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章 开团不跟?我已经迫不及待要谏一谏他了!

作者:汀煲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以盛昭的官位只能站在文官队末,检查牙牌的鸿胪寺序班见如此年幼的女官也是惊了又惊。


    手中的牙牌反复核对无误之后,才引着她往大殿处走去。


    “我莫不是没睡醒吧?哪来的黄毛丫头?”


    一名官员捋着自己的胡子,脚步停顿下来,不可置信的回头看了好几眼。


    “秦大人,你这消息不够灵通呀,这位女娃是陛下亲封的监察御史,还是安北盛大将军的女儿,可不是什么普通的黄毛丫头,哈哈!”


    一位大人听到此话瞪大了眼睛,不服气道:“监察御史?我儿子新科进士还需在衙门实习三年才能授御史呢?寒窗三十年竟不如个黄毛丫头?”


    “她当得是监察御史吗?那是咱们文武百官的脸面!”


    “荒谬至极!各位大人,我等今日不如联名上奏,难不成真要等着那黄口小儿在朝堂上弹劾百官吗?”


    “甚好!张大人只管上奏,我等必定支持!”


    毫无察觉的盛昭,此时正跟着鸿胪寺续班找自己的站位。


    “小盛大人,陛下专门交代过,这就是您的位置。”


    盛昭乖巧的点点头,“多谢大人。”


    不远处的盛怀肃看到小闺女如此安静,又懂礼貌,心中甚感欣慰。


    昭昭在外还是知轻重的,性子倒是沉稳了许多,或许还真能当好这个官。


    盛昭看了眼身后一步之遥的门槛。


    【站这么老后啊?怎么不再远点,我直接在殿外站着得了。】


    这一声响彻大殿,盛怀肃此时只有一个想法:天要亡我盛家!


    满朝文武:???


    哪来的鬼动静?


    众人同时向后看去,都知道昨日陛下破例封了个十二岁的女娃做监察御史,有人嗤之以鼻,有人却成观望态度。


    “哼!黄口小儿,朝堂上也这般不知礼法!”礼部尚书张廷敬冷哼一声。


    真不知道陛下是怎么想的,如此品行之人怎能担此重任,莫不是朝中无人了?


    盛昭抬头,两目对百目。


    “......”


    【吱吱,他们都看我做什么?】


    系统:【宿主你可是第一位上朝的女官,大家对你感到好奇也是正常的嘛!】


    盛昭觉得系统说得有道理,站直了身子,【也是,我看大家看我的眼神都很欣赏。】


    众人:?


    谁欣赏了?他们只是想看看谁这么不懂规矩。


    等等!


    不是,她在跟谁说话?


    她没张嘴吧?


    听到心声的大臣左顾右盼,无声的询问身旁的同僚,都在各自的神情中看到了疑惑和迷茫。


    “无德无能,狂妄至极!”文选清史司郎中葛尧兴摇了摇头说道。


    他主要承办四品以下文官任命,像她这样由皇帝直接任命的情况虽说不是没有,但也是德才兼备,或有功勋,或由九卿联名担保。


    但像她这般毫无建树的无礼女娃,倒是头一个。


    我大景国向来以谦卑为训,这般狂妄无知的小儿怎能担任此等位置。


    他不满的看了一眼表面上平静如水,但实际心如死灰的安北大将军。


    盛大将军功绩无数,却把自家孩子教成这样,实属不该。


    盛怀肃目不斜视,装作淡定,无视大殿上向他投来的无数道目光。


    管不了了,他们爱管就管去吧!


    景安帝入殿,眼睛瞥见盛昭在末端随着文武百官俯首跪拜,倒是有模有样的。


    “众卿有本上奏。”


    景安帝扫了一眼底下的臣子,虽面色如常,但与生俱来的帝王之气还是让躁动的臣子三思又三思。


    “陛下,臣有本奏。”


    礼部尚书张廷敬跨步出列,躬身高呼,中气十足的声音中压着怒意。


    “奏来。”


    “陛下,历朝御史必选三十岁以上、通晓刑名之人,如今垂髫稚子充任,岂不是让天下人笑我朝堂儿戏吗?老臣恳请陛下,收回成命!”


    盛昭第一次上朝,本兴致冲冲的想看看朝堂议政的情景,却没想到第一个被“奏”的是自己。


    有一种看戏看到自己头上的感觉。


    这她哪里肯,正要出声辩驳,另一人看见张大人的眼神示意也站了出来。


    “陛下,多少举子寒窗三十载才得七品,她未过科举,未识律例,凭什么能凌驾两榜进士之上?”


    此话一出,众文官也开始躁动起来。


    回想自己艰辛苦读路,对比起来更是愤愤不平。


    “请陛下罢黜盛家女,以正朝纲!否则臣请撞柱死谏!”


    盛昭一听,这人还要死谏她,这还得了,顿时气不打一处来。


    【气死我了气死我了!当谁乐意当这个破官啊,在这威胁谁呢!吱吱,快帮我查查这人身上有什么瓜!】


    系统效率极高,【宿主,查到了,他果然不是什么好人!】


    整个大殿上顿时肃静了。


    一部分能听到心声的大臣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神色,连忙看向上位的景安帝,却见皇帝面色并无异样,心中了然。


    庆幸自己没有贸然跟谏。


    另一部分听不到心声的大臣,以为是刚才上奏的吴大人,以死相逼,惹得皇上不高兴了。


    毕竟哪位帝王都不会愿意被臣子威胁。


    吴大人见众人都没动静了,疯狂给刚才带头的张大人使眼色。


    本想让张大人声援他,但张大人低着头就是不看他。


    他都懵了,他都跟着他上了,他怎么不动了?


    景安帝眉梢微皱,看着吴大人,眼中意味深长,“吴卿当真要死谏?”


    这下轮到吴大人脊背发凉了,他只是这么一说,倒没想真死.....


    不是说联合上奏吗?怎么身旁这些人都不说话了。


    没办法,刀都架在脖子上了,只得硬着头皮上。


    吴大人想到自己儿子都做不上御史,竟被这黄毛丫头先做上了,调整好情绪,深吸一口气。


    “陛下,我朝从未有妇人童子预政一说啊!岂不是让邻国嘲我国童子治国!”


    他头重重的磕在地上,先是为寒窗举子鸣不平,后是为本国声誉思虑,甚至不惜血溅朝堂。


    任谁看了不得夸一句呕心沥血的忠臣。


    若是景安帝放任此等忠臣去死,也要一意孤行保稚子为官,不仅会寒了一众大臣的心,还会被起居郎一字一句的记录下来。


    那可是要背负万世骂名的。


    盛昭见此人更上纲上线了,催促道,【吱吱,快说快说!我已经迫不及待要谏一谏他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