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第 4 章

作者:七夜永央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从金源名府出来的霍承光让林叔吃惊:“怎么了?”


    “倒翻一杯水,去思南。”霍承光坐进后座,接过林叔后备箱取来的干净衣物。


    劳斯莱斯掉头上高架往北去时湿衣已经脱下,后视镜里,卓越力量感的腹肌窄腰就出现几秒,衬衫西服上身,车厢暖气充足,瞬间让寒意退去。


    霍承光抽纸巾擦脖颈,心想十二月的鬼天气,陆溢阳住所暖气都不开,付不起电费还是自虐?身上就一件薄毛衣,他不冷吗?


    林叔担心:“你的手?”


    霍承光这会儿倒不在意了,随意压了压手指:“没事。”


    又湿身又受伤,看来战况激烈,林叔自有揣测。见霍承光情绪稳定,便多问一句:“吩咐的事在查了,这里的房子有什么特别?”


    “有朋友住这儿。”霍承光从湿衣口袋摸出手机,点开微信。林叔看后视镜,知道二少爷注意力不在对话上了。


    位高权重,不代表每日要收无数信息,有资格让霍承光以私人号加好友的原本就不多,这个号很干净。


    微信界面有两个置顶。


    一个霍氏家族群,群名“霍霍们的江湖”。另一个是个人号,微信名“输赢不重要”,常叔帮霍家老爷子打理着——伺候霍承光爷爷霍赢二十五载,常易心态倒还年轻。


    如今与置顶紧挨的,是刚通过的好友申请。


    对话框:“您和人间非草木已经成为好友,可以开始聊天。”


    看到这名字,霍承光唇角翘起。


    终于换了个过得去的微信名,比以前那个好太多,以前就一个字——日,害他每次给陆溢阳发消息都硌得慌。


    霍承光没有记手机号的习惯,没必要,也用不着。gapyear时的手机和号码都是新的。那年中断匆忙,手机交给廖叔处理,之后再没要回来过。


    反正那时留联系方式的人未来不会再联系,霍承光一早就知道。


    当面都无话可说,何况微信上,霍承光忽略空空如也的对话框,点开人间非草木的朋友圈。


    没设置什么三日可见,手指向上一滑,朋友圈就滚到2017年。


    这人当发年报吗?一年一条动态,六年就发了六条。


    不可能分组屏蔽,他盯着陆溢阳当面加的好友,没有那些小动作。


    所以真的只有六条。


    屏幕往上滚,霍承光先去看下面那些熟悉的动态。


    六年前隔三差五,这人什么乱七八糟的都往外发,大部分霍承光点过赞——在小陆同学的要求下。


    “今天太阳真好,我觉得我在普照大地。”


    配图:陆溢阳靠着阳台往外看的背影。


    还有:“半夜一杯牛奶,才是真正的人间清醒,目标180。”


    照片:陆溢阳一手举着盛满牛奶的马克杯,杯子贴在玻璃缸上和乌龟亲嘴。


    往下快速滑动,都是熟悉内容,翻都翻不完。直到视野里出现某张照片,霍承光长指一按,点开。


    这条朋友圈的文字是:“居然被不知名的菌菇m了。”


    同样只有一张照片,一截白皙后颈,皮肤上凸出两条鞭状红痕,看上去触目惊心。


    几年前都看过,霍承光还是隐隐现出笑意,继而想到什么黯了眼神,只把照片保存。


    记忆噬人,他不再看下去,回到最上面的朋友圈,仔细看那六条新的。


    也没什么好仔细看,就那点信息,带配图的也就两条。


    一条发布于2018年2月14日,这么写的:“人间非草木,丹心祭青山”。


    搭配照片是一份文件的封面,上面机打大字——“草木计划”。


    下面居中,小号字体,“众石科技”。


    祭青山……众石……汤逢山……


    心念电转,霍承光明白过来。


    当年怎么没想到呢?在陆溢阳心里,“青山”难道不是代表汤逢山?


