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8章 选择:痛快死还是慢慢死

作者:楼顶望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很快,众人便有了答案。


    葛尔东赞之前并没有看过这封小松赞给唐皇的私信,这是小松赞的要求。


    他了解小松赞,知道这封信里的内容不会出什么纰漏。


    小松赞年纪不大,但是行事沉稳老练,什么扬合该说什么话,拿捏的很好,他便没有多加干涉。


    但就是他的这一次疏忽,让他产生了想要掐死这个小混蛋的冲动。


    信中其他的行文都很正常,唯独在表示想要迎娶大唐公主这件事上,小松赞不知道抽什么风,居然来了句“小王听闻唐国公主温婉贤淑,有求取和亲之意,若是皇帝不允,小王自当提兵百万前往长安求取公主”。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葛尔东赞一度怀疑小松赞是想借刀杀人。


    借唐皇的手除掉他这个掌握着吐蕃大权的大相。


    可是上下文的意思表达的都很谦卑,为什么独独多了“提兵百万”四个字?


    难道是小松赞觉得这四个字很有气势,可以显示自己的殷实家底?


    还是觉得这四个字能吓唬住唐皇这种猛的一塌糊涂的大国帝王?


    葛尔东赞很生气,很迷茫,也很恐惧,连手里的信被人夺走了都不知道。


    夺信的是受了罚还不知收敛的梁王李愔。


    李愔夺过信,一目十行的扫了一遍,瞬间精确定位,朗声把那句完全不过脑子的话念了出来。


    好嘛,他刚念完,李泰便一个猛冲,大肚子直接将葛尔东赞弹飞出去三米远。


    “混账东西,你们是哪根葱,敢如此威胁我大唐皇帝,真当我大唐无人了!”


    李泰一动手,李愔手里的信一扔,一把薅住吐蕃副使的头发就是一个大力膝顶,“娘希匹,欺负到老子头上了,去死吧!”


    吐蕃副使被一下打懵了,想要还手,却是被几个穿着王服的皇室宗亲拖到一旁,又是一顿拳脚相加附带问候他祖宗十八代。


    葛尔东赞被撞倒在地,刚爬起来,却是见一个宽阔的不像话的大屁股顶在了自己的肚子上,还没站稳,又被撞了出去。


    随后,李泰的大体格子就压到了他的身上,把他压得当即晕了过去。


    这下,别说外国使者了,连满殿的朝臣都懵逼了。


    李家这帮人也太暴躁了吧,人家好歹是一国使节,你们说打就打也就算了,用的还都是上不得台面的招数,简直了!


    可是看看御座上嘴角带笑的皇帝,想要出来阻止的人又都缩了回去。


    鼻青脸肿还扶着腰的权万纪骂道,“撮尔小国也敢如此大言不惭,该打!”


    没人拦架就算了,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人一个接一个站出来。


    尉迟恭道,“陛下,别跟这种傻子一般见识,您要是气不顺,给臣五千精兵,臣保证把那奶娃子给您抓回来,您把他吊树上抽鞭子都没问题!”


    “陛下,臣只用三千精兵就够!”侯君集朝尉迟恭投去的目光中满是挑衅的意味。


    一直在闭目养神的几位大佬也站出来了。


    长孙无忌道,“陛下,依臣看,吐蕃的百万大军很有威胁,臣认为我大唐应当调集同等的兵力,高原上虽然不适合行军打仗,但臣知道有条路可以绕道吐蕃背后。


    远是远了些,但直接把逻些城搬回来应该没什么问题。”


    李靖道,“陛下,长孙司空此言差矣,老臣有一计,可不费国力耗死吐蕃!”


    唐俭道,“你们都不行,这事儿老夫更擅长,陛下,给那个葛尔东赞封个吐蕃王什么的,臣把他送回去,不出三年,吐蕃自破!”


    见几个老狐狸开始耍宝,李世民知道差不多了,挥退他们,对还在殴打吐蕃正副使的几人道,“够了,当着如此多人动粗,朕的脸都让你们丢光了!”


    皇帝开了金口,早已不省人事的葛尔东赞和他的副手才被抬下去。


    “年轻人就喜欢说大话,朕要是跟一个乳臭未干的外族娃子计较,岂不是自降身份?”


    “吐蕃路远,人家来一趟不容易,鸿胪寺、礼部按规矩给各国使团回礼、招待,一应待遇不得降。”


    “门下省拟诏,吐蕃王松赞出言无状,朕念其年幼,不予追究。


    关闭松州榷扬,让松赞到长安来进学,好好学习一下我大唐的文萃。


    写个信都是满篇错字,怎么能治理好一国?”


    “好了,今日的朝会到此为止,其余使团仍驻留鸿胪寺,年节期间可于长安行走,散朝!”


    贞观九年大朝会后半段以闹剧收扬。


    但所人都知道,之所以有这些闹剧,根本原因是远在岳州的楚王不仅威胁到了世家豪族在江南的利益,还让儒家感觉到了威胁。


    皇帝的态度很明确了,要死保楚王。


    难题抛给了发难的一方。


    是继续跟皇帝死磕,搞掉楚王这个隐患,还是顺坡下驴,避免和皇帝的正面冲突。


    死磕的代价是皇帝随时可能暴走,暴走的皇帝能做出什么事情来,没人敢保证。


    妥协的代价是继续放任楚王和岳州都督府的成长,未来有一天反噬他们。


    一个是痛快的死,一个是慢慢的死。


    只要不傻的人都知道如何选择。


    大朝会结束后,孔颖达第一时间来找皇帝。


    “陛下,串联打压科学一脉之事臣不知情!”


    孔颖达第一句话就是赶紧撇清孔家跟那些人的关系。


    孔家不代表儒家,只是在儒家当中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罢了。


    儒家的话语权实际上掌握在五姓七家为首的士族门阀手中。


    皇帝自然知道这一点。


    他并没有责怪孔颖达,而是让他跟魏征一起,去岳州看看楚王的学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