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章 人去若留遗念

作者:宋辞也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小乞丐依偎在母亲的怀里,像小雏鹰一样,展示着自己的能力。


    言语间,一股风透过窗户吹进了屋子,那妇人似乎有些受不住,咳嗽了两声,转头看向窗户的瞬间,却不经意看到了站在窗边的她。


    那妇人瞪大双眼,嘴唇颤抖不已,似乎想要说什么,可是情绪太过激动,竟然在这一刻无法发出声音。


    只见那妇人眸中闪烁着的泪光,仿佛只有透过窗户吹进来的风证明眼前的人真的存在。


    她心中一震,倒退了一步,外表虽然还能稳得住,可是心里早已是如惊雷炸开了一般,跳动不已。


    她的心都空白了一片,不知道要如何开口,万万没想到,会是这样的相遇。


    她本以为这个世界上与自己有渊源的人都已经不在,若不是再次相见,这桩陈年往事早被自己遗忘。


    不容她多想,那妇人嘴里念叨着什么,挣扎着从屋里出来。


    一时站不稳,竟然匍匐到她脚下。


    也不管不顾地大声哭嚎着,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


    “聂少主?是你吗?


    “聂少主,你来了可就好了,我……”


    “三娘,是我”


    她应声回答,妇人姓何,是大约五六年前认识的,妇人家境不差,嫁的是陈家,也是一代富商。


    她印象中的何三娘,落落大方,端庄明理,笑颜明媚,没想到再次相见,已经病到落魄潦倒,甚至到一贫如洗的地步。


    她迅速托住何三娘,手中的重量更是让她心里一惊,怕是真的时日无多了,


    “是我,我来了便没事了”


    她说着就把何三娘扶到屋里。


    屋里没有灶,就一个土坑烧火,那一团不大的火光,让她把屋里看了个明白,条件比想象中更差一些。


    经过一番折腾,何三娘脸色惨白,情况不太乐观。


    她对着还在发愣的小乞丐说:


    “快用参片煎水给你娘服下。”


    小乞丐不明所以,但是看了看自己的娘面色不好,抱着盒子就去煎水了。


    她扶着何三娘躺下,何三娘紧紧地抓着她的衣袖不肯松开,生怕她突然离开。


    见此情景,她只能在塌边坐下。


    何三娘泪花四溅:


    “聂少主,求你,我儿还小,求你带他离开这里吧!”


    她反握住何三娘的手,斟酌片刻,还是问出她最想知道的问题。


    “三娘,为何你们身在此处,这些年发生了什么?”


    “聂少主……”


    何三娘声泪俱下,把这几年的事情一一诉来。


    何三娘说,当年她托付陈家主和主母何氏俩收养了这个孩子,就是现在个小乞丐,可是好景不长。


    安稳日子没过几个月,就有一伙贼人入室抢劫杀人。


    这伙贼人丝毫不讲道理,不仅搜刮了陈家所有的家产,还杀了家里所有的仆人家丁。


    陈氏夫妇两人为人谨慎,带着孩子躲在了暗格里面,在陈家被灭门的当天躲过一劫。


    两人第二天从暗格出来时,陈家已经面目全非,幸好两人身上还有些首饰可以傍身。


    于是夫妇二人,等到晚上,趁着夜色向外逃命,本想去何三娘的娘家避难,哪知那伙贼人狠毒至极,连同何家一起灭了门,两个大户人家就这样消失没落。


    夫妻俩一路往人烟罕见的地方逃命。


    可那伙贼人不仅要钱财,还要杀人,不知道从哪里得知他们的行踪。


    竟然不多时就追了上来,陈家的家主为了妻子和这个孩子,舍命挡刀,换了这母子二人一条命。


    此后何氏带着这个孩子,一路赶水路到了这个小城里,可惜到的时候,已经花完了所有的银两。


    幸亏这里的人生性善良,不仅没有排外,还帮他们盖了一个小小的茅草屋,虽然地方小,好歹也是个安身之处。


    只是刚到此地,那时候这孩子还小,离不开人照顾,家中又遭连番变故。


    后面就一直病着,一开始还能好好照顾这孩子,后面就越来越严重,直到如今这番模样。


    在这些细碎的低语中,能感受到何三娘的悲愤和无奈,她心里有悲戚,若不是造化弄人,陈家也是富甲一方,日子可以过得十分富足,不至于如此窘迫。


    “聂少主,我可以受苦,可我儿还太小,我求求您,带他走吧!”


