉和经脉中穿梭,那刺痛酸胀的感觉终于一点点退去。
手脚也因此恢复了知觉。
等陆承安施法结束,陈渊站起身跳了跳,一脸惊喜道:
“先生,我好了,太神奇了...”
陆承安笑了笑道:
“下次要听我读书,也知道该找个地方先坐下来,知道吗?”
陈渊感激的点了点头。
“多谢先生。”
“嗯,你下去后尽力默写一遍方才诵读的内容,不要勉强,能默写多少是多少。”
“弟子遵命。”
陈渊拾起托盘,将瓷碗碎片捡起,又把地面收拾干净后这才离去。
陆承安看着这位他第一个亲收的弟子离去的背影,心中渐渐有了另一番打算。
之前一直顾虑,担心陈渊因为之前经历而厌世,一旦掌握了强大的力量之后,会容易失控。
再者如果他的内心走不出那片阴暗,也无法借助浩然炼气法修出浩然正气。
若长期苦修而没有成就,反倒是会打击他的信心,更容易让他走极端。
不过最近发生的一些让陆承安这个想法发生了一些改变。
他身边的这些人,是他如今最大的软肋。
拥有镇国镜之后,他自身的安危已经没有任何隐患,但他毕竟只有一双手,无法顾全所有。
所以身边之人如果能够拥有最起码的自保能力,他也能安心一些。
不过在传授陈渊浩然炼气法之前,陆承安觉得还是需要跟这位大弟子好好谈一次。
如果他能解开心结,以他被上次抄录《传习录》时无意中打下的基础,想必修行速度不会太慢。
至于该怎么谈,陆承安还需要好好想想。
————
第二天一早,李仲明与何道哉两人准时赶来了书院。
对于昨天临时告假的事,两人又跟陆承安解释了一番。
不出所料,果然是因为李天策出征的缘故。
李仲明的情绪明显不高。
因为在他看来,身为离家儿郎,看着自己白发苍苍的祖父领兵出征,而他这个嫡长孙却只能留在京都干着急。
这是他的无能。
以至于今日这一天的课程下来,李仲明始终是心不在焉。
令陆承安大为不满,罚他留堂抄书。
何道哉想求情,却又不敢开口,只好坐在院子里等候,没想到却被陆承安给赶了回去。
何道哉不敢违背,只好老老实实的回去了。
李仲明也知道今天是自己上课不专心,被罚也是应该的。
所以并没有抵触。
等他抄完书,窗外早已是黑漆漆一片。
扭了扭有些酸痛的手腕,李仲明收拾好东西便打算去向陆承安道别。
可当他一抬头,却发现陆承安正坐在讲台后面,也在持笔写着什么。
原来陆承安一直就不曾离开过。
李仲明站起身,捧着她抄录的那厚厚一叠字帖道:
“先生,我抄好了,请您过目。”
陆承安停下毛笔,接过字帖,一字不落的看了下来。
时不时还会指出其中一些写错了的字或者抄漏了的部分。
检查完后,陆承安抬头看向李仲明,眼中带着一抹淡淡的微笑道:
“仲明,世人万千,各有所长,你无需妄自菲薄,一味的否定自己。”
“为师送你一句话,天生我材必有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只要不断求索,目标就会越来越近。”
“别急,你的人生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