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9章 忧思盼君归,存亡一线间

作者:江南山水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书房内,烛火静静燃烧。


    吴达被拖拽出去的哀嚎声在夜风中断绝,仿佛从未响起。


    萧羽走到窗边,推开雕花木窗,一股夹杂着泥土气息的冷风灌了进来,让他愈发清醒。


    李道宗。


    江夏王。


    这根钉子,算是埋下了。


    他并不畏惧,只是觉得有些厌烦。


    这些身居高位的宗室权贵,总喜欢用这种阴私的手段,来剪除异己,巩固自己的地位。


    他们看不到天下大势,看不到万民疾苦。


    眼中只有自己那一亩三分地的得失。


    与这些人争斗,浪费心神。


    “主公。”


    一个声音自身后响起。


    萧羽回头,看到李勣不知何时已站在书房中央。


    他换上了一身干净的青色儒衫,洗去了牢狱中的污秽,整个人显得精神了许多。


    只是那双眼睛里,还残留着今夜所受冲击的余波。


    “他走了?”李勣问。


    “嗯。”萧羽应了一声,“一个传话的阉人,不必在意。”


    李勣的眼神闪烁了一下。


    “江夏王李道宗,在朝中根基深厚,党羽众多。”


    “他主管兵部,天下兵马调动,皆要经他之手。”


    “主公今日驳了他的面子,怕是后患无穷。”


    萧羽走到主位上坐下,给自己倒了杯凉茶。


    “后患?”


    他端起茶杯,看着杯中漂浮的茶叶。


    “我萧羽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从不畏惧什么后患。”


    “他若想斗,我便陪他斗上一场。”


    “正好,也让长安城里的那些人看看,我这西秦之地,不是谁都能伸手的地方。”


    李勣看着萧羽,看着他那张年轻却写满杀伐的脸。


    他心中最后的一丝疑虑,也烟消云散。


    这才是他选择追随的人。


    有经天纬地之志,亦有横扫六合之勇。


    “主公,李道宗此人,心胸狭隘,睚眦必报。”


    “他今日派人来,名为借刀杀人,实则一石二鸟。”


    李勣的思路变得清晰起来。


    “若主公杀了我,便是为您树立了一个残害降臣的恶名,日后陇西士人,再无人敢真心归附。”


    “同时,也遂了他剪除异己的心愿。”


    “若主公不杀我,便是公然与他为敌。”


    “他便可借此在朝中攻讦主公,言您包藏祸心,收拢西秦余孽。”


    萧羽放下茶杯,发出一声轻响。


    “分析得不错。”


    “那你觉得,我该如何应对?”


    他将这个问题,抛给了李勣。


    这是考验,也是信任。


    李勣没有立刻回答。


    他在书房中踱了几步,脑中飞速运转。


    片刻之后,他停下脚步,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釜底抽薪。”


    “哦?”萧羽示意他说下去。


    “李道宗想给主公您扣一个‘包藏祸心’的罪名,那我们就让他无话可说。”


    “主公明日便可上奏朝廷,为我请功。”


    “就说我李勣深明大义,不仅劝降了西秦旧部,更为大唐平定陇西,献上了安抚民心之策。”


    “奏疏之中,要将我的功劳写得越大越好。”


    “如此一来,我便不再是降臣,而是有功之臣。”


    “李道宗再想动我,便要掂量一下,与一位灭国功臣举荐的‘贤才’为敌,会引来何等非议。”


    萧羽的脸上露出一抹笑意。


    李勣,果然是李勣。


    这份政治嗅觉,远非张彪、赵虎之流可比。


    “这只是第一步。”


    李勣继续说道。


    “光有虚名,还不够。”


    “主公需要让我,做出真正的功绩来。”


    “用实打实的政绩,堵住所有人的嘴。”


    “陇西之地,新附大唐,百废待兴,正是建立功业的最好地方。”


    “在下恳请主公,将最难治理,也最容易出成绩的韩地,交予我来打理。”


    “不出半年,勣必将韩地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归心。”


    “到那时,我李勣之名,便不再是西秦的降臣,而是大唐的能臣。”


    “李道宗,他便再也找不到任何借口,来攻讦主公与我。”


    萧羽看着他,缓缓点头。


    “很好。”


    “你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


    “陇西郡守之位,我会为你留着。”


    “但在此之前,你需要用你的能力,向所有人证明,你配得上这个位置。”


    李勣躬身一揖,神情肃穆。


    “勣,明白。”


    “只是……”他话锋一转,面露忧色,“江夏王府的那个管家,主公打算如何处置?”


    萧羽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光。


    “一个阉人,竟敢在我面前作威作福。”


    “还想替他的主子,要我的命。”


    他站起身,走到门口,对着守在门外的王虎,下达了命令。


    “王虎。”


    “在!”


