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76章 坑不能白跳

作者:楼顶望远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武力爆棚还套路满满,简直无敌了。


    他千防万防,结果还是钻到了套子里,还特么的是他自己主动钻进去的!


    他只考虑到世家豪族会拿袁州做文章,没想到老头子早就在袁州等着他了!


    李承乾之前有提到过,老头子对冶监很不满意,李宽这才敢打萍乡冶监的主意。


    把江南的几大冶监搞好,老头子肯定乐见其成。


    不过他忽略了一个问题。


    袁州与潭州不同。


    潭州农业和水路交通发达,冶监于潭州而言只是一项重要的产业,与当地官府之间并没有太多的瓜葛。


    袁州破败,秩序混乱,很难有足够的赋税维持袁州官府的运转,基本上是靠着萍乡冶监养着的几千矿工续命的。


    他拿了袁州的命根子,自然就得担起袁州的财税和管理,否则他要是再有其他的什么动作,老头子就有足够的理由敲打他。


    这是个阳谋,他不知不觉中便被老头子套路了。


    “这么看,老头子身边也是有高人的,不然以他满肚子的阴谋诡计,怎么可能了解萍乡冶监的重要性?”


    李宽首先想到的便是长安家里的小老头。


    李俊彦本质上和他是一样的,都是当初老老李、东宫和秦王府之争的筹码,表面上看,小老头是老老李的人,后来又进了楚王府养老,给他当护身符,但难保小老头会不会有其他的想法。


    李俊彦是正经的孤家寡人,没亲人没家族,年纪还大了。


    人一上年纪,还没有牵绊,鬼知道这类人是怎么想的。


    虽然上当让李宽很不爽,但是袁州的事情不能拖,要是等消息走漏到长安,事情就很麻烦,他和老头子必须尽快达成一致。


    思来想去,他觉得现在最大的问题已经不是会不会吸引更多火力了,而是他手底下没人可用。


    盘点一下,他手下有能力还用的顺手的人只有杜楚客、许敬宗、马周和李洵,不过他们被绑在了岳州都督府,在给他们加担子,就算不撂挑子,也可能会累死的。


    其他人则暂时没有能力去处理一州的事务。


    老程倒是没问题,可这家伙滑不溜手,刚吃了亏,肯定不会再上当了。


    刘仁轨也没问题,但他资历太浅,且想走军功进身,强行让他去管袁州,也不合适。


    用谁呢?


    在废墟空间里翻了翻自己的记下的内容,他的目光最终落到了一个名字上。


    宣州长史何良师


    马周回来之后并没有提在江南道的经历。


    不过陪同他走访江南道的华家兄弟向李宽汇报了一路的所见所闻。


    马周与何良师私下会面的事情自然瞒不住。


    李宽请人调查过这人的底细,发现他和马周一样,是老头子为了招募英才,特意打造的榜样之一。


    史料里没有这人的记录,再结合其经历和处境,这人肯定是没马周的好运气,给老头子当刀子,砍到了石头上,折了。


    但毋庸置疑,何良师一出道就能被老头子委以重任,办事能力不需要怀疑。


    老头子晚年的时候烂糟事儿做得不少,不过现在这个阶段,识人用人的本事是李宽拍马都赶不上的。


    “与其把这种人才扔到宣州那样的狼窝里,不如拿来给我用用......”


    他立刻给长安发去了电文,要人。


    不仅是何良师,他还把褚遂良、权万纪、狄知逊的名字也加上了。


    最后觉得还不保险,他干脆把长孙无忌的大名也加了上去。


    李世民收到他的电报,叫来李承乾,“看看,说说。”


    李承乾看过电文,挠挠头,“阿耶,金官要这么多人作甚?”


    “请舅舅去做袁州刺史,舅舅绝对不会同意的。”


    “让褚遂良去做袁州刺史,魏征第一个不同意,阿耶估计也不愿意。”


    “权万纪现在是齐王府长史,御史中丞,做一州刺史资历倒是够了,可就算魏征同意,五郎肯定会闹的,再说了,权万纪是清流官,性格刚直,去跟金官搭伙,估计两天就得挂印而去,金官是怎么想的。”


    “狄知逊的名字我听过,是尚书左丞狄孝绪的第五子,明经科及第,是个人才,只是他好像一直在郑王叔手下做参军,没有做外官的经验,治理一州之地怕是还差了不少。”


    “这个何良师倒是不错的人选,深的阿耶看重,多年主政地方,又与马周熟识。


    金官要的这些人里,也就何良师还算可以,其他人估计是他拿来凑数的。”


    “哦!”李承乾恍然道,“阿耶,金官这是用上兵法了啊!”


    “谋其上,得其中,谋其中,得其下。


    金官想要的人只有何良师一人,他担心阿耶不同意,才把舅舅的名字也添上的!”


    李世民笑道,“虽不中,亦不远矣!”


    “二郎这叫曲中求直,浑水摸鱼。”


    “手法有些粗糙,不过很有用,你好好参谋参谋,二郎的很多做法对你大有裨益呢!”


    “是,儿子多与金官沟通便是。”李承乾道,“您这是要顺了金官的心?”


    李世民点头,“何良师已经与宣州豪族搅和到了一起,他在宣州已无必要,不如调去袁州任别驾,金官也能有个好帮手。”


    李承乾疑惑道,“阿耶,怎么不让何良师直接担任袁州刺史?”


    李世民嘴角勾起,淡淡道,“程知节闲的都在潭州安家纳妾了,不知道的还以为我苛待功臣呢!”


    李承乾看了一眼挂在墙上的舆图,目光落在了岳州都督府和袁州的位置上。


    看了一会儿,他说道,“阿耶是想让袁州并入岳州都督府,增加岳州都督府的职权?”


    李世民满意点头道,“嗯,袁州闭塞,然其良田矿产气候优异,长期荒废下去不合适,金官擅长经营,捎带手也就办了。”


    “可是金官的处境并不好,此时给他加担子,恐怕朝堂上又要闹翻了。”


    “无妨,后日大军出征,朝堂上掀不起大风浪,吐谷浑之战结束前,他们只敢暗中动手。”


    “暗中动手,他们可不一定是金官的对手,你只需稳住朝堂便可。”


    李承乾再次挠头,“金官不出门倒是无忧,就怕有人对两州的官员下手呢!”


    “呵呵,他早想到你前面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