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7章 硬碰硬?

作者:楼顶望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越是犀利、越是暴躁的报复手段,越是有效。


    整个江南的世家豪族都被楚王这一手凌厉的回击搞的头皮发麻。


    尤其是岳州附近的世家分支家族和地方上的那些豪强家族,他们可扛不住楚王这种无差别的攻击。


    截杀楚王妃的事情是谁做的,这些豪族分支和豪强家族不知道,但他们知道,敢做这种事、有能力做这种事的势力无外乎就那么几家。


    找不到具体的人不要紧,反正他们只要发动关系,联手把事情往那几家身上扯,要几家人给个说法,最后总会有人站出来平息此事的。


    除非几家人要退出江南道西部,舍弃这里的分支和姻亲,默认楚王在此继续做大。


    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


    仅仅是六七天的时间,江南道西部的世家豪强齐聚荆州,让原本已经平静下来的荆州再次豪强云集。


    这些家族也不是傻子,强让几大世族替他们出头不现实。


    楚王纳妃的事情让大世族们十分的尴尬。


    王妃、孺人的位置都没了,让他们把自己的闺女送到楚王府去做媵人,他们丢不起这个人。


    于是乎只好把送闺女给楚王做妾的烂事往下压,让自己的附属家族去现这个眼。


    试问,稍微有些荣辱感和追求的家族,谁愿意去做这种惹人嘲笑的事情?


    那些还在和应国公府走动关系的家伙,没几个是自愿的,大多是被逼无奈而已。


    现在,江南道西部的几大地方豪族愿意把这事儿接下来。


    一来是可以让几大世族承他们的情,更好的跟几大世族谈条件。


    二来是把闺女送到楚王府,楚王再发瘟的时候,兴许会对他们手下留情。


    这如意算盘打的响,算盘珠子都快蹦到几大世族脸上了。


    但几大世族却无法拒绝他们。


    无他,他们拿住了几大世族的外腰——皇权与世家豪族在江南的博弈已经开始了。


    此时,他们是绝对不允许楚王府继续他们在江南的地位的!


    几大世族的反应十分快速,贞观九年六月末,荥阳郑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琅琊王氏、太原王氏、弘农杨氏、河东裴氏等八大家族遣人在金陵汇集。


    这几个大唐的顶尖势力聚在一起,讨论的问题只有一个:


    怎么掐灭楚王府和岳州都督府!


    过去一年,楚王崛起的太过迅速了。


    一开始,根本没人把楚王当回事,所谓的岳州叛乱在很多人看来,只不过是一次他们与皇帝之间的寻常试探罢了。


    在朝堂上,他们甚至都没有因为岳州之事跟皇帝起任何冲突,只是默许了几个年轻后辈去搞楚王。


    直到紧接着发生的潭州叛乱被楚王轻易平定,他们才意识到楚王的难缠和棘手,开始正视楚王和岳州都督府。


    不过因为皇帝的剧烈反应、对外战争、几大世族间的勾心斗角相互掣肘等原因,在朝堂上针对楚王和岳州都督府的打压都被皇帝挡下,以失败告终。


    之后便是皇帝借助所谓的百教文化研讨会和对外的战争准备,成功压制并转移了朝堂的注意力。


    等到事态平息,大军顺利出征,他们再想对楚王和岳州都督府下手的时候,却是发现,整个岳州都督府治下已经建立起来一道铜墙铁壁。


    他们就此彻底错过了掐灭楚王府的最佳时机。


    之所以有人不惜动用巨大的资源去截杀楚王妃,便是想要在岳州的铜墙铁壁上开一道口子,创造机会,一举搞掉楚王。


    没了楚王,岳州都督府的存在也就没有意义了。


    岳州、潭州和袁州这三个被楚王清理过的州府就是最好的回报。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截杀楚王妃失败,皇帝暴怒,楚王更直接,在江南道西部一通乱杀,搞的江南道的地方豪族人人自危。


    如此不讲武德的打法他们头一次见,唯一能想到的应对办法就是硬碰硬。


    王龟年作为资深“受害者”,在各位世家代表面前痛陈楚王的“暴虐无道”,提议各家集结所有精锐私兵死士,直接打进岳州城去。


    太原王氏的代表一听他这么说,起身甩袖便走,“太原王氏不跟你们一起发疯,某今日没来过,也不知道你们说了什么,告辞!”


    讨论刚开了头,太原王氏便退出了。


    但是没人说他们怂包。


    没办法,太原王氏虽然在河东是土皇帝,但土皇帝就是土皇帝,比不得真的皇帝。


    皇帝手里的刀子可是一直架在太原王氏的脖颈上,从未放下。


    去年,皇帝便差点把太原王氏除名,到现在,太原王氏长房还有好些人在皇帝手里押着呢。


    皇帝动其他几家可能要考虑一下影响,但是对付太原王氏,保证没有一点后顾之忧。


    谁让太原王氏就在皇族大本营的家门口呢?


    太原王氏都离扬了,河东裴氏自然不敢深度参与这种对皇帝贴脸输出的行动。


    他们的代表留下十万贯的财物,也闪人了。


    紧接着就是同样被盯得很紧的弘农杨氏。


    杨氏在江南的争斗里是被推出来的排头兵、试金石,但也是被打的最惨的那个。


    一定程度上说,他们比被大军围困和被楚王杀上门敲诈勒索的琅琊王氏还惨。


    杨氏的势力已经被完全排挤出了江南,如果再直接参与动皇帝逆鳞的事情,等待他们的就是彻底除名。


    而且杨氏的人很清楚,在扬的几大世族巴不得皇帝直接出手彻底搞死他们。


    “诸位,据家中族老说,江州东面的山里还有一个早年间的武库没有开,好像那边有采药人无意间找到了,你们可以去寻访一下,说不定有大收获。”


    “剩下的事情恕我们无能为力,我们也无意江南了,各位珍重吧,告辞!”


    走了三家,但一个默认,一个送钱,一个干脆送兵甲,虽然他们的人不在,表达的意思却很清楚。


    你们放心大胆的干,我们不方便出面,不过你们缺什么我们有什么。


    有了这样的表态,剩下的几家也不能说什么。


    王龟年最后加了一把火,“我琅琊王氏可出私兵五百,是精兵部曲,不是家丁。”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