    说到这里何三娘泣不成声,只是乞求地望着她。


    “我求求您,是我没用!”


    “都怪我!求您了——”


    她不知道该如何回应,陈家没落了,聂氏也何尝不是呢。


    她明白,孩子受尽苦楚,一个母亲该有多么的心痛。


    虽然不是亲生的,可是感情做不了假,何三娘恨不得一人承担所有的痛苦。


    可是何三娘无法改变现状,她的出现,是何三娘唯一的希望。


    她在这一刻感受到了何三娘对这个孩子的爱是何等的伟大。


    明明自己命不久矣,却还是尽自己所能为孩子寻一条生路。


    可是,就算有再多的触动,她也摇了摇头。


    “三娘,这不怪你,有些事情不是你我可以控制的。”


    何三娘没有任何办法的无力感,她能感受的到,可是要让她带着一个孩子,绝对不可能。


    “聂少主,你……带他走吧!”


    何三娘只是固执地乞求着


    “你带他走吧,我就算现在死了也安心了啊——”


    “三娘,我……”


    “娘,药来了”


    她话被小乞丐打断。


    浓重的人参水,清苦的味道扑面而来,她赶紧让开位置,让小乞丐爬上土炕。


    看着何三娘的眼神,她不愿直视,只是嘱咐小乞丐道。


    “喂你娘喝下,我等会再过来”


    说罢她向屋外走去。


    何三娘目送她离开,垂眼落下了最后一颗泪珠。


    她需要安静地思考一会,负手在屋前站了许久,直到雨都已经停了。


    这草屋建在山腰下,地势略高一些,入目便是缩小的城区,抬眼就是天边的山峦,天幕与群山交界之处微微泛白。


    这么一闹,天就快要亮了。


    她从未想过有一天会有这种相遇。


    说来,这个孩子这几年来过得如此贫苦,也有自己的一份责任。


    如果不是今天见到何三娘,她早就把这件事忘记了。


    如果不是因为她父母的事情,或者她会记得,可是记得又怎么样呢?


    天边泛起白肚时,山林中的小屋显得有些灰蒙蒙的,她在屋外站了许久。


    忘不了的事情,总是被各种方式提起,一遍一遍地温习,生死无解。


    可能一切都开端,真的要从那年大雪中救下这个孩子开始?


    如果真要较劲,后面发生的事情和这个孩子无关。


    她正思虑着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却听见身后传来小乞丐的声音。


    “姐姐,我娘唤您进屋”


    她看到小乞丐怯生生的喊自己姐姐,半个身子藏在门里,显得非常局促。


    “我知道,这就去”


    她说罢便向屋里走去,小乞丐侧身开门让她,一溜烟就跑了出去。


    “三娘!”她心里知道何三娘非常想让自己带这个孩子走。


    但是她孤身一人多年,在世间无牵无挂,让她带个孩子,当真的做不到。


    “聂少主,我知道,让你带他走是对不住你,可是这孩子没有错。”


    “当年的事情我们都知道,是你救的他,我们一家子为了庇护这孩子,落得家破人亡。”


    “我那夫君,连个全尸都没有,至今尸身不知在何处,连我也要死了,你真的不能帮帮这个孩子吗?”


    何三娘靠在床头的墙边,面色异常难看,却又异常悲愤地说出这些话。


    “若不是因为你,我们陈家和何家,也是富甲一方,就算没有孩子,也能安然一生,如今落得这种下场。”


    “这因果,聂少主何解?”