    “刚才那个阉人,送出城了吗?”


    王虎瓮声瓮气地回答。


    “回总管,刚出城门。”


    “嗯。”


    萧羽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刺骨的寒意。


    “派一队人,跟上去。”


    “做得干净点。”


    “别让人知道,他是死在陇西地界上的。”


    王虎愣了一下,随即重重点头。


    “是!”


    他转身离去,脚步声沉重而坚定。


    李勣站在书房内,听着这番对话,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杀伐果断。


    这位主公的手段,比他想象的,还要狠厉。


    一个王府管家,说杀就杀了。


    这等于是在李道宗的脸上,狠狠地扇了一记耳光。


    从此,再无转圜的余地。


    他看着萧羽的背影,那背影在烛光下显得愈发高大。


    他知道,自己这条船,是上对了。


    ……


    陕州,三里村。


    这是一个紧挨着萧家村的贫瘠村落。


    村里的屋子,大多是黄土夯筑而成,低矮而破败。


    初夏的风,吹过光秃秃的田埂,带着一丝干燥的尘土味。


    村口那棵歪脖子老槐树下,此刻却挤满了人。


    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在这里,伸长了脖子,望向村口的小路。


    他们的脸上,是混杂着期盼、紧张与恐惧的复杂神情。


    人群中,一个身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王婉儿扶着自己高高隆起的腹部,靠在老槐树的树干上,脸色有些苍白。


    她的小腹已经大得惊人,仿佛随时都会临盆。


    身上的粗布衣裳洗得发白,却依旧干净整洁。


    “婉儿妹子,你身子这么重,咋还跑出来了?”


    一个四十多岁的村妇,满脸担忧地扶着她。


    “快回去歇着吧,这里风大。”


    “是啊婉儿,你这都快生了,可不敢再折腾了。”


    旁边的几个妇人也纷纷劝道。


    王婉儿对着她们,勉强挤出一个笑容。


    “谢谢几位嫂嫂,我没事。”


    她的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村口的方向。


    “我想……我想听听他的消息。”


    自从十个月前,她怀有身孕之事被父亲苏星河发现,怒不可遏地将她赶出家门后,她便举目无亲。


    是三里村这些淳朴的村民收留了她,给了她一个栖身之所,靠着百家饭,才撑到了今天。


    她不敢回萧家村。


    她怕给萧羽的家人带去麻烦,更怕自己这副模样,会影响到萧羽的名声。


    她只能在这里,默默地等待。


    等待那个曾许诺她两年之约的男人。


    十个月,音讯全无。


    她不知道他在哪里,不知道他过得好不好,不知道他是否还记得自己。


    腹中的胎儿,一天天长大,带给她为人母的喜悦,也带来了与日俱增的思念与恐慌。


    今日,听闻朝廷派了军官,前来宣告参军子弟的战况。


    她再也坐不住了。


    她要知道,他还活着。


    一定要活着。


    “来了!来了!”


    人群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只见村口的小路上,一队身着大唐军服的兵士,正向这边走来。


    为首的,是一名身披轻甲的校尉,面容肃穆,手中捧着一个黑色的木盒。


    他身后跟着几名书吏,捧着厚厚的名册。


    村民们自动让开一条路。


    那校尉走到老槐树下,将木盒放在一张临时搬来的桌子上。


    他环视了一圈村民们那一张张紧张的脸,沉声开口。


    “奉陛下之命,大唐雍州大营,于陇西大破西秦薛举!”


    “此战,我大唐将士,奋勇杀敌,荡平贼寇,功在社稷!”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低沉。


    “然,战阵无情,刀剑无眼。”


    “此战,我陕州府籍贯,共有二十三名将士,为国捐躯。”


    二十三名。


    这个数字,像一块巨石,砸在所有人的心口。


    人群中,响起了压抑的抽泣声。


    王婉儿的心,瞬间揪紧了。


    她的手死死地抓住树干,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她的呼吸变得急促,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那名校尉。


    校尉打开了手中的名册,面无表情地开始宣读。


    “三里村,王二狗。”


    人群中,一个正在抹泪的老妇人,听到这个名字,身体一软,直接瘫倒在地。


    “我的儿啊——!”


