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的早市非常热闹。
各色各样的人穿梭在街头巷尾。
忙碌着各自的事。
陆承安也算是开了眼界。
这古代社会的城市样貌,竟然一点不比现代世界差。
只不过楼要低一些,少了许多往来飞驰的汽车而已。
逛了一圈,大哥便问道:
“承安,想要买些什么?尽管说,这点钱哥还是有的。”
陆承安点了点头,想了想,问道:
“不知是否能替我买一套文房四宝?”
大哥一愣,有些诧异。
“承安你读过书?识的字?”
陆承安早就想好了应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我在村里私塾外旁听过,认得一些字。”
大哥并未怀疑,点了点头。
“好,咱们这就去买笔墨纸砚。”
读书识字对于这个世界的普通人来说那就是奢望。
这天下的藏书都在皇朝或者世家的把控之中。
寻常人想要看根本没有机会。
那些私塾先生教授弟子,也只是教一些简单的识字和算术,了不起的再教一些北齐律令、忠孝德行。
真正有内涵有高度的书,是绝对不可能教的。
所以这个世上有不少人都是文盲,大字不识一个。
就算是陆承安的大哥,有了一定的军职在身,也只是跟军中文官学了认字而已。
能应对日常的公务就够了。
听到陆承安识字,他也并没有多想。
以为陆承安顶多只是像他一样,勉强认得一些字罢了。
虽然他答应起来爽快,但脸上明显有些肉疼。
纸笔都还好说,但墨和砚那就不是一般的贵了。
他有些担忧地摸了摸腰间的钱袋,有些担心带的银子不够。
这一幕刚好被陆承安看在眼里。
心中立即有了取舍,便打算转身离开。
毕竟他本来就是寄人篱下,给大哥一家已经带来了负担,实在不忍让这个耿直的汉子再为难了。
就在他刚要离开的时候,眼角的余光却瞥见店铺里挂着一排字卷,一共五幅,每一幅上都写着一排字。
陆承安好奇的看了眼,发现每一幅字卷上写的都是一副对联,但却只有上联,并无下联。
不由得有些疑惑,便叫住掌柜的,问道:
“掌柜有礼,请问那一排字卷上的对联是怎么回事?怎么都只有上联?”
掌柜的一开始见陆承安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少年,原本并不打算理会。
但见陆承安有礼有节,倒也让他不太好拒绝。
于是便头也不抬的回道:
“这是本店招牌,客人但凡能够对出其中一对,便能得一刀宣纸。对出两对,不仅能得两刀宣纸,还能获得一套兼毫毛笔。若能对出三对,再送一方砚台。对出四对,笔墨纸砚一全套,任选。”
陆承安眼前一亮,没想到刚碰到下雨就来了把伞,还真是送到手里了。
见掌柜只说了四对,陆承安便问道:
“那若是对出了五对呢?”
掌柜抬头看了他一眼,轻蔑一笑。
“你要是能对出五对,别说是一套文房四宝,我这店里东西,你能拿多少拿多少,绝不拦着,也不收你一文钱。”
陆承安笑道:
“正好缺了一套文房四宝,既然如此,那我试试看,若对的不好,掌柜就当是个乐子如何?”
此时,店里一些顾客听说有人要对对子,一时间都围了过来。
掌柜这五副对联很多人都知道,全都是绝对,挂在那已经好几年了。
至今没有人能一次性对出三对以上。
众人围过来打量,发现想要对对子的竟然还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弱冠少年。
而且看陆承安那面黄肌瘦的模样,想必也不会是什么权贵世家。
兴许连字都不认得几个。
于是便都没了兴趣。
掌柜见陆承安已经要开始对对联了,立即抬手制止了他,笑道:
“且慢,我这店里对对子还有一个规矩。”
陆承安不由得好奇问道:
“哦?掌柜请说。”
那掌柜伸出一只手笑道:
“对对子之前,你必须拿出五两银子作为押金。但凡对出一对,银子退还,再奉上一刀上好宣纸。否则,银子就归我了。”
听到这个规矩,陆承安微微有些尴尬。
别说五两银子,他现在一文钱都没有。
店里其他客人此时忍不住笑道:
“掌柜的,你这是坐地起价啊,什么时候在你这对对子还需要五两押金了?”
对于其他人的起哄,掌柜一概不理,只是看着陆承安道:
“怎么样?有钱吗?没有的话就回去吧...”
说罢便不理陆承安。
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让陆承安知难而退。
不要丢人现眼。
书都没看过几本,就来沽名钓誉了?
就在此时,一个浑厚的声音从店门口响起。
“谁说没银子了?不就是五两吗?”
陆承安转过头,眼神微动。
轻轻唤了声:
“大哥...”
陆泽安抱着囡囡走了进来,从腰间解下了钱袋递给了陆承安道:
“拿去,里面正好有五两银子。”
陆承安拿着钱袋,有些触动,忍不住问道:
“大哥就不担心我对不出来对子,白白浪费了这五两银子?”
陆泽安飒然一笑道:
“嗨,自家兄弟,我不相信你还能相信谁?”
这段时间带着陆承安远行三千里,一路上陆承安虽然话不多,但从他谈吐之间陆泽安隐约感觉,自己这个弟弟极为不凡。
虽然他不懂对对子,但想着陆承安一向沉稳,若没有一定的把握想来应该不会冲动。
最主要的是他从内心深处便觉得自己亏欠这个弟弟,亏欠自己的爹娘。
所以就算陆承安对不出来,浪费了这五两银子,他也不会说什么。
陆承安看了眼自己手中的钱袋,深吸了一口气。
随后眼中闪现出自信的光芒,笑道:
“大哥放心,银子不会亏的。”
说罢,便将手里的银子递给了掌柜。
这一下倒是让掌柜的忍不住高看了一眼陆承安。
这个少年身上展现出来的气度,与他的年龄明显不太一样。
寻常人家的孩子,别说是五两银子,就算是一两银子也不敢如此挥霍。
毕竟就算是在这物价比其他地方高的京都,一两银子省着点用,也够一家三口吃半个月了。
掌柜的有些好奇,眼前这个少年究竟是真有本事,还是打肿脸充胖子。
此时人群中,一个眉目清秀的少年公子也忍不住往这边多看了一眼。
随后笑呵呵的转头对身边另一位公子笑道:
“公子,那边有个傻小子,咱们去看看?”
他身边那位公子手里拿着一块墨条,只是淡淡回道:
“没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