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两侧大船船舷悬挂的灯笼将水面照得透亮,他们钻出水面的瞬间,几道狭长影子赫然映在流光溢彩的水面上,大船上的岗哨轻易便发现了他们。
“上船!”成合的喊声与岸上士兵此起彼伏的喊杀声几乎同时响起。
众人迅速爬上漂浮的小船,在岸上士兵赶到前,砍断了小船与旁边大船相连的绳索。
几人登上的船是一艘巡逻小艇。艇身狭长,艇的前端、中间和后端各有两个相对应的摇桨。当岸上的士兵们蜂拥到河边的时候,竖爷摇前桨,三恒摇中间的桨,成合摇后桨,已经将小艇驶离岸边十来丈远。小艇在河面上像游鱼一样急速前进,很快,岸上的喊杀声小了起来,岸上零星射来的箭无力地落在了小艇身后两三丈开外的水面上。
当河岸上的喊杀声完全消失,河岸上的篝火堆变成了小火把的时候,小艇依旧在银色的水面上像一条欢快的游鱼一样急速地前行,艇身两侧溅起的水花像珍珠一样起落。小艇上的人都沉默不语,似乎是河水的寒意影响了他们的心情,让他们无法从计划的顺利中感受到一丝喜悦。
那确实是一个寒冷的夜,是竖爷和三恒来到山海世界所经历过的最寒冷的夜。那也是一个最明亮的夜,虽然没有月亮,却比任何一个有月亮的夜晚还要明亮 —— 河水的荧光映照着整个天宇,使天空中的星星都黯淡无光。
几人划着小艇在河面上驰行了将近两个时辰后,一面黑黢黢的悬崖像城墙一样挡在了众人面前,悬崖的上方,黑压压的树林像一个巨大的城市般屹立其上。大家知道,这里就是甘水的北岸了,岸上便是睦民国。由于目光所及之处都是悬崖,众人决定不再另找地方上岸。他们将小艇横靠在崖边,然后一起弃艇攀崖。没了人的小艇顺着水流转了半圈,船头变成船尾,船尾变成船头后,随着河水漂向远方。没了艇的竖爷几人沿着崖面攀爬了一炷香的时间,顺利登上了崖顶,站到了森林的边缘。
“睦民国是怎么回事,对面已经大军压境了,这边竟然一点防卫都没有!”三恒显然对他们几人如此轻松地爬上悬崖感到意外,一登上崖顶便抱怨道。
“确实奇怪!”竖爷心中也是充满了疑惑,他在三恒抱怨过后,立即附和道,“甘水之于睦民国来说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天险。要是睦民国据险而守,敌人从南边渡河进攻,是很难成功的。现在这岸边看起来毫无设防,真是奇怪 —— 如果说睦民国人没有战争经验、不懂军事,那那些从各国各地退守至此的人里,多少也该有些懂军事的吧。”
“进攻睦民国的大军恐怕不止一路。毕竟现在其他国家都已沦陷,睦民国成了抵抗邪恶力量的最后一块根据地。我猜,来自羽民国方向的敌军或许不是最难对付的,联军正全力应付其他方向更强劲的敌人,所以无暇顾及此处。”焦火跟着推测道。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啊?这林子这么大,要是没人带路,我们上哪儿找人?” 三恒垂头丧气地说。
“我来带路。我们先去睦民国的都城,我想那里总会有人。”焦火回头看了看甘水对岸的羽民国方向,接着说道。
“都城?我还以为睦民国全是树林呢。”三恒先是讶异,随即讪讪地说,“我想起来了,巢居子说过这个林子叫睦林,睦林深处有睦民国的都城。”
“没错,这片森林叫睦林,是世界上最广袤的森林。它东达沙海,西邻西海,长近两千多里;南起甘水,北至睦野,宽约四百里。睦民国人主要生活在睦林中,他们以树为屋。睦民国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城镇,但在树林深处,有一个睦民国王所在的地方,人们习惯称那里为睦民国的都城。”焦火仔细解释道。
“那我们赶紧走吧。”三恒听完焦火的话,立刻说道。
“不行!”焦火再次望向甘水对岸的羽民国方向,“睦民国的都城在睦林的中心位置。从地理上看,带山山脉最北端的硄峰,正对着睦林东西分布线的中点 —— 我们只要看到硄峰,就能找到睦民国都城的方向。现在是夜里,甘水对岸一片模糊,等天亮能看清对岸的山就好办了。大家赶了两天两夜的路,都累了,先在此休息一晚,天亮再出发。”
焦火的提议得到了其他人的一致同意,于是大家决定留在原地休息。
说来也怪,同样是甘水岸边,相隔不过三十里,南岸凉气袭人,北岸却温暖怡人。虽说竖爷和三恒之前听白丘说过这一情况,但亲身经历后,依旧惊讶不已。
此时已至丑时。竖爷从背包里摸出几颗丹果,给每人分了一颗。大家吃完丹果,便各自睡去。
喜欢出塞之百年黄沙请大家收藏:()出塞之百年黄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