    所以那年写对联,陆溢阳非挑这个让他写,那时陆溢阳心里想的就是汤逢山?唯有见你是青山……自己还说没人用情诗入对联,陆溢阳就说他理解狭隘,说“青山”代表的是他自己心目中的至高理想。


    呵,汤逢山就是你至高理想?


    关掉照片,握紧机身的手透着后知后觉的意难平。霍承光闭眼,车里暖气过分足,烘得人心闷。


    这条一年一发的朋友圈,情人节“祭”情人……什么意思?


    陆溢阳和汤逢山吵架了?


    “祭”这个字,霍承光琢磨,有点重啊。


    眼前闪过陆溢阳如今的生活状态,病态、忧郁、走神、不友好、南辕北辙的个人习惯,一个惊悚猜想劈入脑海。


    他睁眼坐直,想了想,调电话拨出,公事公办问:“jim,上次那个风投计划清单里,有没有众石科技?”


    周末大早上的,彻达战略投资部总监接到大老板来电倒也不意外,立马给出答复:“有,我们和众石的汤总接洽几次,股权比例不是很谈得拢。”


    霍承光松口气,还活着……


    活着就好。


    “最后一次什么时候?”他松乏下来,靠回椅背,状似不经意加一句:“汤总看起来…怎么样?”


    电话那头停顿,可能不太明白大老板用意,是关心一下潜在合作方的精神状态,以便评估这家公司是否值得投资?


    “两个月前吧。汤总挺好的,硬要说的话……”


    霍承光凝顿。


    “比以前更帅了。”


    “……”


    霍承光按住额角,结束通话的手机座椅上一扔。


    真是闲得慌。


    霍家树大根深,根基在京城。十年前沈海成了国内电子商务发源地,政策优待,人才济济。那年霍承光白手起家,首选此地。


    做大后,沈海成了霍家第二个主场,霍承光买下近郊佘卮山上一大片地皮,连同山顶公墅,都改姓了霍。


    思南是老公墅原有的名字,霍承光之所以选这个地,就冲着“思南”这个名字去,相信爷爷霍赢会喜欢。


    因为他过世的奶奶,叫骆意南。


    得知霍承光在沈海大手笔置宅,霍赢并不置评。之后每年从京城飞来沈海,在思南公墅住个把月。余卮山秋有银杏,冬有雪柳,都是出名的盛景。


    沈海市面海,亚热带季风气候让这个沿海城市冬天阴冷,很少下雪,但海拔五百米以上的佘卮山拥有自成一体的小气候,半山腰往上地广人稀,积雪样貌得以保留。


    铲了雪的盘山道上幻影开得稳,半山腰到山顶,安保将信息传递,三道栅栏次第洞开。车子在思南公墅前环岛绕行,送完人去公墅后片停驻。那里有智能车库,车子不受风吹雨淋。


    踏进穹顶主厅时,欧式鎏金挂钟正好敲响一点。霍承光为晚来道歉,沙发上言谈热烈的人看过来,坐在上首的霍赢笑着招手:“阿光来了。”又转头对鹤晴集团董事长贺长青恨恨道:“我就跟你说,等他来才开饭,非到一点不可。”


    贺长青两鬓见灰,声如洪钟地笑:“二公子贵人事忙,我们个把闲人,等等无妨。”


    提前打过招呼,到底爽了人家高尔夫的约,没想到这里又见。霍承光不见意外,上去和客人握手:“今日让您久等,容我赔罪,怎么也得自罚三杯。”


    贺长青比霍赢差一辈儿,当年的老战友中还联系着的没剩几个了,两人从不因差着岁数而生分。贺长青讲话直:“你也不跟我说你爷爷来沈海,否则我干嘛和你约高尔夫,肯定先来探望我老团长啊。”


    八十开外的年纪了,得益于精致保养,霍赢看上去就七十出头,眼神瞿烁,笑着给霍承光介绍对面沙发上两位:“来,见见长青家的公子和千金。”【你现在阅读的是 】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