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来到工坊找长孙焕的时候,恰巧遇到了魏征与魏叔瑜坐在路边的长椅上说话。
他本不想跟魏征打照面的,但是见魏家父子一副其乐融融的模样,他又想到刚才李宽的话,便决定先探探魏征的口风。
吉州的事情他听说了,他觉得此事可能会改变老魏对楚王和岳州都督府的态度。
他也不是不识趣的人,没有主动上去打扰人家父子难得相处的时光,只是站在了显眼的位置,静静的等着。
魏叔瑜不经意间抬头,看到他正盯着自己和父亲看,轻声道,“阿耶,长孙无忌怎么来了?”
“站那么显眼的地方,看样子他有话跟您讲。”
魏征头也不抬道,“先别管他,继续说你对楚王与岳州都督府的看法。”
“你已经两次深入乡野搞那个什么调研,应该能看到一些与为父不同的东西。”
魏叔瑜余光瞟了一眼长孙无忌,声音又压低了一些,“阿耶,我觉得您的想法有些极端了。”
“楚王的确不是一个喜欢暴力的人,至少我还没见过他主动使用过暴力。”
“楚王很注重民生,却是不重视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印象。
看看他平时的穿着就知道了,他是个随意洒脱的人,甚至可以说他有些特立独行,完全不在意旁人对他的看法。
说来也奇怪,年前的时候下乡,岳州和潭州的百姓还很担心楚王太败家,两州的繁荣无法维持下去。
年后再下乡的时候,两州的百姓就很少再有这种悲观的看法了。
反倒是很多人觉得楚王只娶一个王妃和两个孺人更让他们担心。”
魏征道,“少说这些有的没的,说说楚王是如何注重民生的。”
魏叔瑜微微摇头,“民生上的事情您都看得到,我就不说了,反正那些良田、水利、县学、医馆、水车什么的就摆在那里,做不了假的,找几个乡民问问肯定比我知道的详细。”
“还是接着楚王不注重形象说,因为有些事情我也看不懂。
楚王虽然不在意自己的形象和旁人对他的看法,不过他却很重视官府和官军在百姓眼中的形象。”
“您知道吗?岳州百姓居然不怕官府的官吏和雇员,这一点还能说得过去,毕竟岳州都督府的对外对内的宗旨都讲究给百姓服务、为朝廷解忧,非工作时间,官员和雇员不能穿官府制服,平时的行为都有人监督的。
加之岳州和潭州的吏员、雇员多是本乡本土,与百姓的关系本来就相对好一些。”
“最让我不能理解的其实是两州的百姓居然不怕官军!”
“阿耶,您能想象官军士卒在营地外主动帮着百姓干活,吃喝都要给钱,买卖必须公平吗?”
“您能想象百姓主动给出营巡视的府兵送茶水吃食吗?”
魏征摇头,“没见过,无法想象。”
嘴上说没见过,实际上他在吉州见过不少。
那些从岳州和潭州到吉州帮忙的青壮总是喜欢跟官吏和府兵混在一起。
他之前还以为是同乡抱团而已,如今看来,绝不是那样简单。
魏叔瑜道,“阿耶,江南不比关中,关中百姓为了能在沙场上搏富贵才有很多青壮主动参军,府兵的地位比较高。
江南这边却是苦于官军当年的兵祸,对官军十分的排斥,乡间流传着‘好铁不打钉,好汉不当兵’的说法,这才不到两年而已,至少在岳州都督府治下,府兵的地位已经明显的提升了。”
魏征点点头,“楚王的确有些东西,但是他的一些手段为父实在不敢苟同。”
“您是说楚王抄家地主乡绅的事吧?”
“嗯,他如此做,不分青红皂白,早晚要出事的。”
“阿耶,您这就说错了,楚王处置乡绅豪强可不是一通乱杀,被抄家的几乎都是劣迹斑斑的,那些没有做过什么恶事的乡绅地主,楚王可是一家都没动呢!”
魏叔瑜道,“在岳州和潭州,还是有不少地主乡绅存在的,被消灭的只有那些作恶多端的土豪劣绅而已。”
“阿耶,咱家也是从乡里出来的,乡间的恶霸豪强是个什么模样您应该清楚。
对付这些恶人,楚王若是不用些霹雳手段,您觉得岳州都督府会有现在的局面?”
“若是那些劣绅豪强还在,传达室如何运行?”
听到儿子最后的一句话,魏征心中满是疑惑。
“你还在学堂上课,是谁教你这些的?”
“楚王还教你们这些?”
“不是楚王教的。”魏叔瑜摇头道,“是我在乡间走访时,听乡民们说的。”
“你在逗为父吗?乡野之人能有这般的见识?”魏征一脸的不相信道。
他很难想象目不识丁的乡民能说出这样的有见地的话来。
魏叔瑜道,“乡民只是不通文墨,又不是不通情理,谁对他们好,谁对他们不好分的清楚呢!”
父子俩越聊越火热,完全无视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等了快半个时辰,终于是忍不住了,上前主动打招呼。
寒暄了几句,长孙无忌直接挑明要跟老魏谈谈。
魏叔瑜很识趣的说道,“阿耶,长孙司空,我还要去工坊上实践课,便先告退了。”
“阿耶,我晚些时候去给您送行。”
魏征摆摆手让他离开,转身对长孙无忌道,“辅机见过楚王了?”
长孙无忌点头,“谈的不是很愉快,某听说吉州出了些事,想问问玄成兄的一些想法。”
“你想看看老夫会不会改变对楚王和岳州都督府的看法吧?”
“正是,还请兄直言相告才是。”
二人难得坦诚一回,魏征也没让长孙无忌失望,“问题多多,楚王最好就在江南折腾,长安不适合他。”
长孙无忌闻言,悬着的心落地了。
皇帝可以不在意他的意见,但一定会慎重考虑魏征的意见。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他也不着急了,顺口说起了两家孩子的事情。
魏征听到他想把长孙焕带走的时候,摇头道,“楚王虽然不靠谱,不过冲远说他的学识都是好东西,老夫还是希望我家二郎能多学些的。”
“听我家二郎说,令郎进的工坊非常重要,你此时带令郎走,有些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