    何三娘说罢只是看着她,想逼迫她做一个决定。


    想用道德枷锁逼迫她,可是她早就不吃这一套了。


    是非对错,只在人心,她也无法预料后面会发生的事情。


    “三娘,我得回镇上一趟,至于这件事,我回来再给你答复”


    说完她便准备走,她需要去求证一些事情。


    也许事情并非何三娘想得那么简单,这个孩子的去处,她现在还不能确定。


    “不!聂少主!我求您了!”


    何三娘挣扎着想起来,仿佛她走了就不会再回来。


    她回头郑重地对何三娘说:


    “你放心吧,我会回来的,”


    何三娘愣愣地不知所措,或许曾经的富饶让何三娘在面对故人的这一刻想挽留可是又难以开口。


    她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转身走出小屋。


    踏出屋内,小孩在旁边捣鼓一根手腕粗细的竹子,看到她从门内出来,就眼巴巴地望着自己。


    她此刻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不作多想便离开了小屋。


    小乞丐见她渐渐远去的背影,连忙跑进屋内。


    不到半个时辰,她便赶到了镇上。


    回到落脚的客栈,研好松墨,挽袖提笔,这一刻却不知如何下笔。


    她神情有些恍惚,好像又回到了从前似的,反应过来才发现,几年未见的人,竟不知如何称呼对方。


    叫师弟还是姜宗主?


    无暇多想,落笔下墨,满满当当的陈词一张,言语之间尽显陌生,再也没有当年的亲近。


    封好书信,寻了去外地的驿差,将书信送了出去。


    其实她没有答应何三娘是有另一个原因。


    当年她的父亲是霄汉宗的宗主,武林中的天下第一宗门。


    七年前,她奉命带人参加铲平邪教的任务。


    这一场战役,足足持续了三年半之久,第四年的冬天,她再次奉命去收尾打扫。


    清理邪教内的遗留人员,在去的路上,她捡到了一个孩子。


    当时正逢冬季,那天大雪纷飞,赶路十分困难,一行人走了几个时辰。


    早已经是人困马乏,师弟姜既铭建议原地休息,休息整顿好再出发。


    那时,她刚好在营地附近巡视,远远地好像听到有婴儿在哭。


    秉承着发现不能漠视的原则,她和姜既铭一起上去查看。


    结果在一段巨大的枯树枝底下,有一个被包裹严实的婴儿。


    幸好在这一段枯树枝底下,雪只落到枯树上,婴儿还没有被大雪淹没,才留下了这婴儿的一条命。


    也就是现在这个孩子,那时候那个孩子看起来也有几个月大,现在算起来确实有四年多了。


    当年是两人一起捡到这个差点被大雪掩埋的孩子。


    在捡到这孩子的附近,多番打听,并没有人前来认领,甚至没听说有人丢了孩子,她和姜既铭都认为是有人人为的弃养了这孩子。


    她本来带回宗内抚养,宗门内一直有收养弃婴的传统,她见这孩子可怜,也想着差人送回宗门内。


    可是姜既铭建议她就近找人家收养,原因是当时正逢混乱之际,两大门派各自厮杀,谁也不能预料会发生什么事情,就地安置才是最佳选择。


    其次也怕是有什么陷阱,毕竟大家奉命前来,带着一个孩子实在是不方便。


    出于当时的考量,她接受了姜既铭的建议,想着就近找人收养。


    遣人在附近多方打听,说是当地的豪绅陈家。


    家主二人夫妻恩爱,可是多年无所出,家主又不想纳妾,说是百年后过继旁支来继承家业。


    她和姜既铭两人一合计,这是最适合的人家。


    随后便带着这个孩子登门拜访。


    也许是有缘,陈家夫妻二人,听姜既铭讲清楚事情缘由,对这孩子也多出几分怜爱,便收为养子,承诺一定好好对待这个孩子。


    安排妥当后,她和姜既铭就继续出发执行任务,此后就再也没有见过这个孩子。


    直到今日遇见,她都不曾认出。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