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1章 麦子熟了

作者:伍念之约本书字数:K更新时间:
    “风险太大。”


    这次窝点被端,她原本以为自己完了。


    可当她看到来执行任务的兵哥哥们时,眼睛瞬间亮了。


    尤其是任锦瑞,“英俊、正气、还是个军官!”


    田小草立刻决定,“赌一把大的!”


    她先是装作柔弱无助的样子,扑进任锦瑞怀里哭诉:


    "哥哥!我就知道你会来救我!"


    任锦瑞不承认,不接戏:


    "同志,你认错人了。"


    可田小草哪会轻易放弃?


    她直接撕开自己的衣领,露出肩膀上的淤青,哭得梨花带雨,当着很多人的面,抹黑任锦瑞。


    后面一直缠着任锦瑞,在大家面前表示自己是任锦瑞的女人。


    这不军区调查组查到,田小草根本不是受害者,而是人贩子团伙的"诱饵"!


    她专门负责引诱年轻男人,讹上后要么勒索钱财,要么逼婚。


    这次她被抓,眼看跑不掉,干脆反咬一口,想赖上看起来最正直的任锦瑞。


    军区把证据甩在她面前时,田小草终于慌了:


    "我、我错了!我就是想找个依靠……"


    任锦瑞气得冷笑:"你差点毁了我!"


    田小草最终因,诈骗和拐卖人口罪被判刑。


    林婉儿得知真相后,又气又心疼,红着脸来找任锦瑞:"对不起,我不该不信你……"


    任锦瑞拉着林婉儿的手:"婉儿,咱们明天就去领证!"


    就这样,任锦瑞和林婉儿的婚礼如期完成。


    任锦瑞牵着林婉儿的手,笑得灿烂:"这下,谁也别想拆散我们了!"


    1963年春


    北城的旱情持续肆虐,土地龟裂,连军区大院的水井都见了底。


    家家户户节衣缩食,可投奔亲戚的人也越来越多。


    饿极了的远亲、老乡,甚至八竿子打不着的表亲,都来大院探亲了,就为了一口吃的。


    程母看着这情形,急得来回踱步:


    "老头子,咱得把锦玉和俩孙子接过来!"


    程军长正看文件,闻言抬头:


    "咋?浩军不在家,儿媳妇住过来,别人不说闲话?"


    "放屁!"程母悍妇道,


    "锦玉是咱正经儿媳妇!俩孩子是咱亲孙子!


    这年头,谁还顾得上嚼舌头?


    饿都饿死了!"


    程军长被骂得没了脾气。


    第二天就派了勤务兵,把任锦玉和两个孩子接进了程家小楼。


    自从任锦玉和两个孩子,住进来。


    程军长的生活规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下班,他总爱在办公室多待会儿,跟参谋们下盘棋再回家。


    现在可好,一到点,他比小战士跑得还快。


    "首长,今天不开会了?"警卫员追在后面问。


    "开什么会!"程军长头也不回,


    "我大孙子今天回说‘爷爷吃饭’了!"


    到家门口,他还要故意放轻脚步,想给孩子们个惊喜。


    结果推开院门,就看到孙子们在院子里玩。


    一岁半的小朝阳摇摇晃晃扑过来,一把抱住他的腿,


    "爷爷!"。


    程军长顿时眉开眼笑,胡子都翘起来了:


    "哎呦我的乖孙!"


    任锦玉端着菜从厨房出来,见状抿嘴微笑:"爸,您回来了。"


    程军长立刻挺直腰板,摆出首长派头:


    "嗯,回来了。"


    可程军长的眼角余光,忍不住往孙子身上瞟。


    程母在旁边看得直翻白眼:"装!接着装!"


    夜深人静时,程军长常对着月亮叹气。


    儿媳妇任锦玉太优秀了,橸都大学毕业,会几门外语。


    长得好看,听说还能歌善舞,现在又是军区种植基地重要技术员。


    再看看自己那个儿子程浩军,大字不识几个,打仗是把好手,可字认的不多啊。


    不过听上面的机密说,他儿子有经商天赋,前几年秘密任务,他儿子在国外执行的很好。


    "老程,你愁啥呢?"程母推门进来。


    程军长愁眉苦脸:


    "我在想,咱儿子是不是配不上锦玉?


    这要是我闺女,我绝不同意嫁这种大老粗!"


    程母"噗嗤"笑了:


    "现在知道愁了?


    当初可是你给儿子定的娃娃亲,非说浩军需要个长得好看的文化人,改善基因?"


    正说着,门外传来任锦玉轻柔的声音:


    "爸,妈,我煮了梨水,你们喝点润润嗓子。"


    程军长立刻正襟危坐:


    "放、放桌上吧。"


    等任锦玉走了,他走过去,捧着碗美滋滋地喝起来,哪还有半点首长威严?


    组织上配的保姆刘姐,是个四十多岁的利落妇人。


    起初程军长坚决反对:


    "我又不是地主老财,要什么保姆!"


    结果刘姐来的第一天,就凭一手揉面绝活征服了全家。


    旱情下能用杂粮蒸出暄软的馒头,还能用野菜调馅包出香香的饺子。


    刘姐带孩子也是一把好手。


    刘姐也摸清了这家人的脾气。


    程军长表面严肃,实际最疼孙子;


    程母刀子嘴豆腐心;


    任锦玉性子柔中带刚。


    这天小朝阳发烧,刘姐连夜用土法子给孩子退热。


    程母看着刘姐,非常欣慰。


    1963年7月初的北城,


    旱情依旧严峻,但军区山坡上的田里。


    奇迹般地冒出了一片片泛黄的麦浪,任锦玉和吕利曲培育的抗旱小麦,终于成功了!


    "老吕!你看这麦穗!"任锦玉蹲在田埂边,小心翼翼地托起一株麦苗,眼睛里满是星星,


    "比去年试验田里的还要壮实!"


    吕利曲看着军区种植基地,成熟的一片片麦田,眼眶都湿了,曾经他差点放弃。


    吕利曲激动的说:


    "那可不!咱们这小麦,喝的是西北风,长的是金粒子!"


    远处,几个小战士正蹲在地头数麦穗,边数边咽口水:


    "班长,今年咱们是不是能吃上白面馍了?"


    "出息!"班长一巴掌拍在小战士后脑勺上,


    "这可是技术员们的心血,你敢偷吃一颗麦子,老子让你跑圈跑到腿断!"


    任锦玉穿着补丁摞补丁的灰布衣裳,站在麦田里记录麦穗的成长,愣是有种仙气飘飘的感觉。


    "哎,你看任技术员……"


    一个小战士捅了捅同伴,


    "像不像画报上的仙女?"


    同伴压低声音,


    "画报上的仙女,哪有任技术员好看?


    人家可是会种,金豆子的仙女儿!"


    这话不小心飘进了,上官赤亦的耳朵里。


    他抱着记录本,默默往任锦玉身边挪了两步,眼神迷离的看着麦田里的女孩。


    “这帮臭小子,真有眼光啊!”


    这几个月,上官赤亦成了任锦玉的专属跟班。


    上官赤亦抱着本子跑来跑去,累得满头大汗,心里却美滋滋的,


    “能给锦玉当助手,那是他的福气!”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