    凄厉的哭喊声,撕裂了村庄的宁静。


    “萧家村,李大壮。”


    “……”


    校尉的声音,像是一柄无情的铁锤,一下又一下地敲击着人们的心脏。


    每一个名字念出,都伴随着一阵撕心裂肺的哀嚎。


    悲伤,如同瘟疫一般,在人群中蔓延。


    王婉儿的身体在微微颤抖。


    她的耳朵里,嗡嗡作响。


    她听不清那些哭喊,也看不清那些悲痛的脸。


    她的整个世界,只剩下那个校尉冰冷的声音,以及那一张一合的嘴唇。


    不要。


    不要念出那个名字。


    求求你,不要念出那个名字。


    她在心中一遍又一遍地祈祷,泪水早已模糊了双眼。


    腹中的胎儿,似乎也感受到了母亲的紧张,开始不安地蠕动起来。


    她一手护着小腹,一手死死捂住自己的嘴,不让自己发出一丝声音。


    时间,在这一刻,变得无比漫长。


    一个又一个熟悉或陌生的名字,从校尉的口中吐出。


    王婉儿的心,也随之一次又一次地被凌迟。


    终于,校尉合上了名册。


    “以上,便是此战阵亡的全部将士。”


    “朝廷追封其为烈士,家属可领抚恤银五十两,其子可免十年徭役。”


    他说完,对着众人躬身一揖。


    整个村口,一片死寂。


    只剩下那些失去亲人的家庭,发出的压抑而绝望的哭声。


    王婉—婉儿的身体,还保持着那个僵硬的姿势。


    她的大脑,一片空白。


    结束了?


    阵亡的名单,念完了?


    没有他?


    没有萧羽?


    这个念头,像一道微弱的光,穿透了她心中厚重的阴云。


    她有些不敢相信。


    她怕是自己听漏了,怕是自己产生了幻觉。


    她扶着树干,用尽全身的力气,颤抖着站直了身体。


    她想走上前去,再问一遍,再确认一遍。


    可她的双腿,却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得无法移动。


    就在这时,那名校令身后的书吏,拿出了另一份名册。


    这份名册,是红色的。


    “接下来,宣读此战有功将士之封赏。”


    书吏清了清嗓子,朗声念道。


    “萧家村,萧大山,作战勇猛,斩首三级,官升队正,赏钱十贯!”


    “……”


    一个又一个名字被念出,伴随着一阵阵惊喜的欢呼。


    悲伤与喜悦,在小小的村口,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王婉儿的心,却依旧悬着。


    她不在乎什么封赏,不在乎什么官职。


    她只要知道,他还活着。


    那个红色的名册,一页页地翻过。


    书吏的声音,不疾不徐。


    王婉儿的呼吸,几乎停滞。


    终于,书吏翻到了最后一页。


    他深吸一口气,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带着敬畏与激动的声音,高声宣读。


    “萧家村,萧羽!”


    听到这个名字的瞬间,王婉儿的身体猛地一颤,扶着树干的手,骤然收紧。


    “于陇西之战,亲冒矢石,阵斩西秦国主薛举,大将宋金刚,为平灭西秦立下首功,功勋卓著,彪炳史册!”


    “陛下龙颜大悦,特旨!”


    “晋,冠军侯!”


    “食邑三千户!”


    “赐黄金万两,锦缎千匹,长安城内府邸一座!”


    “另,擢升为镇西秦行军总管,节制陇西十万大军!”


    “钦此——!”


    书吏的声音,在寂静的村口,久久回荡。


    整个世界,仿佛都被按下了暂停键。


    所有村民,包括那名宣读的校尉,全都目瞪口呆,像被雷劈中了一样,愣在原地。


    冠军侯?


    食邑三千户?


    镇西秦行军总管?


    节制十万大军?


    这些词,他们听不懂,但他们能感觉到,那是一种他们连想象都无法企及的荣耀与权势。


    那个从萧家村走出去的,被人唾弃的私生子。


    如今,已经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


    短暂的死寂之后,人群轰然炸开了锅。


    “天啊!冠军侯!”


    “俺没听错吧?是萧羽!是咱们萧家村的萧羽!”


    “他……他当了大官了!天大的官啊!”


    村民们疯狂了,他们激动地议论着,欢呼着,仿佛这天大的荣耀,也降临在了他们自己身上。


    没有人注意到,角落里的王婉儿。


    在听到“冠军侯”三个字的时候,她没有激动,也没有狂喜。


    她只是觉得,紧绷了十个月的心弦,在这一刻,彻底松开了。


    他还活着。


    他不仅活着,还活得很好。


    他实现了他的诺言。


    他真的,出人头地了。


    一股巨大的暖流,从心底涌起,瞬间传遍四肢百骸。


    眼前的一切,开始旋转,变得模糊。


    耳边的欢呼声,也渐渐远去。


    她再也支撑不住,身体一软,缓缓地向后倒去。


    “婉儿!”


    “婉儿妹子!”


    身旁的村妇发出一声惊呼,连忙伸手将她扶住。


    王婉儿的脸上,还带着一丝恬静的微笑。


    两行清泪,顺着她的眼角,无声滑落。


    那是喜悦的泪,是释然的泪。


    在她失去意识的最后一刻,她只觉得小腹传来一阵剧烈的抽动。


    羊水,破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